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鳴山冀特區政府 參建橫琴「新家」

  【本報訊】具劃時代意義的《横琴深合區方案》即將出台,代表澳門進入發展的新紀元,亦代表中央對澳門特區政府管治能力的信任,開啟兩制共管共同發展的新模式大門。澳區廣東省政協委員、大灣區青年發展協會會長黎鳴山認為,方案機中有危,在時代的變遷下,特區政府與本澳全體市民需同心應對新挑戰,逐步解決在建設橫琴「新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黎鳴山表示,在與廣東省共管橫琴下,特區政府將需日後外派數量不少的優秀公職人員,發展一個日後具擁有完善體系、比澳門大二點五倍的橫琴需要為數不少的政府管治人員,而在過去多年,特區政府的精兵簡政政策及承擔了國家賦予的多項政策發展方向,包括「一中心三平台」、「一帶一路」的情形下,本澳三萬多的公務員其實已經滿載重任。在此背景情況下,澳葡時期第一批本地化公務人員亦將在近年開始退休潮。在日後人員留失以及外派下,特區政府需要謹慎應對人員編排以及培訓。
  協調創新管理機制
  黎鳴山指出,巨大的機遇下,特區政府需要展示足夠的政治擔當以及決策氣魄,並建議,在現時因疫情問題經濟低迷下,逆市增聘應屆畢業生進入公務員體系,改善社會青年就業困難問題;創建新的公務員培訓體系,在協同兩地政制法律、土地資源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以及科技發展等方向上,升級轉型特區政府的能力,讓本澳公務員看守新家的本領,應對人才發展需要。
  黎鳴山表示,兩制共管,特區政府需創新人才管理機制,並善用本澳社團親民且深入社會的能力。在實施兩地共管横琴下,由於兩地政制不一,澳門特區政府外派的公務員在橫琴新區的公職體系下可能會」被」降級。此外,按照兩地的公共行政背景,澳門外派的公務員與當地或廣東省外派的同職人員薪資水平及福利亦有不少差異。黎鳴山指出在現時的機遇下,特區政府需利用自身優勢,與粵方協調創新管理機制,以及考慮如通過基金會撥款的方式,在橫琴增設境外自治基金,統一橫琴新區人員支薪及日後晉升方案。
  加強橫琴與澳青深度溝通
  黎鳴山表示,事關每一位澳門居民的前程,而澳門本地社團作為特區建設的中流砥柱,具有公共行政體系並不擁有的靈活度,是實踐深合區中珠澳合作由淺層面邁向縱深實現的不可分割一部份。他并建议,特區政府需善用本澳社會所有愛國力量,在人才使用中引入本澳青年社團,加強橫琴與本澳的深度連結和溝通,為新區發展配置強大的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