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新聞局昨日代侯任行政長官辦公室發佈消息,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已完成澳門特區第五屆政府行政會委員的籌組工作,張永春、歐安利、林金城、陳澤武、馬志毅、李從正、陳家良、邱庭彪、楊道匡、張宗真、周永豪等十一位人士已接受邀請將出任行政會成員。有關的行政命令將於十二月二十日公布,十一名行政會委員並於同日宣誓就職。
與在十年前,是由時任行政長官何厚鏵任命屬於侯任行政長官崔世安未來管治團隊的行政會委員名單相比,現在是由侯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宣布屬於其管治團隊成員的第五屆政府行政會成員的名單,應當是由賀一誠「自己揀」的,因而要到十二月二十日賀一誠正式就職並擁有行政長官的權力後,才發佈相關的行政命令。
此顯示,賀一誠更有自主權,更為契合外間猜測的,中央支持與前兩位行政長官沒有「關係」的賀一誠參選第五任行政長官,而令另一位與前兩位行政長官「關係」密切的「大熱門」知難而退,就是為了與「何崔集團」作出適當切割,避免何超明的殘渣餘孽籍此繼續拋出「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黑材料」,以達到「搞亂澳門」之目的。因而在物色行政會成員時,也是獨立操作,不受任何外界影響。
正因為如此,行政會成員實行大換班,基本清除過去兩位行政長官的人員。但有趣的是,本來現任的行政會成員都已獲得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頒授了「蓮花級」的勳章,就是為了表達對他們即將卸任的獎賞及補償,而賀一誠卻仍然留用了其中的歐安利、林金城、陳澤武等三人,用句商場上的話來說,就是「拿了離職補償金仍返聘留任」。而這三人與兩位行政長官從政前的商業利益關聯並不大,因而他們的留任,既能維持行政會工作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又能無損賀一誠「協同奮進,變革創新」的施政理念。
新一屆行政會成員名單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商人的比例減小,與之相應地專業人士的比例增大,內地出生者的比例也有所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高學歷者以至是博士級的增多。為響應習近平主席「要實現愛國愛澳光榮傳統代代相傳,保證『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就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培養。要高度重視和關心愛護青年一代,為他們成長、成才、成功創造良好條件」的號召,而精心配備了剛滿三十歲,而且還是青年參政議政團體領袖的周永豪。其實,周永豪是具有雙重身份,他是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的員工,取代現屆的鄭志強,亦即既能傳承鄭志強的中資企業代表及金融專業的定位,更比鄭志強多了一個青年代表的身份。這是一種較為巧妙的安排。
從其他社團代表的替代情況看,有工聯的李從正取代何雪卿,街坊總會的陳家良取代梁慶庭,福建籍鄉親的張宗真取代了陳明金,中總的馬志毅取代馬有禮。其中陳家良也可以被視為教育界的代表,從而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上述的「替代者」,都具比其「前任」較高的學歷以至是博士,因而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行政長官選舉的過程中,及國務院宣佈根據侯任行政長官賀一誠提名,任命主要官員及檢察長之時,香港某些反對派媒體均作出帶有「挑撥性」的議論,聲稱「傳統勢力」退出澳門政治舞台,「何馬崔家族」管治澳門的時代結束,甚至歪曲說北京「過河拆橋」。而賀一誠任命的行政會成員中,馬志毅則是馬有禮的兒子,但他比其父親多了一重科技的功能性。這除了是「紅色傳統」的承傳之外,可能也是出於反擊香港反對派媒體挑撥言論的考量。
陳明金未獲得留任,而且也因其已於前年放棄參選立法會議員,而變成了「平民百性」,可能是失算。當時他作為「票王」而放棄參選,人們有兩種猜測,一是專心籌劃參選行政長官,二是為參加賭牌重投作準備。現在看來,卸下了這兩個重要職位,對其今後參投賭牌實力的「含金量」,有所減損。
而陳明金的卸任行政會成員,卻也結束了十二萬福建籍居民中的「顏陳之爭」,因為當年有人為了代表福建籍居民的行政會成員,「為何是他不是我」而「大鬧天宮」。而現在的張宗真,並未捲入「顏陳之爭」,而且是福建籍居民中,學歷及政治理論水平最高者,更可提高福建籍居民的形象地位。
邱庭彪、李從正、楊道匡,都曾是賀一誠在立法會的同事,知根知底。其中邱庭彪還是賀一誠參選行政長官的法律代理人,今後可能還將是特區政府的法律顧問。但賀一誠的競選辦公室正副主任未獲得邀請出任行政會委員,估計一是年齡二是學歷的因素所限。至於賀一誠在工聯總會的眾多人才中挑選了李從正,除了是曾是在立法會的同事之外,可能也是要為他曾受政治反對派「超過比例」的攻擊進行「平反」。其實,在去年政協換屆時,中聯辦安排他出任廣東省政協委員,就已帶有為他「洗脫冤情」的意思。
在十一名行政會成員中,應有一位發言人。此人應對憲法、基本法及澳門特區的法律、政策有較全面的了解,而且應對媒體的技巧較高。綜合各種因素考量,楊道匡出任發言人的可能性較高,因為除本身是主要官員的張永春之外,要說對憲法、基本法及澳門區情、法律、政策等情況的熟悉程度,無人能出其右。實際上,他曾在廣東省港澳研究所工作,移居澳門後在澳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對「一國」與「兩制」的關係了解極深。而且是經濟學專家,研究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尤其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有獨到見解。他也是區域合作的熱心參與者及推動者,因而出任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賀一誠最初宣佈將會參選行政長官時,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要深度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而這正好與楊道匡的專業對口。從賀一誠題為《協同奮進,變革創新》的參選政綱看,看來也是充滿「楊氏色彩的文字風格。而且,他的性格較為溫文沉穩,比較適宜應對可能會較為「刁鑽」的媒體。當然,倘賀一誠果然是委任他為行政會發言人的話,因為他是「黃毛鴨子初下河」,還有待在實踐中學習補強。
在第五屆行政會的十一名成員中,多數人擁有全國政協或省級政協的委員、常務的政治公職。這頗為符合習近平主席對人民政協組織應當是「黨和政府的智庫」的定位。雖然兩者之間並不能完全類比,但按照基本法規定,行政會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行政長官在作出重要決策、向立法會提交法案、制定行政法規和解散立法會前,須徵詢行政會的意見,但人事任免、紀律制裁和緊急情況下採取的措施除外。因而行政會就是行政長官的智囊。當然,第五屆行政會減少了商人的比例,更契合中央對人民政協組織不是「富豪俱樂部」,應當適當增加專業人士,尤其是能夠為黨和政府提供真知灼見的要求,可見賀一誠是將中央政策融合到其施政理念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