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零二零年「立委」大選中慘敗的新黨,黨主席郁慕明並未像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那樣辭職,而是以其本屆主席任期到二月底結束為由,說是沒有辭職問題,而是在任期屆滿時卸任,交棒給新人。由此,新黨新一屆黨主席的選舉即將進行,新黨全委會代表也與黨主席改選同步進行。由於受條件所限,採用通訊投票方式,在二月十七日點票及宣布選舉結果。
目前,新黨主席改選有新黨秘書長吳成典和副秘書長陳麗玲兩人登記角逐。兩人的實力都不足,其最高的知名度,分別是陳麗玲在二零二零年的「總統」大選中,被新黨推出為「總統」參選人楊世光的副手,另外也曾由當時的桃園縣長朱立倫招攬,出任桃園縣政府環保局、農業局、觀光行銷局局長;而吳成典則曾任兩屆「立委」及金門縣副縣長,前年八月五日,福建晉江通水金門,金門縣政府規劃由吳成典副縣長率隊赴對岸出席通水儀式,但遭陸委會和「移民署」拒絕批准其登陸申請而未能成行,成為當時喧囂一時的大新聞。
除了王炳忠因為未到四十歲不符黨章規定的年齡而未能參選黨主席之外,其實還有兩位名聲更顯赫者沒有登記參選:一是楊世光,新黨提名他參選二零二零年「總統」,但因徵集連署書不成功而未能成為候選人。也正在此時,發生他作為台柱的上海仟和億公司涉詐欺被上海警方搜索,有十二名來自台灣的分析師被捕的事件,引發台灣財經圈震撼,雖然楊世光沒有被逮捕,但已導致他名聲受損。他今次沒有參選新黨主席,可能是除了受此事件所困之外,也受上海市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沒有心情參選。
另一是曾在本世紀初出任過新黨主席的謝啟大。與楊世光、吳成典、陳麗玲等人相比,謝啟大才是新黨的元老,資歷極老,而且也曾叱吒風雲。因為在二零零零年「總統」大選時,指控李登輝的妻子曾文惠私運美金赴美國,遭美國海關退運,被曾文惠提起誹謗官司,法院判決謝啟大有罪,刑事部份徒刑三個月,可易科罰金,但她卻在被起訴前,離開台灣到大陸居留,十多年後回到台灣,拒絕繳納罰金,寧願入獄刑期,而名噪一時。
二零一七年,謝啟大準備參選新黨主席,但其新黨黨證先前遺失,新黨全委會與廉勤會決議以謝啟大補繳近期黨費之日視為入黨之日,發給黨證,認定謝啟大的黨齡不足一年,無法參選新黨主席。而謝啟大則稱自己參與新黨運作二十四年從未缺席,並兩次起訴新黨主席郁慕明,但皆敗訴。她還痛批郁慕明已連任十六年,八次同額參選,年近八十歲,是「萬年黨主席」,呼籲黨中央重新舉行黨主席選舉,替新黨帶來改變。
但謝啟大可能沒有想到,當時新黨沒有收入,只靠一千七百多位黨員繳交的黨費,加上退休軍公教人員的少量捐款,而且也沒有政黨選舉補助金可領(在《政黨法》將「門檻」降低至百分之三之後,新黨才可領取政黨選舉補助金),因而據說新黨每月八十萬元的黨務運作經費,是黨主席郁慕明調撥其家族在上海投資的利潤來支撐。如果謝啟大出任黨主席,就負擔不起。實際上,謝啟大寧願坐牢也不願易科罰金,表面上是她所聲稱的「絕不交如同認罪的罰金」,但也可能是繳交不起。
同樣道理,因為新黨在二零二零年的「立委」選舉中,政黨票的得票率只有百分之一,無權領取政黨選舉補助金,黨的財政狀況難以支撐下去,因而曾經有「解散」之說。在此情況下,吳成典和陳麗玲兩人無論是誰當選,今後都得像吳敦義那樣,每天睡醒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籌措黨務運作經費的問題。
