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武漢不明原因肺炎」對澳門特區的嚴重威脅,這對剛上任的第五屆澳門特區政府尤其是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也是挑戰。然,這更是機會,如能打好這一仗,等於是「開門紅」,為其未來五年任期的政績,打好基礎。
誠然,特區政府已經對內地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群集病例的情況,予以特別關注,迅速成立「應對不明原因肺炎跨部門工作小組」,開展相關的工作。率先派出醫護人員到澳門國際機場,對來自武漢的航班的乘客進行測溫檢查,並要求來自武漢航班乘客填寫健康申報表。緊接著加派人手駐紮關閘、港珠澳大橋、跨工區和蓮花等陸路口岸,並由治安警察局輔助人員協助,對入境車道司機、旅客進行體溫篩查。特區政府並未接獲從武漢回澳後出現發熱及呼吸道症狀病例,因而強調本澳未有武漢相關不明原因肺炎個案,但仍然嚴陣以待,將應對措施提升到三級,實行「以張對馳,以緊對鬆」。針對網絡傳聞,也特別澄清,曾經出現發燒症狀的一位武漢遊客,已經自行離開澳門,並不是如同網絡傳言辦般在本澳各酒店間「趴趴走」,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昨日,「應對不明原因肺炎跨部門工作小組」又針對某些言論,發出新聞稿指出,為應對本澳可能出現的傳染病疫情,有效預防、控制和治療傳染病,保障公共衛生,澳門特區政府早已制訂和實施第2/2004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根據該法第一條第二款規定,傳染病為附表所列的疾病,同時該法第三十二條(其他傳染病的發生)規定,在發生或可能發生附表未列明的傳染病時,可按衛生法規或世界衛生組織的提議,適用本法律所定的措施。針對「武漢不明原因肺炎」,若需要採取傳染病防治法第2/2004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中適用的醫學觀察等措施而有關病人不配合時,衛生局可行使第81/99/M號法令第四條的第二款的賦予衛生當局的權限,即採取必要措施以預防或消除可能危及或損害個人或集體健康之因素或情況,當中包括第2/2004號法律適用的強制隔離觀察等強制措施。由於現時法律規定已可滿足應對「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的需要,無需特別緊急立法。這也有利於緩解人為的緊張氣氛。
特區政府雖然已經做了部署,但其實還可更深一步,作出更嚴密及細緻的防範措施,補強所有的應對作為。如有需要,歐陽瑜司長可親臨「前線」調研並對一線執行任務的醫護人員及警員慰問打氣。總之,在必須在保障澳門居民及外來遊客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確保澳門的經濟發展。眾所周知,在澳門經濟未能完全實現適度多元發展之前,澳門的經濟仍然系於旅遊,因而遊客仍然是澳門的「衣食父母」,必須善待並保障之。
正因為如此,當年的「SARS」肆虐之時,澳門特區政府面臨巨大壓力,既有反對派的民粹意見,也來自建制派資深人士的善意建議,要求特區政府宣布「封關」,禁止遊客入境澳門。時任行政長官何厚鏵頂住壓力,堅決不「封關」。但也加強口岸檢疫。雖然後來發現了一宗非本地原發的病例,但卻並沒有發生澳門本地原發病例,實現難得的「零紀錄」。需知道,當時剛賭牌開放不久,「封關」將會對旅遊博彩業帶來嚴重的影響,甚至在前澳葡政府留下財政儲備只有「雞碎咁多」的情況下,特區政府的財源將會枯竭,失業情況更為嚴重,新興工運團體的暴力衝突性遊行就將鬧得更歡,嚴重影響澳門的繁榮穩定。幸好,特區政府有信心狗夠定力,沒有屈從壓力實施「封關」。緊接著,受惠於中央開放內地居民「個人遊」,也恰逢「金沙」開幕,排隊等候入場的場面虛撼,開業八個月就收回投資成本。
何厚鏵之所以定力足夠,除了是自信之外,也具有知情的底氣。據傳,當廣東省發現「SARS」疫情之初,進行保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去信詢問,「報喜不報憂」的回信讓他未能提高警覺做好應對措施,因而釀成後來香港疫情肆虐的嚴重後果。但澳門特區的情況完全不同,在鏡湖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與內地的同業關係密切,因而從私人渠道得知疫情的真確訊息,從而引起其博士學位是修讀公共衛生學的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的高度警覺,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但為避免對廣東省有關部門造成「難堪」,就以「撲滅登革熱殺蚊」的理由,悄悄地進行防範「SARS」的工作,從而爭取了主動,實現「零的記錄」,不像香港那樣被搞到「雞毛鴨血」,當然更是在保障市民及遊客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同時,也保證了澳門的經濟及特區政府的財政收入穩健發展。
何厚鏵和崔世安當年的做法,值得今屆政府借鑑參考。既要臨危不亂,遇事不慌,也要實務應對,加強防範。幸好,現在衛生局的領導和業務骨幹,都程度不同地經歷了當年的抗疫鬥爭,從而擁有豐富經驗,因而能夠在「警報」響起時就自覺「執生」,就在特區政府換屆的「真空狀態」,已經做好了各項應對措施,並針對網絡上的一些傳言,及時發佈息,以安定人心。而昨日「應對不明原因肺炎跨部門工作小組」又針對「緊急立法」的言論,及時予以澄清,與當年何厚鏵沉著應對「封關」要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應對「武漢不明原因肺炎」與當年應對「SARS」不同,條件有利也有不利。有利之處是當年「SARS」的發源地及肆虐之地,包括珠江三角洲的幾個城市,也包括香港和台灣,與澳門是近鄰,而且「SARS」具有「人傳人」的危險,因而對澳門特區構成的威脅極大。而今次發生「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的武漢,則是距離澳門較近,也尚未發現其能「人傳人」。不過,現在內地居民來澳「個人遊」成為澳門旅遊業的主流業態,武漢也是最早實施「個人遊」的城市之一。實際上近日來網傳的「趴趴走」旅客,就是來自武漢。因而不能鬆怠。
澳門特區有了當年抗擊「SARS」的經驗,應是在應對「武漢不明原因肺炎」也是駕輕就熟。新一屆特區政府就位後,各項工作都很繁重,各方面都要顧到,但也有輕重緩急。而做好對「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的應對工作,既能防止疫情入侵,又能保住澳門財源,尤其是在內外環境影響下,澳門經濟前景並「不樂觀」的情況下,尤為緊要。澳門社會團結和諧,固然是建基於濃郁的愛國愛澳優良傳統,但社會福利較佳,也是主要原因。而社會福利要靠財政充裕來作後盾。因此,打好應對「武漢不明原因肺炎」這一仗,就是保障澳門繼續維持及鞏固繁榮穩定局面的「開門紅」關鍵一仗。
(發自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