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七十年,美國用軍火「掏空」臺灣

在美國,軍火被視為非常特殊的商品,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的局中人更喜歡叫它「政治商品」,銷售者的政治聲望,買方對其整體實力的崇拜以及依賴,構成了縈繞在美國軍火身上的「迷人光環」。特別是在臺灣問題上,美國軍火更是兼具平衡兩岸軍力、影響臺灣政治生態甚至左右兩岸關係的作用,當然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保證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意義。

美軍不是「活雷鋒」

一名曾為美國在台協會(AIT)服務的美國退役軍官曾透露,特朗普政府最新售台武器尤其M1A2T坦克「在符合客戶需求方面乏善可陳」。早在1999年,臺灣陸軍發佈旨在求購第三代坦克的「捷豹專案」,起初是想由島內「兵整中心」同海外合作研發,但因當年「9•21」大地震將「兵整中心」連根搗毀,導致專案走向外購。奇怪的是,「捷豹專案」瞄準的採購對象涉及美國M1A2、德國豹2、以色列梅卡瓦MK3甚至法國勒克雷爾,卻因美國暗動手腳,後來變身「銳捷專案」的專案把物件完全鎖定為美國貨,變化只是到底要翻新的M1A1舊車還是新造的M1A2新車,抑或換裝柴油機省錢的M1A2舊車罷了。「美國人這麼遊說,台海坦克決戰很難有,但你們若有以M1A2為核心的重裝部隊壓陣,大陸攻台,就不能像1940年德軍攻佔希臘克里特島那樣只用輕裝空降部隊,而要送大批重裝部隊渡海,這樣在船隻裝載、航渡、車輛卸載過程中,台軍就有海空聯合截擊機會了。」鳳凰衛視一名臺灣籍評論者披露這段「神邏輯」。

豈止如此,特朗普上臺後,看似開啟售台武器的「閘門」,製造「臺灣開心,大陸噁心,美國歡心」的局面,但「錢多人傻速來」的骨感現實卻是那般殘酷。日本雜誌《打擊》披露,台軍在2013年以「戰備急需」為名增購36輛美制AAV7兩栖突擊車本應於2018年完成交付,可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突然通知臺灣,交貨延後三年半,最快要到2020年底才行,而且價錢還要追加。道理何在?

原來,臺灣所購車輛走的是美國官方的軍售管道(FMS),即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居中代為採購。由於臺灣不指定生產廠商,DSCA貌似公允地公開招標,它利用臺灣未對戰車是否新造做出要求,刻意跳過原始生產商BAE系統公司,偏袒海軍陸戰隊經營的SAIC維修公司,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維促成它拿到臺灣訂單,直接用翻新車去搪塞臺灣客戶。這中間,BAE與SAIC一度鬥得你死我活,偏偏身為買家的臺灣卻無從置喙,誰叫它全權委託美軍選標開標,到頭來買到的是「稱心」還是「糟心」,只有天曉得。

「軍火撒手鐧」

平心而論,美國給臺灣軍火,一開始倒不是沖著「孔方兄」。遙想1949年國民黨敗逃臺灣之初,60餘萬大軍除了隨身攜帶的槍支,重武器損失殆盡,蔣介石只得頻繁舉行閱兵活動,「以壯軍威」。1949年12月,美國駐臺北外交官發現國民黨軍突然多出20餘輛謝爾曼坦克,這可是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沒得到的武器,考慮到1948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就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並停止軍援國民黨,謝爾曼坦克來台說明美國軍品控制出了大問題。美國為此動用情報系統調查,才知道是英國人放水,以「去功能化軍品」的名義(即坦克拆除作戰設備,連炮管都鑽孔)賣給國民黨,美國國務院特意向英國去函,警告「下不為例」。

然而,這一切隨著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而改變,美國將臺灣視作圍堵新中國的「棋子」。1951年1月30日,美方根據「美台共同互助協定草案」派顧問來台,緊接著美援武器如潮水般湧進臺灣,蔣介石的心態一下子從「喪家之犬」變成「有恃無恐」,開始整軍備戰,準備「反攻大陸」。至20世紀60年代初,臺灣軍力得到恢復,蔣介石於1960年12月29日下令制定「國光計畫」,作為「反攻大陸」依據。「國光計畫」要想落實,前提是把14-16個師的部隊送過海峽,並有足堪支撐三個月戰事的武器彈藥,而這些只能依靠美國的援助。然而對臺灣有「協防義務」的美國,發覺「國光計畫」後,便用「軍火撒手鐧」拿捏老蔣。

