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爲防治各類疾病、保障人民群衆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爲推動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作出了重大貢獻。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一直非常重視中醫藥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國家把振興和發展中醫藥事業作爲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提上了日程。在毛澤東的關心和支持下,新中國中醫藥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中醫復興的新征程也由此正式開啓。
高度評價和重視中醫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面臨著疫病多發、醫藥短缺、醫療衛生條件極其落後的嚴峻形勢。當時的醫療衛生隊伍以西醫爲主體,但西醫的力量非常薄弱,全國有據可查的正式西醫醫護人員只有3.7萬多人,並且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和處於交通要道的幾個大中城市。無論是醫療衛生服務的質還是量,都遠遠不能滿足各界群衆的日常需求。當時全國範圍內中醫雖然有兒十萬人,但多數散布在偏僻的鄉村,並不能有效發揮他們的診療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大約有超過80%的病人無法得到正規醫療救治。爲了儘快改變這種落後局面,毛澤東結合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具體國情,高度肯定中醫作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的重要歷史地位,强調要充分挖掘傳統中醫文化的現實價值,積極動員廣大中醫力量全身心投人新中國的醫療衛生工作。
1949年9月,全國衛生行政會議在北京舉行,初步確立了全國衛生建設工作的基本方針。毛澤東親切接見了出席會議的代表,他在講話中指出:必須很好地團結中醫,提高技術,搞好中醫工作,發揮中醫的作用,才能擔負起幾億人口艱巨的衛生工作任務。1950年8月,第一届全國衛生會議在北京召開,毛澤東受邀爲大會題詞:「團結新老中西各部分醫藥衛生工作人員,組成鞏固的統一戰綫,爲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鬥!」在不到一年時間裏,毛澤東兩次高度評價中醫工作,還從保護和發展中醫藥的角度,大力倡導中西醫相互學習,團結合作,結成統一戰綫。這爲新中國中西醫的團結互鑒奠定了良好基礎。
1953年4月4日,中共中央和政務院發布《關於加强中醫工作的指示(草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徵集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意見和建議。毛澤東親自修改和審定了這份草案。經過毛澤東的修改,草案內容更加嚴謹準確,突出强調了中醫藥事業的重要性。
1953年12月上旬,時任衛生部副部長的賀誠專程向毛澤東彙報新中國醫藥衛生工作情况。聽完彙報後,毛澤東由衷地感嘆說:「我們中國如果說有東西貢獻全世界,我看中醫是一項。我們的西醫少,廣大人民迫切需要,在目前是依靠中醫。」1954年1月,毛澤東在杭州視察。在劉莊休憩時,他深有感悟地對隨行的江華等人說:中國對世界有三大貢獻,第一就是中醫。同年6月5日,毛澤東在與他的保健醫生、著名醫學專家周澤昭交談時指出:「對中醫問題,不只是給幾個人看好病的問題,而是文化遺産問題。要把中醫提高到對全世界有貢獻的問題。」毛澤東高度評價了傳統中醫的重大作用,稱讚了中醫對中國和全世界作出的重要貢獻,充分表明他本人對傳統中醫的重視和高度認同。
此外,中藥、中醫典籍、針灸等也受到毛澤東的重視。1954年7月30日,毛澤東專門作出批示:中藥應當很好地保護與發展。我國的中藥有幾千年的歷史,是祖_極寶貴的財富。如果任其衰落下去,那就是我們的罪過。中醫書籍應進行整理。如不整理,就將絕版。應組織有學問的中醫,有計劃有重點地先將某些有用的,從古文譯成現代文,時機成熟時應組織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編出一套系統的中醫書來。1955年4月15日,毛澤東委派汪東興前去探望由北京專程趕至杭州的針灸專家朱璉並傳達他的指示:「針灸是中醫裏面的精華之精華,要好好地推廣、研究,它將來的前途很廣。」當天晚上,毛澤東與朱璉談話時又指出:「研究針灸對醫學理論的改革將發生極大的作用。你們不要以爲針灸是土東西,針灸不是土東西,針灸是科學的,將來世界各國都要用它。」
堅持中西醫結合
抗日戰爭時期,爲了改善抗日根據地的醫療條件,毛澤東曾經考慮過使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1944年5月24日,他在延安大學演講時指出: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作用都是要治好病。能把娃娃養大,把生病的人治好,中醫我們獎勵,西醫我們也獎勵。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積極倡導取消中醫和西醫的界限,加强中西醫的團結與合作,共同開創統一的現代新醫學。1950年8月,在新中國第一届衛生會議上,「面向工農兵」「預防爲主」「團結中西醫」三項原則被確立爲新中國醫療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同年10月23日,《人民日報》社論指出:「中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寶貴的經驗。在爲人民服務的目標下,中西醫團結合作,是發展我國人民醫學的必要步驟。」