吳成典與陳麗玲都有國民黨的背景。其中吳成典於二零零八年在金門縣參選「立委」,是已國新兩黨合作的方式,挑戰陳福海。而陳麗玲也是曾於二零零四年和二零零九年(補選),兩度獲國民黨與新黨共同提名,在桃園縣參選「立委」,並獲國民黨籍桃園縣長朱立倫延攬,先後出任多個局長職務。
其實,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間,尤其是在二零零三年「連宋配」成型時,曾多次有過新黨考慮重返國民黨的傳說,但最後都沒有成事。對此,曾有各種不同的揣測。筆者曾詢問郁慕明,他說,倘是新黨重返國民黨,新黨的領導人最多是個被安排參選並當選為中常委。而新黨繼續留在黨外,則仍然是黨主席。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常委對國民黨中央的制約及監督力量不大,但新黨在黨外,就可發揮重大的對國民黨的監督作用。
當然,也有著「黨主席榮耀」的實際需要。在二零零五年初的泛藍政黨領袖訪問大陸的高潮中,此前已經多次以新黨主席身份訪問大陸的郁慕明,此次也享受到了如同連戰、宋楚瑜同等的極高禮遇,獲得同樣規格的接待安排,而且也由國台辦屬下事業出版社分別為連戰、宋楚瑜、郁慕明訪問大陸出版出了專書,這是郁慕明最風光也是最滿意的一次的訪陸經驗。另外,郁慕明也獲邀請登上天安門城樓,觀賞國慶閱兵。倘只是一介國民黨中常委,可能就沒有這樣風光。
但是,曾經叱吒風雲,成為第三大黨的新黨,在種種主客觀原因的消磨下,漸趨沒落,而且在組織形態上也頗為鬆散,號召力並不強。實際上,當年新黨剛成立不久,筆者對新黨沒有進行黨員登記,中央黨部也沒有設立中央委員會,感到迷惑。趙少康就對筆者解釋說,新黨並非是「列寧式政黨」亦即「剛性政黨」,而是「柔性政黨」。國民黨「一大其實是由蘇聯顧問主導召開的,因而照搬蘇共的政治形態,並按照列寧「群眾--階級--政黨--領袖」的理論,進行嚴格的黨員登記制度,及設立中央委員會、中常會的領導架構。而民進黨成立後,也照搬此體制,也是「列寧式政黨」亦即「剛性政黨」。而新黨所考慮到其黨員大多具有軍公教的身份,為避免遭到李登輝迫害,而不作黨員登記制度,並允許其黨員跨黨,領導架構也不是經選舉產生,而是由當選「立委」、「國大代表」等政治公職的黨員,組成「全國競選暨發展委員會」,作為黨中央領導機構。這種狀況,有點近似美國兩大黨的「柔性政黨」組織形態。
這就注定了新黨的發展受到極大的局限。因為台灣地區不象美國,其兩大政黨都是「柔性政黨」,而台灣地區的主要政黨都是「剛性政黨」,「眾黨皆剛我獨柔」之下,必然競爭力就受到很大的減損。在親民黨成立後,新黨的大量骨幹黨員及支持者流向來親民黨,使得曾經輝煌一時的新黨,最後連「立委」選舉也全軍盡墨。這時新黨才幡然醒悟,改造為「剛性政黨」,其領導人由總召集人改為主席,但已經遲了。
新黨「二零二零」之戰大敗,並喪失領取政黨選舉補助金的資格後,曾經面臨是否「解散」的問題。但在召開「全委會」暨「全代會」聯席會議後發聲明指出,與會人員堅決反對解散新黨,並繼續堅持和統保台,主張兩岸在一國兩制下和平發展絕不動搖,繼續帶領認同新黨理念的支持者,追求中華民族的統一與復興,矢志不渝。不過,鬱慕明也表態因任期屆滿而卸任,讓新人接棒。這大有新黨經常高唱「中國不能亡」的氣概,就是「新黨不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