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倡投資全球基建 聯手抗「一帶一路」

  【香港中通社11月9日電】美國高階官員11月8日透露拜登政府「重建更好世界」(B3W)倡議細節,預計明年1月開始投資全球5至10個大型基礎建設項目,並在2035年前為發展中國家提供40萬億美元的基建投資。同時,歐盟、英國也推出了類似的全球基建倡議。
  美國總統拜登今年6月在七國集團(G7)峰會上發起B3W倡議。該計劃旨在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根據美國高階官員8日對路透社表示,美國還將透過該倡議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全方位」的美國金融工具,包括股權、貸款擔保、政治保險、贈款和技術專長等。
  該官員還表示,由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辛格率領的美國代表團近日訪問了西非的塞內加爾和加納,並確定了至少10個有潛力的開發項目。他們9月已拜訪了中南美洲幾個國家,並計劃年底前再訪問亞洲。
  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9月推出「全球門戶」倡議,對高質量基礎設施進行投資。英國首相約翰遜近日也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提出了30億英鎊的「清潔綠色倡議」。拜登在COP26大會上稱,這些倡議都是G7夥伴之間聯合努力的一部分。
  美歐分頭推出各種大型投資倡議,是否顯示西方聯合與中國抗衡的意味越趨濃厚?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歐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簡軍波分析指:「西方人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大規模基建,這在歷史上沒有發生過。若他們真心實意去做這件事,能為全球互聯互通打下基礎,促進全球化及全球經濟繁榮,沒有人會反對,中國也會歡迎。」
  「不過,西方國家的真實目的值得懷疑,」簡軍波接著說,「相信他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目標是要破壞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相信美歐會通過競標等方式,提升中國的成本,同時推廣西方的人權標準、貸款標準、運作模式等,以此與中國對抗。這樣一來,西方國家便可以打壓中國的影響,以及在國際社會的吸引力。」
  簡軍波續指:「西方國家的這些倡議能否成功,也值得懷疑。」簡軍波強調:「發展中國家真正要擔心的,是來自美歐的債務陷阱。畢竟如果這些國家還不上貸款,中方不會觸碰他們的土地和港口。但同樣情況下,西方國家的殖民主義作風可能會再次浮現,或會要求有關國家付出代價,比如交出港口等。」
  美歐的這些倡議,是虛是實?簡軍波認為:「造勢的成分較大。相信他們會‘畫很多大餅’,營造出國際輿論、搞大聲勢。但實際最終能投資多少?10個項目中能否完成1個?目前還是未知數。相信西方國家也會做出一些旗艦項目,藉此來作宣傳。但整體上,他們不會真正搞出多少東西來。他們沒有中國的幹勁和本錢。」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過去8年間,已對沿線國家累計直接投資1398.5億美元。美歐的基建投資計劃的競爭力如何?
  簡軍波直言:「要說競爭,西方國家成本高,技術也不一定更先進,相信競爭不過中國。對中國而言,關鍵在於要面臨西方的破壞。美歐國家可能到非洲、中南美洲、亞洲宣傳自己的項目,把中方的項目搞黃,但他們又未必真的去接手項目。相信有關國家也會對此作出考量。」
  為何歐盟及英國此次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簡軍波指出:「在抵制中國的影響力、壓縮中國的國際市場方面,他們是一拍即合的。中國在當地修路架橋之後,隨之也會加深和有關國家的經濟合作。由於殖民關係,歐洲認為當地市場天然屬於自己,自然不樂意中國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