這爲新中國醫療衛生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1951年5月,衛生部聯合多個中央部門共同下發通知,號召全國醫療衛生系統不分西醫、中醫,都要加强團結與合作,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在毛澤東關於中醫藥工作的指示精神指引下,1954年10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發展中醫藥事業,貫徹執行黨中央最新中醫政策,就是要認真地學習、研究和實踐,逐漸使它和現代科學理論相結合,就是要根據現代科學的理論,用科學方法來整理中醫學的學理和總結它的臨床經驗,吸取它的精華,去掉它的糟粕,使它逐漸和現代醫學科學合流,成爲現代醫學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955年4月15日晚上,在與朱璉談話時,毛澤東說中醫的經驗要有西醫參加整理,單靠中醫本身是很難整理的。」
1956年8月24日,毛澤東親切接見了在京參加新中國第一届全國音樂周的代表。在與代表們座談時,毛澤東幾次以中醫和西醫的關係爲例子,詳細論述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結合的方式問題,其中蘊含著豐富而全面的「中西醫結合」思想。他强調說:「就醫學來說,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學來研究中國的傳統醫學的規律,發展中國的新醫學。……你們是‘西醫’,但是要中國化,要學到一套以後來研究中國的東西,把學的東西中國化。……中國的和外國的要有機地結合,而不是套用外國的東西。」他還特別指出:中醫要想有所發展,就必須學習現代醫學知識,借鑒西方醫學先進技術。與此同時,西醫也要努力學習中醫知識和經驗。
中共八大高度肯定了毛澤東「中西醫結合」的主張。八大決議指出:「對於我國過去的和外國的一切有益的文化,必須加以繼承和吸收,並且必須利用現代的科學文化來整理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産,努力創造社會主義的民族的新文化。」在此後的醫療實踐中,我國中西醫結合的工作逐漸探索和開創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推動了新中國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
西醫學習中醫
在「面向工農兵」「預防爲主」「團結中西醫」三大基本原則指導下,一股中西醫互學熱潮很快在新中國醫藥衛生界興起。毛澤東是中西醫互學的積極倡導者,他說:中西醫互學的中心環節首先應該是西醫學習中醫,而不是中醫學習西醫。西醫學習中醫是光榮的,因爲經過學習、教育與提高,就可以把中西醫界限取消,成爲中國真正統一的醫學,以貢獻於世界。
1954年初,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號召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和廣大醫務工作者大力開展「西醫學習中醫」活動,兼取中醫和西醫之長,創造一個既髙於中醫、又高於西醫的新醫學,爲建設新中國服務。與此同時,毛澤東還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辦法:抽凋100〜200名醫學院校的畢業生交給有名的中醫,集中去學他們的臨床經驗,而且要抱著虛心的態度去學;各醫院要有計劃地請中醫來院看病和會診;允許住院病人用中藥等。
毛澤東指出:西醫要向中醫學習。第一,思想作風上要轉變,要尊重我國有悠久歷史的文化遺産。第二,要建立研究機構。不研究,就不能提高。
1954年11月,中央軍委黨組就如何改進部隊醫療工作向中共中央提交了一份比較詳細的報告。毛澤東很快作出批示: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大力號召和組織西醫學習中醫,鼓勵那些只有現代科學知識的西醫,采取適當的態度和中醫合作,向中醫學習,整理祖國醫學遺産。西醫學習中醫,不僅僅是繼承發揚祖國醫學遺産的需要,而且對增進中西醫之間的瞭解、加强中西醫之間的團結也有很大幫助。
毛澤東的大力倡導,激勵了一大批西醫學習中醫知識,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紛紛興起「西醫學習中醫知識」的熱潮。1955年12月,新中國首届西醫脫産學習中醫研究班在北京開班。這届研究班爲期兩年半,76名學員來自全國各個地方,都是具有相當執業經驗的西醫工作者。後來,這個研究班的學員大多成長爲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方面的學科帶頭人或業務骨幹。據統計,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上半年,衛生部陸續舉辦了6期學習班,抽調全國多所醫學院校的畢業生和西醫300餘人,在學習班脫産學習中醫理論和治療技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58年10月11白,毛澤東充分肯定了衛生部黨組《關於組織西醫學中醫離職學習班的總結報告》,稱讚了衛生部這一創新性的做法,並指出:「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181他還說:舉辦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閑視之」。「如能在一九五八年每個省、市、自治區辦一個七十至八十人的西醫離職學習班,以兩年爲期,則在一九六〇年冬或一九六一年春,我們就有大約二千名這樣的中西結合的高級醫生,其中可能出幾個高明的理論家」。ll月18日,中共中央把衛生部黨組的總結報告轉發給各省、市、自治區,並附帶了進一步加强中醫藥工作的具體指示。兩天後,《人民日報》全文發表了中共中央上述指示和衛生部黨組的請示報告。
