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緣何為瑙魯狂開空頭支票?

蔡英文上任後,連丟七個「邦交國」,這也成為被在野陣營批評為「治國無態」的依據之一。因此,蔡英文緊緊抓住餘下的十五個「邦交國」,千方百計地進行「固盤」,以防阻這些小國窮國背棄台灣當局而去。日前,她在與來訪的瑙魯總統安格明會談,並見證雙方簽署《航空服務協定》後,聲稱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開設連接台灣和瑙魯兩地的航線,加強雙方民間交流,讓兩地關係更加緊密。

「開闢台灣與瑙魯航線」這張支票,堪稱是「空頭支票」。實際上,瑙魯只是一個面積只有二十一點三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小的島國,也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國家,僅大於梵蒂岡及摩納哥;人口也只有約一萬零五百人,位居世界倒數第三,僅多於圖盧瓦和梵蒂岡。其周邊是汪洋大海,沒有其他毗連國家的客源。開闢台灣至瑙魯的航線,如果是點對點的直航,能有多少客源?當然,可以以延遠航線的方式處理,實際上諾魯航空上個月底就曾派員赴台,針對航線延伸到台北等航空合作議題,跟台灣有深入的討論交流。但可能會遇到飛經屬於中國大陸的三亞飛航情報區、廣州飛航情報區及上海飛航情報區,卻得不到中方同意,而必須繞飛其他飛航情報區如琉球等地的問題。飛航成本增高,轉嫁到乘客的身上,更徒添經營困難。

何況,諾魯國際機場的跑道只有二千一百五十公尺長,根本不能起降洲際飛航的大型航機。而且目前僅有瑙魯航空每週兩班航班起降,並稱在二零零六年一月至九月期間,由於唯一的飛機被澳洲的墨爾本法庭扣押,使其對外航空中斷。只是在得到台灣當局援助後,諾魯航空才於同年十月恢復營運,並易名為奧爾航空,二零一四年再改回諾魯航空。這樣單薄的運力,要執飛台北的航線,似乎是要強拉牛上樹。台灣的航空公司有執飛諾魯航線的能力,卻無心經營此航線,連經飛瑙魯的延遠航線也不願經營,因而才有諾魯航空開設兩地航線的話題,但比照上述的條件,肯定是「偉大的空話」。

其實,這可能是瑙魯眼見蔡英文「固邦」心切而伸手向台灣當局要錢的籍口而已。實際上,台灣當局這次與瑙魯簽署的《航空服務協定》,就是要由台灣當局向瑙魯航空公司無償提供經營管理及人員訓練的服務。而就在這次蔡英文與安格明代會面中,後者還提出了台灣當局向瑙魯新港口完工後提供經營管理及人員訓練服務的要求。而作為回報,瑙魯當局在國際場合上,為台灣當局參加國際活動而「發聲」。就在這次會面中,蔡英文就感謝瑙魯當局長期在國際上大力支持台灣,並特地指出,在今年聯合國總辯論、以及剛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五屆締約方大會中,安格明也都積極呼籲世界各國應該接納台灣、正視台灣人民享有的權利。

