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高將領保台言論挑釁中國

  【香港中通社11月4日電】在台海緊張局勢加劇之際,美國最高軍事將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11月3日在出席阿斯彭安全論壇時明確表示,美國絕對有能力保衛台灣。美國國防部最新公佈的中國軍力報告對台表述也有變化。這些是否再次表達美國對台政策生變?
  米利3日表示,不認為中國大陸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對台灣採取行動,所謂的「不遠將來」的定義是6個月、12個月,也許是24個月。但他也表示「不過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在被問到美國是否有能力保衛台灣時,米利回答「毫無疑問」。他說,我們絕對有能力在世界範圍內做所有這些事,如有需要,也包括保衛台灣。
  米利這番表態是美國對台走向「戰略清晰」的訊號嗎?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指出:「米利這樣說,是一種能力的宣示,而非政策表示。他是軍事將領,在美國,文官政治領袖對軍隊享有絕對領導。因而米利的表態並不能代表政府態度。要更好了解美國政府的態度,應該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0月31日在電視訪談節目中3次被問及會否協防台灣,均不肯直接回答,只說確保台灣有能力自衛。」
  包承柯也指:「米利這樣位階很高的軍人作出如此不正常的表態,挑釁中國的意味很濃,非常錯誤。」
  國長期以來在台海問題上採取「戰略模糊」策略。不過近期,美國政界主張「戰略清晰」的呼聲越來越大。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民主黨人亞當•希夫3日在阿斯彭安全論壇上表示,美國應對此減少模糊性。
  這類呼聲是否正形成主流意見,將逐漸影響政府決策?包承柯指出:「在美國民間,以及議會、智庫等接近政府的機構中,都有人提出要轉向‘戰略清晰’。不過相信這難以改變當前美國政府的決策,因為「戰略清晰」意味著要顛覆‘一中’政策,令美中全面走向對抗,美國不願、也做不到這一點。包承柯認為:「過去幾十年,在所謂的‘模糊’政策下,美國一直在耍兩面派,在‘一中’政策下偷雞摸狗,給台灣輸送利益,給予台灣某些地位存在,訓練台灣士兵、售台武器等。不過,相信美國越來越難做到這一點。即便他將台灣軍人訓練到美軍水平,也無法阻止中國大陸統一台灣的決心,美國的‘螳臂當車’未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