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陸:行程安排細節中蘊含深層大義

  等待了三十六年才有機會到大陸訪問的馬英九,昨日下午乘搭班機抵達上海浦東機場,隨即乘搭專車趕往浦西上海虹橋火車站,乘搭高鐵前往其訪問大陸的第一站南京,住進主要用來接待國家領導人和外國元首的南京東郊國賓館,從而正式開啟其「祭祖和平之旅」。
  由於馬英九是在蔡英文啟程對美國進行「過境訪問」並將與麥卡錫會面的前夕訪問大陸,部分地抵消了蔡英文此行的「吸睛效應」,更由於馬英九是兩岸分治七十三年來,首位踏足大陸的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這對民進黨當局來說,就有如魚刺鯁喉,當然會在酸溜溜之中對馬英九實施抹紅潑黑。其中一個論調,就是針對昨日馬英九抵達上海浦東機場時,大陸方面沒有「鋪地毯」迎接,及接機的大陸官員「層級較低」,而且也沒有安排馬英九在機場發表談話,喋喋不休地抨擊是大陸「刻意貶低」馬英九的身份等。
  這就是「父子騎驢」的心態反應。如果大陸方面是高規格地在浦東機場迎接馬英九,民進黨當局就必然會高聲聒噪,是大陸與馬英九聯手,與蔡英文的出訪「別苗頭」,因而更為坐實馬英九是「附中賣台」了。
  其實,大陸方面以「一盤棋」的全局格局安排各項涉台事項,就正是不要讓民進黨當局「撿到槍」,對馬英九造成任何困擾。包括與洪都拉斯建交的日期,趕在馬英九啟程訪問大陸之前,而不是在蔡英文出訪尤其是在與麥卡錫見面之時,因為這個時間點,馬英九也正好是在大陸。
  再細心觀察,大陸方面並未在上海安排「高規格」的接機禮儀,就正是要契合馬英九此次「祭祖和平之旅」的深層意涵——與大陸緊密連結。實際上,上海並非是馬英九此行的首站,只是「過路」,正式的首站是南京。當然,「壓軸大戲」亦即結束大陸之行前最後一站,而且有可能與大陸高層會面,是上海。
  但是,在台灣當局已經於三月十日恢復大陸十個航點,其中也包括南京,而且每日都有兩岸班機對飛的情況下,為何馬英九非要先行搭機到上海,然後冒著只有一個小時的短暫轉場時間從浦東趕往浦西,及當時正逢上海市各機關企業下班,路面堵車情況嚴重,隨時可能會趕不及預定高鐵班車的「危險」,也要「繞這麼一圈」,而不是直接乘搭飛機到南京?
  實際上,昨日承載台灣地區採訪記者的車隊,雖然也有大陸公安安排開道車引路,但在進入浦西市區之後,因為堵車,第二、三輛車及馬英九團隊的行李車,就跟不上跟隨開道車的第一輛車,以至是只能與社會車輛堵在了一起,在到了虹橋車站後,不熟悉車站內特別貴賓車道的司機卻又迷路,因而導致這批記者誤車,未能與馬英九乘搭同一列高鐵前往南京。
  馬英九將其「祭祖和平之旅」首站南京的「進城式」,是經由陸路而不是空路,這就是馬英九要凸顯其「與大陸相連結」的奧妙所在。
  正因為如此,就沒有必要在「過路」的上海安排「高規格」的接機,而沖淡馬英九「首站是南京」的意義了。何況,從機場到高鐵站時間十分緊迫,更沒有必要搞什麼頗佔時間的「發表講話」等形式。
  其實,馬英九為了要凸顯其此行「與大陸相連結」的深刻含意,在整個行程安排上也落足了心機。實際上,馬英九此行有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等五個城市,參訪項目甚多,還要祭祖,但只有十二天時間,因而要爭分奪秒,在每個城市之間的轉場,按慣例應當是乘搭民航班機。但馬英九從上海到南京,從南京到武漢,從武漢到長沙,都是選擇乘搭高鐵,「腳踏著祖國的大地」。這就是馬英九要凸顯其此行「與大陸相連結」,進而強調「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定位。
  而且,馬英九此行的多個參訪項目,都是與抗日戰爭有關,包括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重慶抗戰遺址紀念館、中央政治學校舊址、張自忠烈士陵園、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等。而抗日戰爭期間,實現了第二次國共合作。雖然有摩擦有時甚至還很激烈,但畢竟是國共兩黨在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攜手,共同抗擊外敵。這對於今日兩岸之間的情景,也就具有深刻的現實啟迪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馬英九今日的行程,除了是拜謁中山陵及參訪國父孫中山故居之外,還將會參訪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而這座博物館的大門,仍然鐫刻著「總統府」三個鎏金大字。這不但反映了大陸方面仍然尊重一九四九年之前的國民政府的歷史事實,而且也折射了馬英九此舉將兩岸歷史連結起來的心思底蘊,是對民進黨當局「去中化」的無聲抵制和抗議。
  馬英九此行,在台北與上海兩岸間來回程的民航班機,都是乘搭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航機。而在這條航線,也有台灣方面的「華航」、「立榮」等航空公司在執飛。另外,另有大陸方面的「南航」、「東航」、「吉祥」。而「國航」是大陸的「載旗」航空公司。馬英九的這個選擇,除了是必須適合時間之外,還有什麼寓意?一切盡在不言中。
  馬英九此行攜帶了數十位青年學子,除了進行兩岸學生交流之外,還將跟隨他參訪許多在中國近代史尤其是國共合作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紀念地。這就是要讓台灣地區的青年一代,必須緊記自己的「根」在大陸,必須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須與一切企圖將台灣地區從中國領土上分割出去的言行作堅決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