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中國國民黨宣布徵召出戰「二零二四」人選前夕的「決戰」時刻,郭台銘充分利用侯友宜因剛當選連任新北市長,擔心會被攻訐為「落跑市長」,只能待到獲得徵召之後才可正式進入臨戰狀態,而自己則因為沒有任何束縛,可以口無遮攔,而且還因為是「政治素人」,選民們對其較為寬容的有利條件,全台到處「趴趴走」,發表許多政見,以圖在聲量和民調上都碾壓侯友宜,從而獲得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徵召。實際上郭台銘的民調也曾經一度直迫侯友宜,甚至有民調結果的數據顯示,郭台銘的民調已經超逾侯友宜。看來,如果郭台銘的黨籍及參選資格問題能夠獲得「解套」,他就是國民黨參選「二零二四」的提名人了。但詎料正因為郭台銘的到處宣講政見,暴露了其成熟能力不足及政策不成熟,而且隨口而出「講多錯多」導致朝講晚更正道歉,並不具「領導人」沉穩持重特性,因而越是接近朱立倫預訂宣布徵召人選的日期,其民調就越是下挫,再次與侯友宜拉開距離。這樣的發展態勢,正好是有利於國民黨中央和朱立倫主席宣布侯友宜為徵召人選。
實際上,在郭台銘結束「科技經濟政治開拓之旅」第二站日本行,舉辦「台灣需要一個很棒的CEO」記者會,對參選「二零二四」拋出兩大條件和三大方向之後,其民調就不斷攀升並直追侯友宜,甚至有時還反超受困在於未能正式跑參選行程的侯友宜。但郭台銘卻是過猶不及,在天天跑攤,到處辦座談之間,每日拋出的政見議題,包括要把「政府」當企業經營,不要議會監督、高雄半屏山下設置小型核電廠、用機器人打仗、用AI去處理詐騙等相關言論,卻引發爭議。而郭台銘往往是白天拋出政見,得知反應欠佳,晚上就更正甚至道歉,顯得並不成熟甚至不夠沉穩,因而民調從高峰滑落。據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前日分析,郭台銘宣布參選後,網路聲量已隱約領先侯友宜,但在失言風波後,負面聲量連續四天飆高,且郭台銘公開向韓國瑜道歉,反而引起更多負面聲量,創下參選以來的負聲量新高峰。
這個態勢發展,對國民黨中央及朱立倫主席宣布出戰「二零二四」徵召人選,頗為有利,因為可以將曾經民調一度威脅侯友宜的郭台銘排除在外。其實,按照國民黨的內規,尚未恢復黨籍的郭台銘根本就不具備獲得徵召的資格,但在其「先聲奪人」之下,國民黨中央又不得不將其納入民調對比人選。如果在開展內部民調作業之時,郭台銘的民調高於侯友宜,國民黨中央或許將要被動地修訂內規,提前恢復郭台銘的黨籍,並破除參選公職黨齡限制條款,決定徵召郭台銘。但現在卻是情勢發生逆轉,郭台銘對國民黨中央及朱立倫主席的「迫逼」狀態,基本解除。
其實,這也折射了郭台銘正處於一種惡性循環之中。當連他自己也感到各方面條件都不如侯友宜之時,就急慌了,利用侯友宜目前不能有參選動作的「空檔期」,連忙頻頻出動,到處拋出政見議題,以圖抬高自己的民調。但正因為急不擇路,卻是欲速不達,「講多錯多」,雖然也確實是提高了自己的能見度及聲量,但卻是負面聲量高於正面聲量,民調反而「螺旋式下降」地受挫。
當然,也有人分析指出,如果國民黨高層在五月十七日宣布徵召侯友宜出線,將代表國民黨參選「二零二四」,但在此之前又不告訴郭台銘,還讓郭台銘每天努力在創造話題,卻無法給出一個能說服郭台銘的理由,那麼後果就會不堪設想。因此,在五月十七日宣布徵召人選前的民調作業,應當公開透明化,讓郭台銘輸得心服口服,並兌現「支持徵召人選」的諾言,不要像四年前那樣撕爛黨證並口出惡言,甚至跑去與柯文哲配對參選。最佳的安撫辦法,可能是像許多人所期待的那樣,讓郭台銘作侯友宜的副手組成「侯郭配」出選。這樣就既能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戰力,又能符合國民黨的內規——黨籍「領導人」提名人可以邀請非黨籍人士作其「副領導人」搭檔。
為何國民黨中央今次在民調作業上那麼缺乏透明化,徒增郭台銘及其支持者的非議?可能是吸取四年前的教訓。實際上,四年前國民黨在進行「二零二零」提名人黨內初選的民調作業時,民進黨經過分析,認為韓國瑜比較「好打」,因而決定發動其支持者在接到民調電話時,「灌水」給韓國瑜,並設計了「有瑜點魚、無魚吃菜」的教戰口訣。後來的事實證明,民進黨這一招果然確實是「犀利」。因此,國民黨「吃一塹,長一智」,今次要避免讓民進黨再次「得手」。
其實,今次也差點讓民進黨「得手」。因為前一段時間郭台銘的民調數據直追甚至反超侯友宜,就強烈地帶有某些親民進黨的民調機構介入並帶起風向的影子,因而這不排除這是四年前在民調作業中「灌水」的「2.0版」。那就是,刻意抬高郭台銘的民調,誤導國民黨中央作出徵召「好打」的郭台銘的決定。倘果真如此,國民黨中央今次的「老神在在」,就是策略對頭了。
實際上,就有評論指出,郭台銘在爭取提名過程中頻頻失言還有容錯空間,讓他白天講錯話,晚上發澄清文;但一旦提名確定,一個錯誤可能就宣告競選結束了。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