實際上,瑙魯就是充分利用其是聯合國成員的地位,多次透過承認某些國家的主權以獲得資金上的援助。一九八零年八月,瑙魯與阿爾及利亞建交後,又宣布承認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阿爾及利亞此後每年給予瑙魯一千萬美元經濟援助,直至其二零零零年撤銷承認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為止。二零零八年,瑙魯在持續得到歐盟、美國、澳洲和新西蘭的財政支持後承認科索沃獨立。二零零九年,瑙魯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是承認此地區主權的第四個國家,而俄羅斯以五千萬美元資金作為回報。二零零八年七月十五日,瑙魯宣布一項港口翻新計劃(已於二零一一年初完成),資金來自俄羅斯的九百萬美元發展援助。瑙魯官方聲稱此援助與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無關,其實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諾魯對台灣海峽兩岸,也是採取了同樣類似「挾持」的手法。一九八零年五月四日,瑙魯與台灣當局「建交」。為拉住瑙魯,台灣當局二十多年來向其奉送了不少銀子。除每年提供三百萬美元的固定援助外,台灣當局還無償幫助瑙魯改善水、電、通信等基礎建設,其中最大的一筆開銷是一九九二年七月,台灣貸款八百五十萬美元為瑙魯修建酒店。二零零一年,台灣當局又為瑙魯興建了一座發電廠。與此同時,台灣當局還多次邀請瑙魯政要赴台旅遊。瑙魯一些政要的子孫在台灣讀書,也是由台灣當局掏腰包支付。瑙魯駐台灣使館機構的建筑物,也是由台灣當局無償提供。

二零零二年瑙魯曾向台灣當局要求追加一點三億美元的援助,這等於是只有一萬零五百人口的瑙魯,每人「分得」一萬美元。但卻未能如愿,就轉為單廂情願地希望北京能夠提供這筆捐助,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協議,宣布在當年七月二十一日建立外交關係。當其「獅子開大口」的索求得不到滿足,而且因為其駐聯合國的外交官花費奢侈,北京不再應其要求提供台灣當局過去曾經給予的同等援助,包括提供瑙魯駐聯合國代表團的住房和交通費用,每月大約一萬美元之後,又跳起了草裙舞,宣佈關閉其駐中國的大使館,並放出要與台灣當局恢復「邦交」的試探氣球。但瑙魯領導人仍企圖繼續騙取中國援助,曾多次到中國訪問,並聲稱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與台灣發生外交關係。直到二零零五年一月間,瑙魯總統斯考幕訪問廣州、珠海時,還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不與台灣發生官方關係。但同一個斯考幕,卻在四個月後秘密飛赴台北,與台灣當局簽署了「建交聯合公報」,充分暴露了其「變變變」的真面目。

當然,扁政府也是見有機可乘,而且更是為了一報三年前之「仇」,答應給予瑙魯經濟援助,因而瑙魯於二零零五年五月十四日與台灣當局「復交」。今次,瑙魯又向蔡政府提出索求,蔡英文明知難以成事,但為了避免再丟失「邦交國」,而不顧實際條件,先答應了再說。因此,這只不過是建築在流沙上的承諾,如果台灣當局未能滿足,瑙魯說不准又回過頭來,跑到北京「攤大手板」,而這正是蔡英文所顧忌的。

實際上,蔡英文對十七年前瑙魯與台灣當局「斷交」的那一幕應是記憶猶新。當時她是扁政府的「陸委會」主委,而就在二零零二年七月二十日與瑙魯與台灣當局「斷交」之日,正是民進黨第十屆第一次「全代會」選舉陳水扁兼任民進黨主席之時。此事被民進黨當局視為「贈慶」,直接刺激了陳水扁從「四不一沒有」及「邀請江澤民來大擔島喝茶」,走向「走咱台灣自己的路」,並在與日本台僑領袖金美齡的電訊視頻會議中,正式提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台獨」口號,後來還進一步推動「公投制憲」、「台灣正名」。

諷刺的是,就在此次瑙魯與台灣當局「斷交」的事件中,台灣當局就強烈指責瑙魯予取予奪,要以其「建交權」來騙取金錢援助的行為。當時的「總統府」副秘書長吳釗燮還聲稱要以「辦喜事」的心情來看待瑙魯的「變心」。二零零三年底瑙魯關閉其駐北京的大使館,並聲稱要與台灣當局「復交」時,台灣的朝野「立委」還呼籲「扁政府」不要見獵心喜,再次上這個只講金錢,不講信義的善「變」小國的當。而現在具體執行「固邦」瑙魯任務的「外交部長」,就是當年痛斥瑙魯「予取予奪」的吳釗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