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披露,20世紀50-60年代,美國對台軍援數額呈下降之勢,1951-1962年的年均軍援額為2.06億美元,1963-1969年則降為每年7700萬美元,而1970年以後更是減到2500萬美元。美國堅決不向臺灣提供進攻性武器,1958-1971年間,美國援台60餘艘戰艦,兩栖作戰艦艇僅有14艘,臺灣海軍主力坦克登陸艦(LST)因得不到補充,其實力漸漸從最高峰的39艘(1963年)降到26艘(1971年)。而在1958-1970年間,美國援台各類飛機共700餘架,大部分是自己淘汰的戰術戰鬥機和運輸機,在蔣介石推進「國光計畫」較為露骨的1962年,美國連一架戰鬥機也沒給。

蔣介石次子、台軍上將蔣緯國提到,制定「國光計畫」時,台軍把獲得美國F-84戰鬥轟炸機當成重要條件,因為該機有對地攻擊能力。美國爽氣地給了飛機,但在小物件——翼尖副油箱上「動腦筋」。美國人算好了,F-84必須飛越百餘海裏的臺灣海峽才能到達福建,還要再進內陸50公里才能參戰,投完彈後又得回臺灣,光靠機身自帶燃料肯定不夠,需要用副油箱多帶點燃料。這種油箱看起來簡單,像雪茄煙似的,飛行員出擊時都會先用光副油箱裏的燃料,若遇到對方攔截要馬上扔掉副油箱,以免影響機動性。可臺灣不會造,每當台軍流露「反攻」跡象,美國就把在台副油箱都控制起來,只給每架飛機配四個,多餘的全送到關島去!蔣緯國後來恨恨地說,所謂美國「協防」臺灣,坦白地說,就是不讓他們去反攻。

「坑」了臺灣「錢袋子」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森提出「換肩主義」,要求臺灣當局等亞太夥伴承擔自身防務,更讓蔣介石「寒心」的是,尼克森根本不顧及這位老朋友的感受,親自訪問北京,打開中美關係改善的大門。不僅如此,1971年臺灣當局被趕出聯合國,「反攻大陸」更難獲國際認同,年事已高的蔣介石不得不「順勢認命」,默許「國光計畫」束之高閣,臺灣防務戰略也由此從進攻轉入防禦。1979年,依照中國政府提出「斷交」「廢約」「撤軍」三原則,美國宣佈取消對台「協防」義務。面對大廈將傾,臺灣當局慌忙派出「參謀總長」宋長志約見美國末代軍事顧問團團長湯普森,詢問美台「絕交」後美國軍售問題如何推進,美方就要臺灣提出未來10年的軍備採購需求,一併談判出售,頗有「一次買斷」,之後臺灣命運如何都和美國無關的味道。但等到臺灣提出清單,美方卻在後來兩年裏沒有回應,軍購談判陷入停擺狀態。時任臺灣「國防部計畫次長」的葉昌桐提到當時的情形說:

「1982年溫哈熊在美國當(採購團軍資組)組長,負責交涉10年軍售計畫。軍售問題擱了兩年談都沒談,你說這兩年溫哈熊的壓力有多大?臺北拼命發電報催,到底美國人能賣什麼?……等到1982年‘台美軍售會議’召開那天,溫哈熊就抱怨軍售案時程太慢,沒想到主管對台軍售的美國助理國防部長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一火大,桌子一拍說:‘不開了,散會!’」

面對毫無情義的美國,臺灣當局只好硬著頭皮發起「國防自強」運動,試圖實現軍備自給,以增加與美國談判的籌碼。1983年,臺灣海軍啟動「光華計畫」,旨在尋求第二代主力護衛艦。經過一番努力,臺灣「海軍總司令」劉和謙與阿根廷、西德的軍火商接上關係,利用阿根廷在馬島戰敗後經濟困窘的機會,全盤接手該國與西德簽署的MEKO模組化護衛艦專案,將這種世界領先的軍艦技術引進過來,實現「國艦國造」。這個項目進展到1986年,卻被臺灣「參謀總長」郝柏村一刀砍斷,原因是美國國務院設計出一條既不放棄臺灣,又不得罪中國大陸的「售武新路」,那就是以技術輸出的方式,向臺灣提供武器關鍵技術。出於和美國搞好關係的「政略考慮」,郝柏村以及臺灣領導人蔣經國放棄快要到手的MEKO船,而是以數億美元的代價購入美國佩里級護衛艦技術,作為「光華計畫」的基礎。曾參與該計畫的臺灣軍官認為,在武器相同的情況下,MEKO的艦體平臺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而且從後來銷售表現看,MEKO系列堪稱上世紀90年代國際市場上最暢銷的護衛艦,而60年代後期設計的佩里級整整落後20年,更不要提這中間發生的馬島戰爭對海戰觀念和軍艦設計產生多大的衝擊。因此,美國這種「麻將截胡」的做派實在不地道。

