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世界上最發達和强大的國家,美國的抗疫表現讓人震驚,這很大程度上離不開總統特朗普的荒唐領導,儘管他早在1月份就從不同的渠道得到了疫情可能會大暴發的警告,但一直置若罔聞,粉飾太平,害怕影響自己的連任計劃,沒有做相應的準備。在疫情不斷蔓延、損失持續擴大的情况下,他依然故我,毫無愧疚,怪話連篇,各種甩鍋推諉,利用每天的疫情通報會,替自己開脫,跟對他發難的記者吵架,全無在疫情面前應有的嚴肅莊重。4月23日,他的奇葩行爲達到了頂峰,甚至建議可以向患者肺部注射消毒劑或者用紫外綫照射病人身體來治療新冠肺炎。
根據歷史經驗,在大選年經濟不好的總統,一般很難取得連任,加上特朗普的抗疫表現不成體統,荒唐離譜,所以很多人預測特朗普的連任願望恐怕會破滅。然而,多個民調都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似乎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4月24日,美國民調機構Morning Consult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美國民衆對特朗普總體施政的支持率在過去3個月內竟然有小幅上升,從41%漲至44%,高於其執政以來40%的平均水平。這是怎麽回事?
美國抗疫爲何如此糟糕?
在此次的抗疫過程中,美國之所以成了《大西洋月刊》所說的「失敗國家」,首先是重視程度不够。中國在1月初就向美國通報疫情,美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說從武漢撤離人員、禁止從中國出發的航班上的非美國人入境、禁止一些歐洲國家的航班入境等等,這些措施采取的時間其實挺早的,但總體而言,在3月份之前,美國上下從心理上都不够重視,有一種隔岸觀火的超然態度,認爲疫情是中國或者亞洲的事情。另外,美國人可能還有一種隱秘的種族主義心理,就像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所說,有一個意大利的官員對他講,新冠肺炎只有亞洲人才會得。
而美國的兩黨年初開始了初選,特別是民主黨內的競爭很激烈,輿論主要在關注這個事情。後來發現疫情嚴重了,民主黨又將疫情作爲攻擊特朗普的武器,指責他應對不力。而民主黨越攻擊,特朗普就越要否認,越要輕描淡寫,越要證明疫情並不嚴重。比如在2月28日南卡羅萊納州的一場競選集會上,特朗普公開稱,「新冠病毒是民主黨的新騙局」, 「目前新冠病毒沒有奪走任何一個美國人的生命」,引來支持者陣陣掌聲。
在美國的民衆層面,因爲沒有SARS的慘痛經歷,加上生活方式不一樣,普遍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對各種嚴厲的防控措施也比較排斥,即便到了今天,在紐約地鐵上、美國的國內航班上,戴口罩的也就一半左右。
其次,特朗普上任之後,打破了美國長期以來「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的用人原則,傾向於任人唯親,重用那些對他阿諛奉承、唯命是從的人,如果在一個機構裏面找不到自己看中的人,就寧願讓該職位空著。目前這届美國政府已經到了執政後期,但是聯邦政府裏面仍然有幾千個决策崗位是空缺的,這導致政府的執行力下降得很厲害。
美國疾控中心的表現一度遭到詬病,原因在於,它初期要求所有的病例檢測都要送到亞特蘭大的實驗室,確診的條件除了有臨床表現之外,還要有中國的旅行史,這些嚴苛的確診條件耽誤了病人的確診。
而圍繞在特朗普周圍的共和黨右翼,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科學懷疑論者,不相信進化論,也不相信氣候變化,認爲打疫苗會導致得自閉症等等。美國副總統彭斯此次被任命爲防控疫情的總指揮,但他就是一個深度的科學懷疑論者,前幾年還寫專欄文章說吸烟不會致癌。他擔任印第安納州州長期間,州中暴發了艾滋病病情,有幾百人感染,醫生提出主要原因是混用針頭注射,應該趕緊在這方面采取措施,但是他不以爲意,耽誤了好幾個月,導致病情擴大。在彭斯被任命爲總指揮之後,美國很多科學家發表公開信反對。由科學懷疑論者領導美國的防疫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特朗普不信任美國的情報機構。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美國情報機構很早就向特朗普呈遞秘密情報,提醒他新冠肺炎可能會大流行,却被置之不理,因爲他對情報機構的成見很深。自特朗普上任以來,不管是在「通俄門」還是「通烏門」的調查過程中,都有情報機構的人出來指控作證。所以特朗普認爲,情報機構代表的「深美國」與他爲敵,不安好心。