在毛澤東講話和批示精神的鼓舞下,一大批西醫投身於學習中醫的浪潮之中,全國各地學習中醫的西醫工作者大幅增加。據統計,到1960年底,全國範圍內在職參加中醫學習班的執業西醫已達到3.6萬多人。全國各地的醫學院校裏也涌現出一批積極學習中醫的學生積極分子。一些西醫執業人員也開始主動地鑽研各種中醫藥知識,並結合自身工作需要,著手開展中西醫結合方面的有益探索。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中醫藥事業的復興和繁榮。
糾正排斥中醫藥的錯誤做法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醫療衛生工作中,毛澤東主張的「中西醫結合」原則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當時社會各界歧視和排斥中醫藥的錯誤思想還很普遍,「西醫學中醫是開倒車、向後看」「中醫藥不科學」等說法一時間甚囂塵上,中醫藥的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毛澤東及時著手糾正這種歧視和排斥中醫藥、不利於中西醫團結的錯誤傾向。1953年12月上旬,毛澤東聽取賀誠等關於醫藥衛生工作情况的彙報。他指出:「中醫是在農業與手工業的基礎上産生出來的。這是一大筆遺産,必須批判地接受,把其積極的一面吸收過來加以發揮,使它科學化。」1101
1954年6月5日,毛澤東在與周澤昭談到中醫的發展問題時,指出當時存在的輕視中醫的思想是「很壞的,很惡劣的」,强調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
受毛澤東委托,劉少奇於1954年7月9日召集專門會議,傳達毛澤東關於中醫工作的最新指示:團結中西醫是衛生工作的方針之一。西醫傳到中國來以後,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把中醫忽視了。必須把中醫重視起來。團結中醫的目的,是爲了發展中國醫藥科學。中醫問題,關係到幾億勞動人民防治疾病的問題,是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獨立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一部分工作。中國人口能達到六億,這裏面中醫就有一部分功勞嘛。毛澤東特別强調:對中醫的「湯頭」不能單從化學上研究,要與臨床上的研究結合起來,才能提高中醫。中醫要進大醫院,中醫要進醫科大學,中醫還要出國。
爲了儘快落實毛澤東關於中醫藥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專門組建了中醫問題臨時工作組。工作組先後召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人進京開會,向他們傳達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關於做好中醫藥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與此同時,工作組還召集北京、天津地區著名的醫學專家舉行中西醫問題座談會,共同商討如何加强和擴大中醫業務,推動中醫藥的學習和研究,加快整理和出版中醫藥書籍等問題。
1954年10月26日,國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向中央提交了關於如何改進中醫工作的請示報告。這份報告針對當時社會上存在的「歧視和排斥中醫藥」的錯誤做法,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進辦法,包括設立專門的中醫藥研究機構(中國中醫研究院),允許和鼓勵中醫在大中醫院開展日常診療,改進專門中醫診療機構的日常業務,加强中醫工作人員的業務研修,强化對中藥材種植、銷售等環節的管理,整理出版中醫藥傳統典籍等。
一個月後,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了文化教育委員會的請示報告,並批轉各省、市、自治區,要求各地依據批示精神遵照執行。隨後,各地相繼制訂了符合本區域實際情况的中醫藥工作改進方案,倡導和組織受過:現代醫學訓練的西醫醫護人員學習傳統中醫知識,與中醫工作者團結合作,正確有效地發揮中醫的力量,取得切實救治效果,從而徹底改變中醫受歧視和排斥的狀况。當月,衛生部成立中醫司,專門負責中醫藥相關事務。12月,經中央批淮,中國中醫研究院挂牌成立,毛澤東接見了第一任院長魯之俊。此後國內一些地方也相繼設置了專門培養中醫人才的中醫藥研究機構,大大推動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1956年,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衛生廳(局)長會議。在這次以「西醫學習中醫」爲主題的會議上,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們經過熱烈的討論,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在首都北京、華東的上海、華南的廣州和西南的成都分別建設一所中醫藥大學。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下,廣大中醫藥工作者的社會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新中國中醫藥事業也得以快速恢復和發展。
1959年1月25日,經毛澤東審定,《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呼籲社會各界尤其是醫藥衛生界認真執行黨的中醫藥政策,繼續糾正輕視和排斥中醫中藥的錯誤觀點。中醫隊伍龐大,掌握著我國幾千年來積累下來的醫藥科學知識和治病經驗,能治好很多疾病,包括一些用西醫方法療效較差的疾病。中醫和西醫雖屬於兩個不同的體系,但只要二者緊密團結合作,就能結成鞏固的中西醫統一戰綫,最終戰勝人類共同的敵人——疫病。
(張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