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司:四千萬客都得 兩方面配合提承載力

【本報訊】議員高開賢、何潤生、黃潔貞均口頭質詢旅遊問題。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表示,指出未來隨著輕軌及新城填海區等基建逐步落成,以及更多元的旅遊產品出臺,本澳旅遊承載力將可望提升。

議員高開賢、何潤生、黃潔貞就本澳旅遊承載力發表口頭質詢,並列出數據指,去年全澳出入境總人次共1.79億,較2017年增加了5.9%,是連續第6年錄得增幅,而本澳入境旅客則達到3,580萬人次。今年新春黃金周,訪澳旅客數量累計超過121萬人次,按年增幅逾2成6;其中內地旅客有近90萬人次,同比增加25.6%。其中高開賢建議政府,研究考慮將新馬路分時段開闢為步行街;他亦建議交通當局,研究於節假日增設「特快專車」,點對點穿梭出入境口岸與旅遊景點。

譚俊榮表示,2017年的“澳門旅遊接待能力”研究結果估算澳門的最佳旅遊接待能力為每日110,000人次,或每年4.01千萬人次以下;而在2017年的調查日中,有21日錄得入境旅客量多於110,000人次。因此,令旅客量於全年內平均分佈的策略非常重要。未來,隨著基礎建設包括輕軌以及新城填海區等項目的逐步落成、多元旅遊產品的提供,本澳旅遊承載力將可望得到提升。

譚俊榮表示,旅遊局與阿裡雲合作構建智慧旅遊首階段項目—智慧客流應用已於近期推出,透過旅遊資訊交換平臺基礎建設和大數據分析,預測澳門主要景點人流密度,市民及旅客可以透過專屬網站查閱各景區未來的客流擁擠狀況,適時安排出遊行程;同時,亦會透過特區政府雲計算平臺提供的公開資料服務,供治安警察局、交通事務局等部門接入使用,以便相關部門及早預知人流狀況,作出適當的人潮管控及交通安排措施。

譚俊榮稱,為了加強對擠擁旅遊景點的場地管理,治安警察局除已成立旅遊員警外,亦在節假日持續對口岸、旅遊景點及旅客較多的地點加強巡邏,增派人手支援,並在有需要時實施人潮管制措施。在交通改善政策上,交通事務局持續監察的士服務及打擊的士違規行為,推動博企穿梭巴士聯營,有效管理酒店及娛樂場客運專車;並協調旅遊業界在通關人流的高峰期,讓旅遊團使用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出入境,以紓緩關閘的交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