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澳門金管局主席陳守信獨家回復證券時報記者採訪,關於澳門金管局擬成立證券交易所相關問題,陳守信表示,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澳門金融管理局正計畫對此展開可行性研究,考慮到澳門鄰近已有多個成熟的金融中心,例如香港及深圳,澳門要憑藉金融業在此領域有所突破,必須充分瞭解自身優勢,因此,該可行性研究將以 “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的原則,並根據國家對大灣區的戰略部署作整體性的考慮。
與此同時,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陳守信表示,澳門特區政府正抓緊《綱要》給予的產業分工和發展定位,結合澳門“中葡金融服務平臺”的角色,全力推動包括融資租賃、中葡人民幣清算和財富管理在內的“特色金 融”產業發展,並逐步豐富“特色金融”的內涵,包括去年批准了澳門首家提供債券登記、託管、交易及結算等業務的金融機構在澳門成立,為債券的流通提供開放的交易平臺,至今已有三筆債券在該平臺掛牌上市。
證券時報記者進一步追問《綱要》發佈後,澳門在金融領域有哪些發展新路徑,陳守信表示,《綱要》明確了大灣區各城市的產業分工和發展定位,使灣區城市能更有系統、有針對性地開展合作。澳門特區作為大灣區城市之一,具 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將根據《綱要》給予的獨特定位,在中央政府及國家部委的協調下加強區域合作,以“定位合作、錯位發展”的策略,與大灣區城市一道服務國家整體發展大局,包括有序推進灣區各城市金融市場之間的互聯互通、金融產品的跨境銷售和民生金融的 發展,從而讓澳門更好地融入大灣區之內。在配合國家政策的同時, 並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最終提升澳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金融基建互聯互通工作上,澳門金融管理局已與內地有關部委開展籌建“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的工作,期望透過粵澳兩地直連的金融網路,建立一個資訊處理平臺,並透過澳門人民幣即時支付結 算系統(RMB RTGS)處理繳費款項,為澳門居民繳付廣東收費商戶帳單提供便利。系統爭取2020年投入運作,在拓展普惠金融的同時, 希望為粵港澳大灣區內進一步的金融基建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投資合作方面,澳門財政儲備參與的“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已於2018年正式成立,並正陸續分批分期注資。作為澳門與廣東省合作 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基金投向包括與大灣區建設並有利於兩地經濟民生的相關優質重點項目、廣東自貿區的基礎設 施,有助澳門融入國家發展政策方針。
在監管合作上,澳門金融管理局已與內地和香港的監管機構分別簽訂了多份監管合作協定,建立監管合作機制,透過定期的雙邊會議,就 經濟及金融的最新發展趨勢、監管法律及法規的修訂、相關金融機構 的監管資訊,以及雙方共同關注的監管事宜進行討論與交流。此外,粵港澳三地監管機構將繼續透過磋商,積極探討在大灣區內建立金融 監管協調及溝通機制,加強跨境監管及資金流動監測分析合作,共同 維護灣區金融系統安全,助力大灣區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證券時報網》 羅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