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接受中央電視臺《面對面》訪談時指出,澳門要做好祖國統一大業的樣板。的確澳門在回歸二十周年以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以在澳門各界的努力之下,無論是經濟或文化等領域的發展都取得史前沒有的成就,尤其社會和諧穩健發展,「一國兩制」政策在本澳呈現行穩致遠,令祖國放心,讓居民開心。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也指出「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無疑澳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已成為典範,未來應準確配合國家發展戰略需要,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方面樹立榜樣的作用,繼續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年以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人民大力支持下,「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例如在經濟層面,實現跨越式快速發展。澳門運用中央系列惠澳政策,發揮優勢,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躋身世界富裕城市前列。1999年到2018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由502.7億澳門元增至4403億澳門元,人均生產總值由1.5萬美元增至8.3萬美元。民生層面,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特區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基本實現了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1999年到2018年,澳門居民月工作收入從4920澳門元增至2萬澳門元。失業率從回歸前的6.3%下降至近幾年的2%以下,實現了充分就業。在港澳臺三地第一個實現從幼稚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初級衛生保健體系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太平洋地區典範」。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人均壽命達85歲,居世界前列。資料顯示,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GDP增長了8.2倍;人均GDP位居全球第二位;居民月工資平均收入增長了3.1倍,達到2萬澳門元。
正所謂「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精髓就在於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且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是澳門特區長治久安、繁榮穩定的「定海神針」和「壓艙石」。 「一國兩制」方針得到較好貫徹。中央全面管治權有效落實,行政長官向中央述職等對中央負責的制度機制不斷完善。特區率先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法》、履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憲制責任,成立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專責機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例如,國民教育得到加強,87所大中小學升掛國旗實現全覆蓋,人民教育出版社(澳門版)歷史教材進入澳門學校使用等。同時,特區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不斷完善,實現了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澳人治澳」,愛國愛澳力量在澳門社會政治生活中始終佔據主導。行政長官作為特區和特區政府的「雙首長」、對中央政府和特區「雙負責」的憲制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依法行使基本法賦予的各項權力。特區行政與立法機關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社會層面,愛國愛澳的基礎較好。憲法和基本法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深入人心。廣大澳門同胞擁護「一國兩制」方針,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持續昇華,以愛國愛澳、包容共濟、務實進取為核心內涵的「澳門精神」,已從樸素的民間情懷上升為澳門社會的主流價值,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眾所周知,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作為前無古人的事業,‘一國兩制’實踐不會一帆風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澳門特區要始終堅定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和決心,繼續堅守「一國」之「本根」、善用「兩制」之「紅利」,繼續探索澳門「良政善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不斷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創造更多「立規明矩」的新鮮經驗,為「一國兩制」事業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澳門特區依照《澳門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澳門的人均GDP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地區之一。澳門回歸後,經濟、就業、教育、人均壽命等方面的巨大進步,顯示澳門已成為實踐「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澳門特區的創建和發展事關「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落地實施,事關國家統一大業目標的實現,因此,對於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而言,澳門特區「一國兩制」的實踐是一個試金石、一個試驗場、一個示範地。正如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所言的,「一國兩制」是保證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正是因為這一制度優勢,澳門特區各項事業穩步發展、社會和諧、大局穩定,居民安全感、參與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他說:「在澳門的‘一國兩制’實踐中,我們看到了‘一國兩制’既能保證澳門特區有‘一國之本’,有強大的國家做堅強後盾和支撐,又能保證澳門特區有‘兩制之利’,保持高度自治和地域優勢。這樣的制度安排能夠十分有效地保持推動澳門社會進步與發展,正如習主席所講‘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因應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更加堅定和相信澳門成功實踐最寶貴的核心經驗,就是始終堅持「一國」之本,發揮「兩制」之利,注重在中央領導和支持下,不斷提升澳門綜合實力,從而實現澳門穩定和繁榮。