此外,美國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它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防疫在法律上主要是州的內部事務,防疫物資的采買、是否停工停學、采取怎樣的隔離,都由各州說了算,聯邦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比如特朗普此前就說要封鎖紐約,但紐約州州長馬上强調總統並沒有這個權力,他也沒有辦法。
忍無可忍的左派
防疫上一塌糊塗,特朗普不但不以爲耻,毫無愧疚,而且充分利用主持每天白宮疫情通報會的機會,標榜自己,打擊對手,替連任做宣傳,甚至自我標榜:「瞭解我、瞭解我們國家歷史的人說,我是歷史上最努力工作的總統。」在美國的自由派看來,特朗普這些行爲簡直無耻到了極點,他們對特朗普的容忍也已經到了極限。
4月6日,美國紐約市審計長斯科特•斯特林格的母親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他指責特朗普與聯邦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反應遲緩,手上沾滿了美國人民的鮮血。自由派的重要媒體《紐約時報》,最近也接連發表重磅文章指責特朗普。
比如4月10日發表的專欄作家弗蘭克•布魯尼寫的一篇文章,標題非常的聳人聽聞,叫作《特朗普還有人性嗎?》,把他在疫情中的表現,跟前兩任美國總統作比較:「9‧11」發生之後,小布什總統發表講話,當時美國人民都能感覺到他的痛心和對國家的熱愛;奧巴馬在康涅狄格州發生校園槍擊案之後,也發表了講話,全國人民都看到他强忍著泪水。這篇文章認爲,這兩個總統都不完美,但他們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了人性,表現出跟美國人民站在一起的精神光輝,他們有一顆閃亮的心靈。但在特朗普身上看不到這種精神,很多美國人在死去,他却只關心自己的社交媒體加了多少粉絲;上千萬人失去了工作,他却在責怪州長們沒有給他足够多的奉承。文章認爲,特朗普是一個非常自私狹隘、小氣自戀的人。文章甚至給特朗普擬了墓志銘,「唐納德•特朗普:病毒面前仍然耍酷」。
隔了兩天,《紐約時報》又發表一篇重磅的調查文章,由6個記者合寫,其中有5個都獲得過普利策獎。文章采訪了十幾個特朗普政府的前任或現任政府官員,梳理了特朗普政府應對疫情的時間綫,結論是特朗普在1月份就已經從各個渠道得到疫情警示,告訴他這件事很嚴重,要早作準備。但是特朗普不以爲意,一直拖延,導致如今局面差不多要失控。文章認爲,美國當下的困境不是天灾,也不怪其他組織,就是特朗普領導不力的結果。
連任可能性仍大
儘管左派和民主黨對特朗普的不滿已經沸反盈天,最近的民調也顯示,民主黨拜登的支持率超過了特朗普,但細細分析起來,特朗普連任的可能性仍然是很大的。
首先,特朗普的基本盤沒有散。如果你天天看上述的美國主流媒體,會覺得特朗普鐵定連任不了,但問題是,這些媒體基本上是自由派導向,它們及其所代表的受衆,本來就不支持特朗普,過去不支持現在不支持未來也不支持,所以他們的態度對特朗普連任沒多大影響。因爲美國現在已經是一個高度分化的社會,不同的人因爲政治觀點的不同,閱讀不同的書籍、聽不同的音樂、看不同的節目,甚至有不同的節日傳統,所以特朗普的支持者壓根不看那些自由派媒體。
判斷特朗普是否在走下坡路,關鍵要看他的基本盤是否還在。自2016年大選至今,特朗普的支持率基本上徘徊於40%-50%,儘管近期其支持率出現下滑,但依舊維持在40%以上,並無潰散迹象,時不時還出現了回升。
