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與「獨派」的關係,一直是「魚水關係」,在《台灣前途決議文》尚未出爐之前,民進黨與「獨派」本來就是「一家人」,因而民進黨的成長壯大,缺少不了「獨派」的襄助;而老牌「獨派」在「台派」興起之後卻仍然得以苟延殘喘,也全靠民進黨給予送暖。但自蔡英文上台之後,她要身著「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外衣來維持其掌政的正當性,而且也擔心會引發台海戰爭,及被美國討嫌是「麻煩製造者」而遭到拋棄,而不得不打出「維持現狀」的旗號,並與「獨派」作出適當的區隔,因而頻頻發生衝撞。
對此,由一群老牌「獨派」組織的「喜樂島」聯盟,決定於本週六(二十日)在正「總統府」的凱達格蘭大道舉辦一場名為「拒絕中國霸凌、全民公投反併吞」的大遊行活動,既是要挑釁北京,也是要叫板蔡英文。——實際上,有民進黨人就嗆聲道,在「總統府」門前舉辦這樣的活動,分明「抗議」的對象就是蔡英文。更何況,「喜樂島」還專門挑選蔡英文生日當日舉行記者會,宣布舉辦該項活動及其細節,「對著幹」的意味甚濃。
正因為如此,蔡英文在其「雙十講話」中,就有「四不會」之句,除了是隔岸喊話之外,也有間接回應「獨派」之意。甚至民進黨中常會還通過決定,以「舉辦時間不適宜、活動地點不恰當、訴求將使選戰失焦」為由,嚴禁各級黨公職及候選人參加「喜樂島」聯盟日舉行的「反併吞正名公投」活動。
最新的進展,是「喜樂島」最近宣布,原本定於二十日主辦的「拒絕中國霸凌、全民公投反併吞」大遊行活動,由於凱達格蘭大道的路權已經被「二零一八夢想嘉年華」捷足先登,因而將此活動的舉辦地點,改在民進黨中央黨部所在的北平東路華山華山商務大樓的樓下,而台北市警察局給予的路權,是長一百七十米的一段馬路,面積約兩百坪(約六百六十平方米),只能容納一千人左右,僅是「喜樂島」原先號稱的「十萬人大遊行」的百分之一,而且也只能是集會,而不是遊行。更糟糕的是,由於該處與「總統府」相隔甚遠,根本就達不到「包圍總統府」的效果。
「獨派」發飆了,「喜樂島」頭目郭倍宏每日在其掌控的「民視」開罵,而且還罵得很兇,直指是蔡政府和民進黨「使壞」,不准「喜樂島」使用凱達格蘭大道的路權。也是「喜樂島」頭目之一,而且還是在一九九六年首次舉行「總統」直選時,代表民進黨出戰的的彭明敏,更是打破多年已經不出頭露面的慣例(「喜樂島」成立時,他並沒有出席活動,只是以影片表達祝賀),親自撰文在《自由日報》發表,痛罵民進黨決策層禁止其公職人員參與,也禁止其候選人與「喜樂島」聯盟宣傳車合影,違者當然依黨紀處分;但自從民進黨成立以來,從未發出類似禁令,迄今也不禁止黨員與柯文哲團體、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人員接觸、來往、照相、吃飯,獨獨對「喜樂島」聯盟採取如此嚴厲措施。竟是以敵為友,以友為不共戴天之大敵。
這些指責對民進黨來說,簡直是「不可承受之重」,因為將會導致已經焦頭爛額的選情,流失大量「獨派」選民的選票,從而形成「船破偏遇頂頭風」的效應。於是,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昨日聲明,民進黨或」中央政府」都沒有集會遊行的核准權,相關權責在台北市府,主辦單位不可能不理解事實。不實宣稱「民進黨不核准凱道路權」,是刻意的污衊,民進黨無法接受這種指控,正式要求主辦單位澄清道歉。鄭運鵬還表示,北市府已經說明無法核准路權的原因,是因為路權在更早前已被其他團體借走,與民進黨黨無關。
