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警衛憶「林彪事件」後的中南海:發生危及安全事件22起

  關於那個難忘的夜晚,我也留下了很深的記憶。午夜時分我已經睡下了,突然響起急促的電話鈴聲。電話是汪東興親自打來的:「中南海已經進入甲級戰備,你負責立即布置釣魚臺的戰備工作。」
  「我們這裏戰備到什麽程度?」剛拿起電話我的睡意尚未全消。「甲級,把部隊拉出來,布崗、設置路障、挖工事。」這是怎麽回事?搞演習的話,事先總應該有點前兆啊,難道真要打仗啦?我真想再問問清楚,但聽著電話另一端話語的簡捷急切,似乎不容我有絲毫的延宕。
  我放下電話,就去了駐守釣魚臺國賓館的中央警衛團三大隊,與大隊長張雲山、政委吳本海一起,按照上級的要求布置部隊進入甲級戰備。
  周總理臨時改變計劃,送走李先念再動手
  三大隊的一中隊,除加强各樓的警衛外,其餘的人員與二中隊一起,在釣魚臺東大門到北門東面一綫設防。我們讓部隊在東門一進門處,利用假山的自然掩體,架上了三四挺輕機槍,組成一個火力點;在北門內迅速挖好了工事,組成一個火力點,用以阻止從大門實施的攻擊。在釣魚臺院子裏,部隊還根據我們的要求,在17號樓橋頭、8 號樓橋頭設置了釘板路障,並阻斷了各樓之間的路徑,以阻滯進入院子的攻擊者的車輛和抵抗集團衝鋒。
  當一切都布置妥當之際,東方已然初露熹微,我一回到辦公室,電話就響了起來。我剛「喂」了一聲,就聽見電話裏「我打了幾次電話,到處找你,你到哪里去了?現在都什麽時候了,你還到處亂跑!」汪東興不容分說,一頓劈頭蓋臉,我能感到那怒氣從聽筒彌漫出來。
  「不是你通知要進入緊急戰備嗎?我布置到現在,才回到辦公室。」「哦……我忘了,已經通知過你了。對不起,對不起。」汪東興挂了電話。我擱下電話也一個勁犯嘀咕:汪東興這是怎麽啦,他可不是個好忘事的人。
  幾天後,我才知道發生了聞之動魄的事。「文革」以後,就一再看到過這樣的文字,「毛主席親手締造的、林副主席直接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個直接指揮者起了禍心,而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軍委辦事組的幾個主要成員,葉群是林彪的夫人,其他如總參謀長黃永勝、空軍司令吳法憲、海軍第一政委李作鵬,總後勤部長丘會作,被稱爲林彪的「四大金剛」。如果他們勾結起來,調動軍隊起事,後果何堪設想。
  在那種時刻,別說汪東興緊張,誰敢掉以輕心!而且在13日,就從周宇馳等被迫降的直升機上,取回了林彪手令和給黃永勝的親筆信。領導層認爲該立即采取措施,但當時毛主席很穩得住勁,他提議再看「四大金剛」10天,等他們主動坦白交代。
  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四大金剛」毫無坦白迹象。也是在這等待的時間裏,中南海、釣魚臺都屏住呼吸,枕戈待旦。院子裏面車道上,釘滿釘子的大板子、鐵絲網、路障更多了,這濃濃火藥味,和院子外面群衆準備迎接「十一」的喜慶氛圍,截然霄泥。
  從林彪等乘坐的三叉戟256 在蒙古的溫都爾汗墜毀,已經過去10天了,毛主席在中南海見了周總理,說「這些傢伙是要頑抗到底了」。周總理說:「我馬上辦。今天晚上辦不成,明天早上一定辦成。」
  當晚,周總理就部署好了,在人民大會堂實施對「四大金剛」隔離審查的行動。但後來周總理發現,第二天早晨李先念要率團到越南訪問,到機場送行人員名單早就排出來了,裏邊有丘會作。
  因爲林彪出逃折戟沉沙的消息還被緊緊地捂著,對「四大金剛」采取措施,也不能對外透露風聲,如果按日程要到場的丘會作不出現,就可能引起各種猜測,所以周總理臨時改變了計劃,送走李先念再動手。
  中南海周圍發生過危及安全的事情22起
  第二天,也就是9 月24日上午9 點,黃永勝、李作鵬都依照到人民大會堂開會的通知,準時來到福建廳。丘會作是周總理在機場親自告訴他的,所以他緊跟著周總理到了人民大會堂,是第一個到場的。只有吳法憲磨蹭到了9 點10分,才進入福建廳。
  黃、吳、李、丘都是軍人,爲了防止他們反抗,行動前就把福建廳裏的烟灰缸、茶杯都拿走了。在「四大金剛」到齊後,周總理對他們說:「限你們10天坦白交代,爭取從寬處理,你們不聽。這個事還小呀,還有什麽事比這個事更大!你們對黨對人民是犯了罪的。現在宣布對你們實行隔離審查。」
  甲級戰備的緊張日子終于過去了,但中央警衛團却對警衛工作做了進一步的完善,新成立了一個「機炮」大隊,就是高射機槍、高炮部隊。這個機炮大隊原準備分布兩處:一處在故宮,一處在釣魚臺。
  故宮那邊,預定將機槍和高炮架設在西華門邊上的屏風樓上,但實施安裝時發現根本弄不上去,只好拉倒。釣魚臺的點倒是如期布置好了,就在國賓館的南面。之所以要新增這個機炮大隊,就是因爲得知林立果小艦隊曾策劃謀殺毛主席,其中有幾個方案,是利用空軍從空中進行襲擊。爲了防備來自空中的打擊,中央核心的警衛部隊,就要增加防空的能力,並在毛主席等中央核心領袖辦公及住所附近布防。
