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項建議+五大舉措 習近平倡聚抗疫合力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于北京時間18日晚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團結合作戰勝疫情  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致辭。

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之後,習近平再次出席重要國際多邊會議闡述中國抗疫主張,並提出六項建議、宣佈五大舉措。觀察認為,每一項建議和舉措都圍繞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展開,強調發揮世衛組織為代表的多邊機製作用,並堅定支持發展中國家開展疫情防控,這有助於提振全球抗疫信心,再聚世界抗疫合力。

團結尋求抗疫「最大公約數」

面對仍在全球擴散蔓延的疫情,「團結合作」再次成為習近平講話中的高頻詞。「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習近平在致辭中強調。

有分析人士指出,突如其來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對世界各國均是一次「大考」,中方再次呼籲以合作應對疫情挑戰是在嚴峻形勢之下尋求「最大公約數」,期待國際社會凝聚合力完成全球抗疫「答卷」。

「疫情發生伊始,人類就已經進入與病毒搶時間的競賽之中。」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劉卿告訴中新社記者,「無論是G20特別峰會還是世衛大會,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方倡議無一不體現出全球合作的緊迫性。從追溯過往歷史經驗,到直面當下現實困局,唯有全球團結協作,才能攜手戰勝疫情。」

觀察家發現,習近平當日的講話在強調凝聚團結合作共識之外,亦著眼于如何將共識轉化為具體合作路徑,包括提出開展檢測方法、臨床救治、疫苗藥物研發國際合作,建立全球和地區防疫物資儲備中心等多項倡議。

「中方提出的建議充分表明團結抗疫並非祗是口號,而是有具體路徑可循。」中國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郭延軍認為,「每一項具體措施既是中國對自身抗疫經驗的總結分享,也為國際社會加強公共衛生合作、完善全球衛生治理體系指明方向。」

發揮世衛組織領導作用

隨著疫情防控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各國、各地區採取的不同抗疫措施也面臨如何協調的難題。對此,習近平在當日的講話中強調「發揮世衛組織領導作用」,並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世衛組織政治支持和資金投入,調動全球資源,打贏疫情阻擊戰。」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常健指出,世衛組織作為全球最大的政府間公共衛生組織,在信息分享、協調應對疫情、調動全球力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優勢。「通過其協調全球抗疫,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各國因不信任而相互掣肘。」

外界注意到,在全球抗擊疫情過程中,包括世衛組織在內的多邊機制均受到不同程度挑戰,個別國家對現有多邊合作機制表現出不重視、不尊重態度。

習近平在當日的致辭中指出,「支持世衛組織就是支持國際抗疫合作、支持挽救生命」,並提出將同聯合國開展合作的一系列舉措。觀察認為,這一表態體現出中方捍衛多邊主義的明確立場,有力維護了世衛組織權威。

「以鄰為壑的單邊主義論調不時干擾國際抗疫合作,對聯合國和世衛組織的不尊重不信任是其具體表現之一。」郭延軍認為,在全球抗疫的關鍵階段,中國堅定支持多邊機制,有助於為國際合作注入信心,使得多邊機制能够更加有效調動全球資源應對疫情危機。

凸顯命運共同體理念

隨著疫情「震中」不斷轉移,非洲等醫療體系薄弱的發展中國家的防控問題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如何幫助其有效防控疫情也成為習近平眼中的「重中之重」。

他在當日的致辭中指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公共衛生體系薄弱,幫助他們築牢防線是國際抗疫鬥爭重中之重」。

數據顯示,中國已向50多個非洲國家和非盟交付大量醫療援助物資,專門派出5個醫療專家組。目前,常駐非洲的46支中國醫療隊正在投入當地的抗疫行動。

觀察認為,中國從理念倡議到具體行動均體現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其既是回應全球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亦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踐行。

劉卿指出,從(疫情)對經濟社會影響,到對人類健康威脅,再到未來經濟的恢復速度,發展中國家在疫情面前無疑都將面臨更加艱巨的挑戰和考驗。公共衛生體系最為薄弱的國家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點,亟需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和幫助。

在中國為推進全球抗疫合作採取的五項舉措中,習近平提出,「中國將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加快建設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助力非洲提昇疾病防控能力」。

郭延軍認為,中國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疫情之中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疫情無國界,防控必須在全球範圍取得成功,「否則沒有一個國家是安全的」,中國對於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和幫助正是對這一理念的積極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