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重啟美台貿易談判  美國意在施壓中國

  【香港中通社6月8日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地時間6月7日在國會上暗示,可能重啟已經停擺超過4年的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學者認為,美國在剛剛與中國進行了兩輪貿易領域通話之後作出這一暗示,意在向中國大陸施壓。
  當日,布林肯出席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被問及拜登政府在美台雙邊貿易協定的立場時回應稱,「美國正在與台灣就某種框架協議進行對話,或者很快就會進行對話」,具體情況要諮詢美國貿易代表。隨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言人就布林肯的談話回應稱:美國相信,繼續加強與台灣的雙邊貿易關係是一件重要的事,但「目前沒有要宣佈的會議」。
  外界將布林肯的回應解讀為TIFA可能即將恢復談判。台《聯合報》指出,布林肯的談話為TIFA復談帶來曙光。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顧問兼中國力量專案主任葛來儀也認為,布林肯的談話暗示著華盛頓可能會推進重啟TIFA談判。台「行政院長」蘇貞昌8日受訪時則表示,若有好消息就會報告。
  自拜登政府上任之後,台方曾多次提出希望能重啟TIFA談判。台「外長」吳釗燮3月曾表示:今年一定復談TIFA相關會議。從拜登政府上任之後對台的態度,以及布林肯在國會上的所謂暗示,美台可能重啟TIFA談判,甚至達成協議嗎?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潘兆民8日指出,從2016年開始,美方不斷釋出重啟TIFA談判的可能,但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應該說,美台之間有可能會重啟有關方面的對話,但短期內幾乎不可能就此達成協定。
  潘兆民分析,從大環境來看,中美貿易競爭的氛圍並沒有下降,拜登並沒有放棄過去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實施的貿易禁令,甚至幾乎完全繼承了中美貿易戰的氛圍,其最終目的就是希望中國在這個過程中讓步。在此情況下,成本低效益高的台灣,在中美貿易競爭當中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美國非常好的一個戰略選擇。
  潘兆民補充道,正因為台灣是刺激中國大陸的一把利劍,美國在中美剛剛結束經貿領域的兩輪通話之後,暗示要與台灣重啟TIFA談判,其用意就是把台灣作為一個籌碼,繼續向中國大陸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