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部長稱「要讓中國恐懼」 外交部:問問空軍同不同意

  【中新社北京8月20日電】針對美國新任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稱,他的目標是製造「讓中國感到恐懼」的超前技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建議他問問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同不同意。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新任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的目標是製造「讓中國感到恐懼」的超前技術,比如當前美國空軍正在推進的F-35隱形戰鬥機升級專案。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肯德爾說要‘讓中國感到恐懼’,建議他問問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同不同意。」華春瑩說,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最近表示,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等每一個案例中都享有巨大的軍事優勢,但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贏得戰爭的關鍵是贏得人心,而不是軍事優勢。「我想美國在越南、伊拉克、阿富汗這樣的教訓已經很多了。」
  中方談美海外軍事幹預失敗:決定勝敗的是民心而非軍事優勢
  中新社北京8月20日電:近日阿富汗局勢劇變引發國際社會對美國對外軍事幹預政策的討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日在北京表示,在每一個美國海外軍事幹預的案例中,美國都享有巨大的軍事優勢,但都失敗了,因為決定勝敗的真正關鍵因素是人民、是民心,而不是軍事優勢。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8月17日,美國知名學者傑佛瑞•薩克斯在《辛迪加報業》網站發表題為《沙中之血》的文章,批判美國軍事幹預政策給世界造成嚴重後果並指出,美國自省意識的缺失令人驚訝。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是美國政治文化的失敗,也是美國熱衷通過軍事手段解決政治問題或通過中情局破壞穩定的外交信念的失敗。發言人是否認同上述觀點?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表示,近期,國際社會都在熱議美國過去這些年的對外軍事幹預和外交政策。有美國媒體稱,從上世紀的「越南綜合征」到如今的「阿富汗綜合征」,美國一再企圖按照自身意志塑造其他國家,導致美國一次次跌入災難和深淵。
  華春瑩說,她注意到薩克斯教授在文中指出,朝鮮戰爭以來,美國對多個發展中國家發動的軍事幹預悉數失敗,幾無例外。無論是東南亞的越南、老撾、柬埔寨,還是中東的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或是拉美、非洲,再到如今的阿富汗。美國在阿富汗的支出中,僅有2%,甚至不到2%用在真正能惠及阿富汗人民的基本基礎設施或減貧服務。美國本可以同其他國家一道,更多投資于清潔水、學校、醫院、農業等幫助阿富汗擺脫貧困的專案,建設一個更加穩定和繁榮的阿富汗。但美國領導人向公眾強調不會把錢花在這些瑣事上。薩克斯教授認為,美國統治階層和媒體毫不留情、不計後果地幹預這些國家,並蔑視其人民,留給當地人民的只有戰火殺戮和流離失所。
  華春瑩說,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最近也就這方面問題發表了一些評論,他認為軍事力量一直是美國全球角色的根本。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認為,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它能夠在世界範圍內實現美國目標的主要因素。1945年以來,美國在70多個國家建立了近800個軍事基地。在每一個美國海外軍事幹預的案例中,美國都享有巨大的軍事優勢,但都失敗了,因為決定勝敗的真正關鍵因素是人民、是民心,而不是軍事優勢。
  華春瑩強調,事實一再表明,軍事幹預沒有出路,用強權及軍事手段解決問題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多。把美式民主生搬硬套到歷史文化、國情截然不同的國家只會水土不服,最終以失敗告終。
  華春瑩表示,中國有句話叫「吃一塹,長一智」。美國吃的塹已經夠多了,應該長長智了。美國真的應該深刻反思自身動輒干涉他國內政、窮兵黷武、始亂終棄的錯誤政策了,美方真的應該認真思考一下作為一個大國對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應該負起什麼責任,不要再執迷于做世界和平的破壞者和動盪的製造者。
  華春瑩:希望美方停止政治操弄溯源
  中新社北京8月20日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把疫苗當作脅迫他國加入反華遏華同盟的工具。這種做法是不道德、不負責的,理應受到譴責。
  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近日有報導稱,美國政府高層正在以疫苗援助等為籌碼對中國周邊國家威逼利誘,換取後者説明炒作「中國病毒源頭論」,分化中國和周邊國家,維護美國的地區主導權。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表示,當中國急人之所急、克服困難為有需要的國家生產和提供抗疫物資的時候,美國則在全世界買斷、壟斷抗疫物資。當中國率先宣佈並踐行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向世界提供超過8億劑疫苗時,美國卻在大搞「美國優先」和「疫苗民族主義」。
  華春瑩說,現在,美國終於把自己的疫苗拿出來,但如果真像報導中所說的那樣,美國卻已在背後標好了價碼,將疫苗和溯源問題掛鉤,把疫苗當做脅迫他國加入反華遏華同盟的工具。這種做法是不道德、不負責的,理應受到譴責。
  華春瑩強調,當前,世界仍面對疫情嚴峻挑戰,迫切需要團結和合作。疫苗是抗擊病毒的利器,是拯救生命的希望,不應被政治病毒污染。希望美方停止政治操弄溯源,污染毒化國際合作。
  華春瑩評阿富汗局勢劇變:再次表明外部強加和移植民主不會長久
  中新社北京8月20日電:近期,阿富汗局勢劇變引發國際社會對於美國「民主改造」的討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日在北京表示,阿富汗局勢發生的重大變化,再次表明外部強加和移植民主不會長久,不會牢固。
  針對最近阿富汗局勢發生的重大變化,美前駐阿大使麥金利在《外交》雜誌網站撰文稱,美持續20年試圖將西方民主模式強加于阿的努力宣告失敗。德國總統表示,阿富汗喀布爾機場的殘酷景象令西方蒙羞。布魯金斯學會認為,阿富汗問題等充分暴露美在推廣西方民主價值理念上口頭與行動嚴重不一,給美擬於今年底舉行的首屆全球民主峰會蒙上陰影。
  對此,華春瑩表示,事實表明,民主不能先入為主,不能越俎代庖。民主沒有固定模式。「就像中國胃不適合每天喝冷牛奶,美國人不習慣用筷子,並不是每天用刀叉吃牛排或者漢堡包才叫吃飯。民主也不應是可口可樂,美國生產原漿,全世界一個味道。我知道很多中國人喜歡北冰洋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