更離奇的事情還在後面,被島內吹捧為「自強象徵」的「光華計畫」並沒能給臺灣帶來真正的軍備自主。依據美國提供的關鍵設備和技術工藝,臺灣不僅花費鉅資升級生產車間,連度量衡都從公制改成英制,還花重金聘請美國顧問全程督導,然而等到1993-2002年全部8艘護衛艦交付後,由於所造軍艦只能供台軍自用,無法外銷,特別是重要零部件(如燃氣輪機)完全掌握在美國供應商手裏,結果自造軍艦在性價比上完全和美艦無法競爭。這也是為什麼臺灣海軍在2017年新一輪對美軍購中決定購買四艘美軍退役的佩里艦,形成「翻版與正品佩里艦濟濟一堂」的局面。

白老鼠?冤大頭?

直到今天,臺灣充當美國軍工業「提款機」的故事仍沒有結束。據島內「深喉」透露,蔡英文極為看重的美國升級台軍F-16戰鬥機的「鳳展項目」大量採用非量產化成熟產品,說白了,就是臺灣出錢讓美國廠商開發,在技術、成本、時間都有巨大風險。其中,最令台軍緊張的莫過於ALQ-131A電子戰吊艙。DSCA曾給台軍提供兩個選項——ALQ-211(V)9與ALQ-131A,前者是成熟的現貨產品,後者連個樣品都沒有,按理說,ALQ-211比較有優勢,如果採取較穩妥的做法,也可等到ALQ-131A有實體後再與ALQ-211進行實際評比。可台軍居然根據一個「火星人」都想不到的「神邏輯」選擇了ALQ-131A——因為ALQ-211用戶裏有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是中國大陸的「巴鐵」,「存在洩密之憂」。可是計畫終究趕不上變化,最新消息是美國空軍確定不會用ALQ-131A,並且安裝外銷降級原則,美方正在做性能縮水版ALQ-131A吊艙的測試工作,其間產生的費用也由臺灣承擔。

2016年8月上旬,美國思想庫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伊恩•伊斯頓(Ian Easton,中文名「易思安」)在參加哈德遜研究所(Husdon Institute)題為「保衛臺灣:美國應有的作為」研討會上,承認美國多數時候為了分攤研發費用、生產成本,遊說臺灣購置優先度不高的裝備,臺灣也碰到過當初為省錢買來的二手武器因狀態不佳而遭到美國原廠「敲竹槓」的情況。他甚至透露「五角大樓限制向協助臺灣自製潛艇的美國公司核發許可證」,這是五角大樓首次為美台潛艇技術合作設限,前所未有。倘若伊斯頓掌握的消息屬實,無疑嚴重打擊臺灣海軍發展水下力量的規劃,美國所謂「支持」與「贊同」其實止於台軍現役兩艘旗魚級潛艇的艇體延壽與潛射導彈改裝工程罷了,這說明美國對台軍售純屬「政治商品」,根本不是為臺灣著想。

前臺灣空軍「作戰司令」李貴發說過,全世界軍購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而不是為了別人的利益,哪有出賣自身利益去招惹戰爭的?臺灣現在的作戰態勢為「防禦作戰」,既不發展導彈、核彈與大陸硬拼,又買不到美國隱形戰機,如今臺灣按照美國的意旨,花大價錢改造戰時會因跑道被毀而無法起飛的F-16戰機,購買很難在大陸精確打擊下「逆襲」福建的M1A2T主戰坦克和AAV7兩栖突擊車,以及為美國監視大陸洲際導彈而買進「看得見,防不了」的遠端雷達,這不是「害臺灣」又是什麼!

(吳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