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俐:到了告別的時候

  8月25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新聞主播徐俐在社交平臺上發文:「今天是告別的日子。今晚將是我職業生涯般後一場新聞直播……」
  在當晚的《今日關注》直播中,作爲電視觀衆非常熟悉的面孔,徐俐面含微笑跟觀衆揮手道出「再見」。
  43年主持生涯,29年央視國臉,60歲的徐俐可謂榮譽滿身。在人才濟濟的央視,徐俐幾乎做到了零失誤、零事故。直到退休這天,她爲觀衆奉上了完美謝幕。
  「大家好,我是敏燕」
  「長沙人民廣播電臺,這裏是《青年信箱》節目,主持人孫敏燕……青年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敏燕。我收到了這樣一封來信……」
  很多老長沙或許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初的那幾年,在每個星期四的晚上,長沙人都可以在收音機裏聽到這位「閱歷豐道」的女性,用她那深厚而充滿磁性的聲音和青年們談心。有聽衆形容那種聲音是:哲人聽了想思考,詩人聽了想賦詩。
  這個女主持「敏燕」,就是徐俐。
  徐俐是湖南人,生在湘西,長在長沙。1977年,不到16歲的她懵懂地參加了第一次高考,結果報考北京廣播學院失利。1978年,徐俐再次參加高考,可又以微弱的0.5分落選。
  但命運很眷顧這個頗具天賦的女孩,她很快又迎來了一個轉機。1977年,徐俐報考北京廣播學院的錄音被湖南長沙市廣播局選中她接到考試通知,這次她順利地考進了長沙人民廣播電臺。
  當年和徐俐一起考入長沙人民廣播電臺的,還有幾位來自北方的同事。和他們相比,徐俐感受到了在普通話方面的差距。
  向來有「湖南地出金,十里不同音」的說法。當時的徐俐還是一口湖南腔,經常把「開會」說成「開費」,「浪費」說成「浪會」爲了在專業上進步,徐俐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提前一個小時到台裏練聲,這一堅持就是5年。她還經常錄下早上6點多播出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報摘節目,對比著練習。
  「爲了練好口腔開度,經常和別人說完話後,後槽牙還打開著,而這一度被母親責怪沒有女孩樣。」徐俐回想起當年,對專業的訓練幾乎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在徐俐的努力下,「孫敏燕」的聲音漸漸形成。「青年們信任孫敏燕,很多人把從不對任何人說起的內心秘密在信中向敏燕溯說。」
  回憶過去,徐俐覺得特別愉快,「那時,報紙和電視媒體還不發達。通過《青年信箱》和孫敏燕的聲音,整個長沙仿佛一下子『活』了」。
  因「摻水」遭遇職業危機
  從17歲進長沙電台,25歲進長沙電視臺,徐俐在長沙工作了整整14年,這14年給了她足够的時間和空間鍛煉自己的語言基本功,鍛煉自己駕馭不同類型節目的能力。1992年,她順利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
  那年的10月1日,央視國際頻道開播,徐俐作爲《中國新聞》的首位主播亮相,那是中國通過衛星進行對外電視傳播的開始,神聖感不言而喻。那幾年,央視國際頻道幾乎所有重大新聞事件的直播報道都由徐俐擔綱主持,如早期的香港回歸慶典、澳門回歸慶典、「9‧11」襲擊事件、伊拉克戰爭、中國入世報道等等。
  「多年來,我一直在養自己的『氣』,每個人都靠一口氣掙著,用我們湖南話說就是『耐也耐得煩,霸也簕得蠻』。」2003年,徐俐在直播伊拉克戰爭時遭遇的職業危機,也正是靠著這口「氣」撑了過來。
  CCTV國際頻道又與央視其他頻道不同,算是中國看世界、世界看中國的一扇大門,徐俐的形象氣質尤爲重要,這一點她深知。美麗、優雅、知性、幹練,這些都是她傳遞給大衆的,沒想到有一天這些卻成了被人垢病的話柄。
  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爆發,作爲《中國新聞》的當家主持,徐俐堅守直播台與專家分析戰况。但這次,觀衆却不再將注重儀錶的徐俐視爲得體,在前方戰地記者身處險境的對比下,很多人不理解徐俐爲何還能這麽淡定。質疑她太過在意外表的聲音此起彼伏。
  面對觀衆的不解,徐俐很委屈,她優雅的背後,是用不眠不休換來的。直播通常從晚上6點開始,一直到凌晨2點才結束,整整6個小時裏,她的梢神時刻緊綳。因爲精神的高度緊張,下了直播後,她仍無法調整到休息的狀態,以至于一到播報新聞的時候她的心就會狂跳。
  被攻擊形象精緻還不算,關鍵是觀衆對伊拉克局勢的關注程度太高,這給國際頻道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前方戰局並不能總有「猛料」。
  2003年3月26日,因爲戰爭沒有太大進展,前方畫面加一起不超過5分鐘,沒有一個電話連綫,直播却有6個小時,怎麽辦?徐俐只能跟嘉賓「摻水」,她們從幼發拉底河聊到了底格裏斯河。
  自然,這樣「空洞」的節目內容肯定會被觀衆駡,作爲老新聞人,徐俐內心再清楚不過。她說:「那是我職業生涯裏,遇到的最嚴重的一次批評。」
  伊拉克戰爭報道前後接近50天,「沒人知道在我的心裏曾發生過什麽」,徐俐在書中寫道:「對于這場戰爭報道,我唯一滿意的是自己的意志力……戰爭沒有讓我這個女人走開,最終我贏了我自己。」
  「今晩我將告別主揺台」
  2017年4月2日,徐俐正式告別《中國新聞》。「從决定的那天起,我就在想,最後一個播出日我會怎樣?我會如何播?我會如何向觀衆說最後一聲『謝謝收看』?我會有情緒波動麽?也許不會,也許會吧。畢竟,我坐在《中國新聞》,主播台上已經25年了」徐俐當時撰文回顧。
  4年後的8月25日,60歲的徐俐迎來了自己的正式退休之日。在當晚《今日關注》直播中,徐俐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幹練風格。
  片尾曲響起,她深重地說了句「謝謝大家收看,各位觀衆……」隨後,她停頓了幾秒鐘,才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再見」,並以兩次點頭的方式,優雅地告別了央視主播台。
  作爲央視主播,在這個位置上,她不能夾雜任何個人感惘,所以徐俐只能以這短暫的停頓、額首,與她熱愛的新聞主持琪業說再見。可走下主播台之後,徐俐的情緒有些難以自抑,眼中有泪,她說:「我很不舍,但是,人生就是如此……」
  在央視國際頻道的29年間,徐俐曾兩度獲國家政府獎、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華語主持人金獎、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等榮譽。如今,她將進入人生新階段。
  初上屏幕時,人們說,「《中國新聞》有個女主播,說話語速之快,簡潔幹練,眼中透著厲害勁兒」;告別屏幕時,人們說,「歲月從不敗美人,電視只能暫留時光,觀衆盼能繼續再見」。
(仇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