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輪口罩保障計劃 市民讚政府安排佳

【本報訊】第二輪的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市民計劃昨日開始,共有89處地點可以購買,除了衛生中心及協議藥房外,工聯、街總、婦聯亦設共23個服務點協助售賣口罩,不少地點均出現等待購買口罩的人龍,現場秩序大致良好,市民普遍對口罩登記計劃持正面意見。

昨日早上約10時,塔石衛生中心門外排起長長人龍,近百市民在中心門外排隊。現場有警員維持秩序,衛生中心職員在門外派籌,定時放人入內輪候,縮短排隊時間。而中心亦安排員工為年長長者提供協助,代為取籌避免長時間排隊,現場秩序大致良好,市民按序進入衛生中心購買口罩。有之後到場的市民不滿,認為政府應該提早通知會有派籌安排,現時對較遲到場的市民不公平。有完成購買口罩的市民表示,過程花費約半小時,對整體安排比較滿意。

筷子基衛生中心排隊輪候購買口罩的市民同樣大打蛇餅,有市民指家中已無口罩,所以到場購買。稱花了大約1小時排隊,等候約200人後成功購得口罩。亦有市民認為雖然人龍稍長,但中心職員工作迅速,安排亦算不俗。縱然只有10個口罩未必夠用,但至少免卻“撲口罩”的苦況,認為措施保障了市民的基本需求,對安排感到滿意。

另外,位於渡船街的婦聯家庭服務中心,昨早十時開售前半小時已有數十居民排隊,更有市民於早上7時半便到場排隊。截至中午,已售出1萬1千個口罩。服務中心除了協助售賣政府配額口罩外,亦向市民派發婦聯獲捐贈的 5,000個兒童口罩,吸引大批家長到場排隊。有市民認為每次購買10個口罩可以接受,若疫情趨嚴重,望政府提高數量。贊揚整體上政府安排得好,又讓社團協助,不用花太多時間排隊,能平均分給居民,使用充足,認為本澳較鄰埠幸福。有持藍卡到場購買口罩的市民稱,自己是第一次參與計劃,對澳門政府的防控工作有信心,認為購買口罩的地點亦較多較方便,對口罩登記計劃持正面意見。

立法議員、婦聯副理事長黃潔貞受訪時表示,協助售賣口罩過程順利,市民配合,呼籲市民要留意政府專頁的口罩銷量。她稱,口罩會以膠袋包裝,婦聯人員參與包裝全過程皆會戴上浴帽、手套及口罩,盡量一人包裝十個,減少多人接觸。強調過程會符合清潔衛生為原則,避免交叉感染。若在分裝過程發現有質量問題口罩亦會抽出。她讚揚政府在整體對抗疫情工作及時,每日會因應特別狀況推出措施,獲社會肯定。若再發現病例,期望當局繼續做好整個預防隔離工作,包括向前線工作人員供應足夠的用具、資源,以及給予關心,讓有關人員付出時有足夠防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