  說到警衛工作的加强,還應講述一下周總理曾給我們下過一個批示。
  發生在1971年的林彪「九一三事件」,使毛主席深受刺激和震動,害了一場大病。這期間他對文化大革命以來發生的一切做了反復的審視和思索,對運動以來「左」的傾向有了一定的認識,曾幾次做出自我批評,公開承認自己的一些錯誤並親自提出對一些冤、假、錯案要予以糾正。例如爲「二月逆流」平反,出席陳毅的追悼會,讓一些老同志恢復工作等等。
  在這種形勢下,各地來北京上訪、申訴和要求平反的人員一下子多了起來。然而在當時的情况下,全面落實政策,清理冤、假、錯案的工作,並不可能按照人們想像的那樣,徹底和廣泛地進行。
  外來人員的激增,人們的心緒不平,導致1972年以後的北京社會秩序一度比較混亂,甚至發生了一些比較嚴重案件。這威脅到黨和國家核心機關的安全,影響了領導人的正常工作和活動。
  自林彪事件發生後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來總理,于1972年6 月2 日批示治安和警衛部門,對北京特別是中央核心駐地和辦公點的安全保衛形勢做一匯總和歸納,並制定出相應方略。
  6 月9 日,公安部部長李震、副部長于桑、中央辦公廳警衛處副處長、中央警衛團政委楊德中、人民大會堂管理處處長劉劍,聯名給周總理寫了一份報告,概述了1971年12月以來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和京西賓館一帶的治安情况,並提出了今後加强警衛的措施。
  在此期間中南海周圍發生過危及安全的事情22起,71人次。其中闖門的11起,攔阻首長、外賓車汽車4 起。投北海自殺、吞針自焚、沿街賣子、白日打燈籠的5起。公開投遞反革命信件、胸挂白布反動標語牌等2 起。多數是上訪人員因爲問題沒有恰當解决而發泄不滿。
  大會堂周圍發生危及安全的事情6 起,首長行車出過險情,上訪人員企圖闖門求見首長,反革命分子公開遞交反動信件等。釣魚臺1972年5 月發生過一起精神病人鬧事。京西賓館周圍尚未發生什麽問題。
  周總理要求當月形勢就呈現好轉
  在叙述了中南海、大會堂、釣魚臺、京西賓館四個重點地方的具體警衛措施後,報告還提出要采取內部保衛、治安管理和武裝巡邏三結合的辦法,加强工作,既有分工,又密切聯繫。日常工作和遇有重大活動,建議由中辦警衛處實施統一領導。
  報告還談及中央重地和首都的安全與相鄰地方的關係。最近幾個月,華北和東北幾個省來京上訪人員又有增多,對社會治安發生不利影響,對安全保衛工作威脅較大。
  在報告的許多段落旁邊,周總理都做了批語,從批語文字上看,他對這份報告不是十分滿意,而且認爲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他在報告最前面做了一個總的批示:「康生(暫不送)、江青、春橋、文元、劍英、先念、登奎、德生、東興同志:茲事體大,務請德生、登奎、東興、吳德、吳忠、楊俊生、李震、于桑同志邀集中辦、國務院辦公室、軍委辦公廳和楊德中、劉劍、劉傳新、鄔吉成等同志切實一商,務求合乎政策,件件落實,並保證情况在六月下旬能開始好轉。」
  周總理對李震、于桑、楊德中、劉劍報告做出批示時,已經是6 月13日了,他要求保證在當月的下旬形勢就呈現好轉,簡直是要立竿見影。因此,我們不得不立即商議,擬訂具體措施,進行部署,展開有效的工作。
  在商議的過程中,大家普遍感到,從文化大革命開始至今,從事警衛的部隊的戰士已經因老兵退伍、新進兵員産生了一些變化,但警衛業務的學習却基本處于廢止狀態,只靠在執行任務的布置時簡單的交代,是不能很好地勝任警衛工作需要的。因此對警衛工作人員進行警衛業務的教育,十分必要。
  我們中央辦公廳警衛處和中央警衛團,迅速編制出了一個《警衛業務教育提綱(試行稿)》。這個試行稿分「總則」、「警衛勤務」、「住地警衛」、「現場警衛」、「路綫警衛」、「外出警衛」、「外賓警衛」、「保密」八章,最前面選了九條毛主席語錄,附上了「出差守則」,總共約1 萬字,于1972年7 月在我們自己的警衛部隊中頒行。
  在那一段,我們警衛部門不僅更嚴密了警衛工作,還加緊了警衛業務的學習和訓練。我記得根據當時的精神,我們警衛處還提出除了以往例行的射擊、擒拿格鬥訓練外,還提出要學駕駛汽車。我就是在那時學會了開車。
  此外,在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臺等重點地方,都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警衛的措施 .例如針對報告中提到的有人在北海大橋上往中南海這邊投水自殺的情况,將北海大橋兩邊的欄杆加高了。第一次,加高的高度不够高,還是有人攀上去往裏跳。還是周恩來總理提出再加高些,並且要求鐵栅欄的頂端做成尖的,以有效地阻攔投水者。
(鄔吉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