麥鄭總結立法會工作 聚焦解決民生大難題

【本報訊】議員麥瑞權和鄭安庭昨日召開記者招待會,匯報和總結今屆立法會第1會期工作。

對於現時社會對是否修改新土地法存在不同聲音,如何取得社會共識?鄭安庭表示,“一刀切”收回所有逾期未完成發展土地,令到市民平白蒙受損失。究竟土地逾期未完成發展,是由於政府原因而耽誤時間,還是承批人有意不開發,若土地承批人有意不開發,政府應收回土地。

鄭安庭表示,現時社會對是否修訂新土地法存在很多聲音,提出修法並沒有要“放生”某一塊土地,而是希望新土地法增加歸責條款,讓法官針對各個案實際情況,釐清土地歸責問題,並判決土地是否應該收回,而非無論是否歸屬承批人,一刀切將土地收回。

麥瑞權補充表示,事件亦要從民生及司法公義角度看,現時澳門法律滯後,司法訴訟漫長,一般民事訴訟都要排期幾年,再加上不少因新《土地法》衍生的土地爭拗,如涉及海一居事件的訴訟案件就有逾千個等,本來已經擠擁的訴訟將更嚴重,對司法系統造成巨大衝擊,造成司法效率低、訴訟排期長等,更會影響民生,市民未來即使勝訴或只獲得遲來的公義。他認為政府應該要積極面對這些社會亂象,思考如何解決法律滯後以及司法訴訟案件積壓越來越多的問題。

另外,議員麥瑞權和鄭安庭匯報和總結今屆立法會第1會期工作表示,在過去一個會期,他們的團隊合共提出81份書面質詢、10份口頭質詢以及33份議程前發言;接收1138宗市民求助和反映意見個案,已完成的個案達77%,正在跟進中的約265個佔23%;他們表示,今後將繼續加大落區探訪工作,聆聽市民意見,貫徹落實“幸福澳門,以您為本”的承諾,不怕得罪權貴,為市民發聲,實事求是為市民解決民生難題。此外,他們團隊每星期都會深入社區收集社群情況,以期如實將市民的困難和訴求向特區政府反映;其中“住屋難”、“搭車難”、“泊車難”、“養老難”、“看病難”等民生大難題,以及租霸個案、滲漏水個案等方面佔比例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