嚴格來說,鄭運鵬的說法沒有錯。實際上,在法律上,「總統府」以至民進黨中央都不具台北市的馬路管理權,這是屬於台北市政府和台北市警察局的權力。就連「總統府」要舉辦「雙十慶典」,佔用「總統府」周邊的馬路,及借用馬路邊搭建牌樓,都要向台北市政府申請。在某一年,郝龍斌市長還擺了「陳水扁總統」一道,以「慶典主席台」的實質用路超逾申請的面積,硬生生地要「慶典籌委會」將主席台按照原申請圖則「縮回去」。
當然,也不排除「總統府」確實是在「使壞」,在得知「喜樂島」過於自信,或是有所疏忽,而還未有申請十月二十日的凱達格蘭大道的路權,就以「適當」的方式,由「二零一八夢想嘉年華」搶先申請路權,而台北市警察局中正一分局也「順水推舟」地予以核准。當「喜樂島」得知此消息,趕往中正一分局申請路權時,中正一分以同一時段已有不同活動申准,考量範圍、其他團體和用路人的權益為由,「依法不予許可」,台北市警察局也表態支持中正一分局的決定。
「獨派」的發飆,就如「火星碰地球」。其後果,蔡英文不能不考慮。她雖然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並將台灣地區與大陸割裂開來,但為了實現自己的連任,及民進黨的長期執政的美夢,也必須爭取「獨派」的支持。而這個事態的繼續發展,將對民進黨的選情更為不利,因而有必要緩和與「獨派」的衝突矛盾。於是,據說是由「立委」劉世芳提出建議,並獲得民進黨決策層接納,在「喜樂島」舉行「全民公投反併吞」活動的同一天,在高雄市舉辦「反併吞護台灣大遊行」還要動員數萬人參加,並美其名曰「與『喜樂島』南北呼應」。但民進黨選對會召集人陳明文昨日在解釋,「喜樂島」訴求與民進黨長期追求台灣主體性目標沒有違背的同時,卻又宣布,若黨公職出席北部遊行,則祭黨紀處分。
劉世芳是「新潮流系」,曾任高雄市副市長,是陳菊刻意培養的接班人,還曾因為她扶不起,而促使陳菊出版《花媽有話說》,得罪了黨內各派系尤其是「謝系」。劉世芳只能棄選,成全陳其邁,並擔任陳其邁競選總部總幹事召集人。從這個角度看,其實這項活動的重點,是在於搶救陳其邁的選情。實際上,昨日「TVBS」發布的高雄市長選情民調就顯示,韓國瑜支持度上升至百分之四十二,陳其邁降至百分之三十五,韓國瑜支持度首度領先,差距七個百分點。如果今天就投票,預估得票率是陳其邁與.韓國瑜「五五波」,勝負難料。這在民進黨「大票倉」的高雄市來說,是絕對的警訊。
這就是「一石二鳥」之計。既可以幫助陳其邁,並與「喜樂島」作出區隔,但又可向「獨派」作出交代,修補裂痕。要蔡英文完全倒向「獨派」,是「有賊心,冇賊膽」;但為了爭取連任,卻又不能得罪「獨派」,否則他們「含淚不投票」,那就將會流失不少選票。因此,雖然民進黨遊行活動的稱謂,既有與「喜樂島」重疊的「反併吞」,用魚目混珠的方式,來混淆支持者和選民的目光,可以分散「喜樂島」的能量,並給那些無所適從又背負壓力的黨公職及參選人找到出口,讓深綠支持者有一個宣洩情緒的管道,避免他們與民進黨劃清界限,也不跟隨「喜樂島」的「全民公投」,以避免坐實「台獨」,其實是「互別苗頭」。這真是矛盾之處。
看來,蔡英文還是接受「九二共識」,告別「兩國論」,拋棄「一邊一國論」,凍結「台獨黨綱」,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