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轉水轉」,「堤內損失堤外補」,這是內地經濟建設領域經常見到的術語。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影響,中國內地以外貿出口為導向的企業及經濟受挫之下,最近劉鶴副總理提出「內循環」的論述。六月十八日,他在陸家嘴論壇上的書面發言指出,「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這就是說,充分利用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完整產業門類的最大工業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的特點,中國將有條件實現經濟獨立的內循環,不依靠國外市場,全力加強自產自銷,以充分保障內需,維持正常生活與生產之需,從而使中國經濟得以相對正常地運行;當然,這需要配套一攬子政策作為導向與支撐,穩妥向前。為此,對於中國的企業,需要立刻著手兩件事:
第一,當務之急也是最核心的事情,就是篩查評估自己的原材料供應,確保每一種原料都有國內供應商備份,以保證一旦國外斷供,國內的原料可以即時補充;其次就是著手開發國內的客戶資源,為企業的物資儲備和生產經營找到新的入口與出口。第二,所有企業可根據各自的情況,提前佈局考慮增加生產民生產品。當一旦全球疫情繼續發展,國外經濟全面停止,全球五十多億人口的生活物資需求都將依賴中國的供應,這方面的缺口將極其巨大;這對中國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一個極其難得的大好機會。
事有湊巧,經濟局於上週五啟動的「澳門特色店計劃」,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內循環」的特徵及意義。實際上,這個「澳門特色店計劃」,是經濟局在「自由行」遲遲未能恢復,不但是博彩業遭受嚴重挫折,而且博彩業周邊的消費行業也隨之「水落船擱淺」之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靠等,不伸手要」,主動地透過跨部門合作,以多媒體、多渠道的宣傳方式,協助特色店提升吸引力和知名度。支持中小企業善用科技拓展業務,革新經營模式,發展體驗經濟之舉,亦即是帶動本地居民消費,形成「內循環」的經濟模式。即使不是直接受到劉鶴副總理的影響和啟迪,也帶有劉鶴副總理的經濟戰略意念。
「澳門特色店計劃」首階段在人文歷史豐富的街區十月初五日街一帶試行,首批獲認可並參與的商號有四十一家,包括廿四家餐飲及十七家零售企業,由地區商會推薦並由經濟局審核。「澳門特色店計劃」是今年經濟財政範疇施政報告其中一項重點工作,旨在持續優化中小企業營商環境,以先導方式扶助具特色的餐飲及零售業,推動企業提高整體服務水平和品牌形象。為此,經濟局為街區建立特色形象,營造「打卡熱點。同時以不同模式為特色店提供優化管理、經營、技術等培訓課程和資格考證等支援,為推動特色店提質發展搭建台階。而位於十月初五日街的兩幅壁畫已在上月底完成,為實行「澳門特色店計劃」的街區創造濃郁的具有澳門風貌的文化特色。
「澳門特色店計劃」啟動雖然只有短短幾天,據說已經初見成效,吸引了不少本澳居民慕名前往消費,並回憶及緬懷當年十月初五街街區的消費人群人頭湧湧,店鋪「多啼來,密啼手」貨如輪轉動榮景。首批獲認可為「特色店」的商戶,當然更是期望計劃可起到長遠宣傳作用,為店舖帶來新的轉機及發展。而經濟局則將再接再厲,繼續協助企業提升服務水平,增強特色店的吸引力,擴大企業的品牌效應和帶動社區人流。同時鼓勵特色店透過網上平台推送點評,說好故事,提高特色店的知名度。經濟局長戴建業就指出,希望能藉着推行「澳門特色店計劃」,推動企業全面提升經營管理、生產和服務的質量,營造「客似雲來」的氛圍,打造「賓至如歸」的口碑,豐富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內涵。特區政府還將會按計劃成效,逐步推廣至其他社區,培育更多具有特色和活力的中小企業及商戶。
實際上,內部消費其實也是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只不過是在博彩業過熱發展後,形成對外來旅客的高度依賴,而被掩蓋了。現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回歸到當年十月初五街的店鋪主要是服務於本地居民的初始環境。當年這個街區的顧客,雖然也有來自香港和台灣地區的少數旅客,但主要是以本地居民為主,終日尤其是夜晚的人頭湧湧景象,與「清明上河圖」相比,毫不遜色。相信四十歲以上的本澳居民,都仍有刻骨印象。但近年來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卻衰落了。現在經濟局將此作為「澳門特色店計劃」的先行點,不但是具有強大的歷史及物質基礎,而且也容易發生「以點帶面」的「蝴蝶效應」作用。
誠然,澳門居民的人口較少,收入水平雖然還算可以但卻背負沉重的房貸等壓力,因而經費能力不強。但在內地也遭受疫情的嚴重衝擊,當地的資金顯得緊缺,因而「肥水不流別人田」的心態頗為普遍,寧可逐步放寬口岸管制,放行澳門居民到內地消費,帶動內地的消費市場,也不願恢復辦理自由行簽注,甚至是千方百計防堵外匯資金流出的情況下,只是「等靠要」「自由行」已不切實際,應當在繼續爭取分區分級恢復自由行的同時,搞活澳門自身的內部消費。這是在沒有辦法之的辦法,盡管是「塘水滾塘魚」,但也有一個「滾」的動作。既然有「滾」,就是「為有源頭活水來」,所謂「流水不腐」不是一池死水。
其實,有意無意間,「澳門特色店計劃」還可發揮推動具有澳門特色的文化的作用。在過去,盡管專業和業餘的文化工作者都很努力,但澳門予以遊客的形象,仍然是「賭城」,甚至是「文化沙漠」,即使是「澳門歷史城區」被收錄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也難以扭轉多數遊客的這個偏頗認知及印象。而「澳門特色店計劃」既然是強調「澳門特色」,而且以文化開路,並在商店環境、商品包裝以至街區美化等諸方面都摻入了濃重的文化元素,也就有利於推廣澳門文化,消淡「賭城」的形象。而且也符合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協同奮進,變革創新」參選政綱中「保持和發展澳門城市在文化上的多元性」,及「二零二零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發展多元文化,促進人文交流」,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網路綱要》中給予澳門「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
但這就顯得「澳門特色店計劃」有所不足了。誠然,該計劃是由經濟局主導,也是一項經濟改革的措施,目的是為了穩經濟保就業,因而在其監督委員會成員的構成上,就偏重了經濟領域的部門及機構的代表,如經濟局、旅遊局、勞工局、消委會、生產力轉移中心,及澳門中華商會的代表等,而偏是沒有構成「澳門特色店計劃」的重要元素之一的文化,而缺少了文化領域的部門及機構的代表,如文化局或文產基金等,似乎是不夠完整全面,有點「跛腳」的意況,希望能予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