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婦聯勵苑十五週年服務匯報會於昨日舉行,匯報婦聯勵15年來的服務情況,提升大眾對家庭暴力的關注。
婦聯副理事長黃潔貞,婦聯勵苑主任何歡顏、助理主任唐伊韻分別表示,2005年勵苑開展服務以來,24小時婦女求助熱線有5,200通求助電話,服務受虐婦女及兒童1,358人次。當中8成受虐婦女是首次求助;7成施暴者為丈夫。有5成5婦女受虐年期持續有5年或以上,當中3成受虐年期長達10年或以上;5成6的受虐方式包括身體暴力、精神及心理虐待等;7成婦女會報警求助,而只有2成會選擇控告丈夫。
至於婦女考慮留在施虐者身邊的原因,有逾6成人“害怕家庭破裂對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長會有不良影響”、逾5成1“對施虐者仍有感情”、半數婦女“相信施虐者會改過”,以及有逾4成7人指“如果離開施虐者,我沒有可以長期棲身的居所”。
入住婦女當回憶起家暴情況時,分別有逾半人想著所經歷事件時會不能控制地哭、幾乎每天都不能入睡、容易被生活中的人或事勾起而回想被打的情境而感到害怕或心跳加速。另分別有近半入住婦女抑壓不回想和不談及該情景、受以上問題所述症狀困擾超過一個月。
分別有逾4成施虐者同時虐妻虐兒、受虐婦女攜帶子女入住,約6成兒童入住年齡介乎0至9歲。另有婦女反映,過往與丈夫每遇爭拗,會選擇回內地住所“冷靜一下”,但疫情期間有通關限制,雙方因此沒有機會抽離,種種原因推高了求助及入住率。
對此,黃潔貞提出6點建議:一加強家暴法的輔助措施,對屢次施暴者實施強制輔導及教育;二建議企業為輪班婦女在庇護期提供友善措施;三優化受害人與其子女的照顧及日常生活支援;四設立跨境婚姻教育輔導機制,從源頭認識跨境婚姻迷思;五加強推廣社會對家庭暴力的正確認知,提升受害人主動求助意識;六完善法律規範,保障受害人權益。
婦聯勵苑緊急庇護住宿服務,現時共提供30個宿位。何歡顏指,由於受虐婦女多會攜帶子女入住,需要房型不同,隨著社區發展,預計短期內將會搬遷新院舍,宿位比原來增加五成,設備相對完善。坦言不少婦女對院舍環境不太清晰,誤以為是“難民營”“集中營”或“通鋪”等,望宿位增加及優化環境,希望推動更多受虐婦女敢於求助。
她指,基於婦女受虐後需要較安全的保護和多元支援,未來在維持原有服務基礎上,會繼續深化庇護的後續工作,與不同的社會服務單位協作,讓受虐婦女在邁出求助的第一步之後,能因應改變階段獲得更多元的支援,包括服務機構轉介、法律諮詢、中途院舍過渡、尋求議員協助等,支援她們在重返社區下有多一份保護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