而特朗普顯然也已經看明白了美國社會高度分裂的事實,去討好所有人根本不現實,那些「假媒體」不管自己怎麽做,都只會挑毛病,所以乾脆就放弃爭取認同,將重心放在維護並夯實自己的基本盤上。
面對疫情的失控,特朗普選擇甩鍋,甩鍋給中國、甩鍋給世界衛生組織、甩鍋給各州州長,在他的支持者眼裏,這其實是加分因素:這些人會覺得總統不好惹,這個性格我喜歡;有的人會覺得自由派整天找總統麻煩,在這種關鍵時刻,大家就應該團結在總統周圍,怎麽能够整天發難?於是更加同情和支持特朗普。
最近,美國有些州爆發了抗議遊行,這些人既不保持社交距離,也不戴口罩,還要求各州馬上取消隔離措施,開始復工。這些人有一個基本信念,認爲我如果得病,是我自己倒黴,不怪任何人,但是政府不能限制個人自由;「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持這種信念的人多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所以特朗普也連發好幾條推特表示支持,與這些人遙相呼應,並要求5月1日美國全面復工,雖然遭到專家否决,但在支持者眼裏,就會覺得總統與他們同聲同氣。
另外,特朗普政府近日還出臺政令,要暫停讓移民進入美國,理由是避免這些人影響到美國人民的就業,這對於支持者來說又很受用,因爲特朗普支持者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反移民,禁止移民入境的法令,會被視作總統兌現競選諾言的體現。
所以,特朗普的很多行爲看似不理智,看似很乖張,却是看准了才幹的,粗鄙難看,但很有效。
第二,特朗普有一種對醜聞的免疫能力,很多事情放在其他政客身上,是不得了的醜聞,而他就沒事。目前美國疫情失控,很多人因此死亡,失業率高企,如果是民主黨的政客,可能早就待不下去,但是特朗普的支持率還是很穩定。上次大選特朗普就誇下海口,說即便自己在紐約第五大道殺了人,仍然會獲得支持。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有恃無恐的重要原因。
第三,美國的選舉制度對特朗普有利。美國的總統選舉其實是間接選舉,不是直接選舉,選民投票先選出本州的選舉人,再由這些人去投票選總統,選舉人奉行「贏家通吃」的原則,候選人的普選票哪怕只有一票的優勢,就可以獲得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
上一次大選,從選民普選票來看,希拉里比特朗普多出了300萬票,但最後却是特朗普在大選中勝出。這是由於希拉里在一些州贏得太多,譬如加州、紐約州,她的普選票甚至超過70%,這也意味著大量的選票被浪費了,因爲在一個州領先一票和領先很多票,所對應的選舉人票是一樣的。相較而言,特朗普的普選票比較平均,基本都以微弱優勢勝出,沒有浪費,對應的選舉人票反而更多。
這是美國選舉制度的一個不合理的地方,也有很多人呼籲要進行改革,但目前還是撼動不了的。
第四,拜登氣場不足,缺乏個人魅力。民主黨之所以選擇性格不鮮明的拜登作爲總統候選人,更多是出於對奧巴馬時代的懷念,因爲拜登是奧巴馬的副總統,他可以團結自由派。這也說明,拜登其實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並不是最優的選擇。更大的麻煩是,在沸沸揚揚的「通烏門」事件中,拜登跟他兒子到底扮演什麽樣的角色?和烏克蘭到底是什麽關係?民主黨當時挑動「通烏門」,目的是打擊特朗普,但也牽扯出了拜登的問題。等到大選的後半段,大概率會被共和黨抓住痛打不放。
另外,因爲疫情的關係,當下無法舉行綫下選舉集會,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有上億粉絲,等於天天在舉行選舉動員,拜登只有六百多萬粉絲,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因此,綜合起來看,特朗普連任的可能性目前還是很大的。過去三年來,在內政方面,他推行反移民政策,讓很多高學歷的人才無法拿到簽證,難以留在美國,這對美國的科技實力無疑是一種削弱;在外交上,特朗普不走尋常路,事事要美國優先,幾乎跟所有的盟友都吵過架,向他們索要保護費,這些行爲實際上都是在破壞美國的同盟關係。
(趙靈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