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大數據聯盟年會 齊探討人工智能時代

【本報訊】澳門理工學院昨日召開語言大數據聯盟(LBDA)2019年年會,本次年會主題為“未來.無限”,來自世界各地多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就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發展、教育資源共享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教學、科研及其他實際領域的應用進行深入探討。

年會啟動儀式昨日上午假理工學院舉行,澳門理工學院院長嚴肇基致辭時表示,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澳門理工學院以人工智能及機器翻譯為研究核心,以中葡雙語數據服務為主幹,與中譯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合作成立中葡英機器翻譯聯合實驗室。實驗室成立不到三年,便陸續推出了為澳門公共行政機構度身打造的中葡公文輔助翻譯系統以及廣受好評的“Diz lá!”中葡通手機智能學習軟件。他稱,該軟件特設語音功能,在翻譯速度、準確度上具一定優勢,相信對培養中葡人才有重大的裨益及推動力。此外,理工學院今年將推出與翻譯相關的研究生課程,希望加強培養中葡語言人才,預計將增加大約300名研究生課程學生。

語言大數據聯盟聯席主席黃友義致辭表示,語言大數據聯盟會員數量已經增至240多家,已經遍布包括港澳台在內的全國所有省級單位;國際院校和機構增加至近30所,覆蓋歐洲、美洲、澳洲;同時,語言大數據聯盟建立的LITx Academy在線資源共享平台,承接了大型國家級機器翻譯審校項目,且在歐洲、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地陸續的拓展和項目開發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隨後,在一眾嘉賓的共同見證下,進行“中葡英語音識別同傳系統”啟動儀式、“中譯語通—中國地質大學地學大數據實驗室”揭牌和簽約,以及“中譯語通—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大數據實驗室”簽約。

本次年會活動還設“人工智能時代大數據促進全球教育發展”校長論壇,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實際中的應用論壇”和“全球教育資源共享論壇”兩個分論壇,與會聯盟成員單位代表、各高校專家、學者就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發展、教育資源共享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教學、科研及其他實際領域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相信在“粵港澳大灣區”蓬勃發展的大潮中,以及在國家大力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大背景下,科技、教育和人工智能定能緊密結合,共創“無限”“未來”。

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葉炳權、中央駐澳門特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副部長苟人民,語言大數據聯盟聯席主席黃友義、Hannelore Lee-Jahnke、仲偉合,澳門理工學院院長嚴肇基、澳門特區政府高等教育局代副局長丁少雄等出席年會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