澳門回歸二十年來,特區政府秉持以民為本的施政方針,經濟取得全球罕見的跨越式發展,通過社保基金、現金分享和水電費補貼等舉措極大地提高了社會民生和福利水準,是「一國兩制」下澳門繁榮發展的物化成果。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楊允中日指出,回顧「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澳門各界對中央政府全面管治權的堅定擁護和中央及特區政府與澳門社會各界的有效溝通是實現「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寶貴經驗。正確地理解和宣傳「一國兩制」,在新時代具有著非同尋常的全球意義和全球價值。有學者也認為,今年正值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回顧20年來特區建設歷程,澳門社會各方面發生深刻變化,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帶領澳門社會各界人士齊心協力,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堅持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社會和諧穩定、欣欣向榮,經濟快速增長、穩中趨好,市民安居樂業、幸福安康,掌握了自己命運的澳門人團結一心,自強不息,建設好特區家園。有祖國作為堅強後盾,澳門無論是在醫療衛生、教育及人才培養、就業與收入狀況,還是在城市建設與交通、社會保障和福利等社會民生各個領域,均已取得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為民」思想得到充分印證,向世界展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適逢是第五屆政府換屆之年,新一屆行政長官及其團隊也即將上任,給予社會更大的期望。傳承繼往,在澳門回歸以來,「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在澳門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對外交流合作不斷加強,澳門社會各項事業獲得空前發展,有目共睹。這些進步和成就充分證明,「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具有強大生命力,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而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所指出,20年來,在何厚鏵、崔世安兩位行政長官帶領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社會各界人士,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傳承愛國愛澳的核心價值觀,促進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習近平希望候任行政長官賀一誠胸懷大局、站高望遠,準確把握澳門實際情況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團結帶領澳門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協同奮進,變革創新,認真謀劃澳門的長遠發展,續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篇章。可見,中央政府對新一屆政府將有更大的期望,希望「胸懷大局及站高望遠」,與祖國一道,共同推動「一國兩制」穩健向前發展,發揮澳門所長,應祖國所需,讓「一國兩制」在本澳行得更加穩健,發揮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政治作用。
面對國際複雜的形勢,特別與澳門一樣行使「一國兩制」的香港特區相比較,正如「一哥」 賀一誠日前所言的,「香港出了點問題,臺灣拿香港做文章,但澳門還是走得好的。「一國兩制」制度上面是沒有問題的,是能夠走得遠的,做得好的。澳門要做好祖國統一大業的樣板。「澳門不能亂,澳門千萬不能亂。」澳門要繼續堅持「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不能讓任何思潮或主義衝擊中央確定的三條底線,更不能破壞「一國兩制」穩健發展。其實,社會對新一任行政長官是充滿信心的,並對他的支持率極高。各界人士表示,相信在中央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新一任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帶領下,澳門一定可以充分發揮國家所需,澳門所長,開創澳門發展的新局面,推動「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行穩致遠。澳區全國政協委員何潤生日前表示,相信新一任行政長官和新一屆特區政府清楚瞭解社會各界的需求和訴願,清楚自身所擔當的發展重任,牢牢把握澳門在新形勢當中的機遇,接受挑戰,打造一個具有決策力、執行力、公信力的服務型政府。筆者也相信新一屆特區政府一定能夠團結社會各界人士,在澳門良好的治理基礎上,以創新精神和務實舉措,用好用足國家給予澳門的政策,抓緊機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向世界展示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證明「一國兩制」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
因此,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這塊「蓮花寶地」已成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熱土,經濟呈現蓬勃活力,民主政制穩步發展,社會治安良好,居民生活水準顯著提升,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彰顯了「一國兩制」方針的科學性和巨大生命力。澳門背靠祖國、面向世界,在國家發展和全球化潮流中把握機遇,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下屆特區政府應充分利用20年來積累的寶貴經驗,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助力國家全面開放的進程中,努力突破民生困局、制度制約、人才不足等瓶頸,乘風破浪,再創高峰;另一方面應需要把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故事講得更好,傳得更遠,做得更強,「一國兩制」構想在澳門的成功實踐,對解決臺灣問題,發揮力量促進共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確保澳門「一國兩制」實踐沿著正確「大道」行穩致遠,發揮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