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0月6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2021年施政報告。這份逾3萬字的施政報告聚焦發展,著眼國家給予香港的發展機遇,希望在新局面、新機遇下,為香港謀劃新未來。
施政報告以“齊心同行開創未來”為題,是林鄭月娥任內第五份、也是本屆特區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報告封面沿用代表“希望”的天藍色,內容包括十個部分。
林鄭月娥表示,香港過去兩年經歷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下,現已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隨著香港國安法實施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社會恢復安全穩定,香港又處於一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
林鄭月娥指出,在“十四五”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之下,香港企業和專業服務提供者享有無限機遇。香港只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區的政策,發揮獨特優勢,將可為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建設香港北部都會區是其中一項重點措施。林鄭月娥表示,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獨特都會景觀;而支撐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維港都會區,亦會擴大至包括“明日大嶼願景”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北部都會區與維港都會區並駕齊驅、互相輝映,將推動香港未來發展。
另外,林鄭月娥還提出多項措施支持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或服務,並提出在興建中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設立科研中心,讓生命健康初創或大型企業看准香港的優勢和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潛力,有興趣在香港發展。
房屋和土地問題是香港市民長久以來關心的問題。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在未來10年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未來10年爭取準備好約170公頃土地,為市場提供可興建約10萬個單位的用地;另外亦建議檢視“綠化地帶”的發展潛力。
她亦強調,改善民生是本屆特區政府的重點工作。用於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由2017至2018年度的653億元(港元,下同),大幅上升至2021至2022年度的1057億元,增幅達62%。未來一年,會集中推行已規劃的政策措施。
此外,為提升管治能力,林鄭月娥表示,未來數月將準備一份重組特區政府架構的方案,供下屆特區政府考慮執行。她亦要求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檢視目前公務員高層職位的選拔聘任機制,建議設立更多專職專責的專員職位。
結語中,林鄭月娥感性表示,上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不到兩年,因“修例風波”、外部勢力不停粗暴幹預香港事務、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她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談及支撐她排除萬難的動力,是中央的支持、就職時的承諾和家人的信任與支持時,她更一度哽咽。
林鄭月娥說,今天,她比任何時候都對香港更有信心,更肯定香港可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國家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亦更加期盼,香港可以培育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對社會有承擔的新一代,薪火相傳。
林鄭月娥:積極推展香港基本法第23條的本地立法工作
中新社香港10月6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她任期內的第五份施政報告。她指出,會積極推展香港基本法第23條的本地立法工作,不讓反中亂港分子有機可乘,蠱惑人心。
林鄭月娥表示,自香港國安法在2020年6月30日頒佈實施以來,由她擔任主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相關執行部門,在中央指派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指導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配合下,履職盡責,依法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但要做到全面保障國家安全,特區政府還有大量要做的工作。
林鄭月娥指出,特區政府會積極推展香港基本法第23條的本地立法工作,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正參考過往的研究和資料、香港國安法的執行經驗及法庭相關裁決,根據香港實際情況,制訂有效和務實的方案和條文,並擬備有效的宣傳計畫。
她還表示,特區政府會檢視或啟動現有法例,確保在全面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上,執行部門有法可用、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如特區立法會已完成審議的《2021年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是其中一例,其他須正視的議題還包括打擊假新聞、保障網路安全等,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會統籌有關工作。
在加強防範恐怖活動和對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路等涉及國家安全事宜,林鄭月娥指出,特區政府會積極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的措施,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已要求學校擬訂並儘快落實維護國家安全教育的計畫。
另外林鄭月娥還表示,特區政府會通過不同活動和模式,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年人的守法意識和國安意識;同時,會進一步落實香港國安法第6條和經修訂的本地法例對公職人員的宣誓要求。
林鄭月娥談香港經濟新動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新社香港10月6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日發表其任期內第五份施政報告。報告的經濟篇章開宗明義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題,表明香港發展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香港只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區的政策,發揮獨特優勢,將可為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當日,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立法會發表《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時表示,香港經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轉型,但無論是回歸前或回歸後,都和國家發展密不可分。隨著香港國安法實施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社會恢復安全穩定,香港現在又處於一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
她指出,“十四五”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及“一帶一路”倡議等,都為香港企業和專業服務提供者帶來無限機遇,更令香港享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
她強調,香港將用好中央支持,提升香港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8個中心的國際競爭力,為香港開拓更美好未來。
另外,她還表示,特區政府會持續投資基礎建設,支援旅遊業、漁農業發展,維護香港營商環境,並加強與內地聯繫。
林鄭月娥指出,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及多元的經濟體,是世界各地人才、機構及不同規模企業彙聚的大都會。2020年,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位處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及中國內地。特區政府重視香港的營商環境,一直與本地和駐港外國商會保持溝通,並回應他們的關注。
她亦表示,特區政府在內地的辦事處除負責推動經貿、促進投資和支援港商外,更包括促進與內地省巿在不同範疇的聯繫交流、推廣香港,以及聯繫在內地學習、就業和居住的港人等。
“我已要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稍後重新檢視內地辦事處的角色及工作成效,並研究是否有需要為它們重新命名,以更好反映其廣泛職能。”林鄭月娥透露。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