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偉龍地段夾屋計劃是中間落墨方案

  在前日的城規會會議討論十一份規劃條件圖草案中,位於鄰近偉龍馬路及雞頸馬路興建夾屋地段的規劃條件圖時,有多名委員關注交通配套問題,擔心交通不便令夾屋項目成孤島。工務局代表表示,相關地段經過多輪演變,但都以住宅為主,預計單位數目不足四千戶,較原來設計的減少一半,住戶數大幅減少,整個地塊開發量減少。而且,現時該地段規劃條件圖高度較二零一七年時降低,因應周邊環境降低建築高度。局方亦與相關部門討論,會按需求設商業設施。而且樓宇建築高度因應周邊環境降低,局方希望盡可能興建更多住宅單位,目前只保留一千五百平方米社會設施,設有巴士轉乘站,裙樓設綠化空間、公廁等。至於交通配套,未來會設有天橋接駁至偉龍馬路、科大及機場等,但現階段不會在草案顯示。中間位置有穿越隧道出口,未來工程設計會考慮兩側樓宇結構對隧道影響;規劃條件圖規定要保持地貌和綠化,山坡不會有開挖和大量建設。空氣及噪音問題未來亦會做環評報告。
  城規會委員的關心及擔心,是正常及履行其職責的行為。而特區政府的相關規劃,也已充分考慮到相關的問題,並已經作出了相關的規劃安排。當然,還可以精益求精,盡量做得更好,更為與時俱進地契合當今的時代趨勢,滿足人們對居住正義及美好生活的嚮往,尤其是在居住小區的環境保育及生活設施配套齊備等方面的需求。
  其實,從資料看,現時對偉龍夾屋計劃的設計,已經比當初的公屋要優勝得多。實際上,澳門特區政府於二零一二年至二零一三年期間依法收回偉龍馬路原「御海.南灣」土地後,於二零一六年推出的興建公共房屋計劃,是將會提供八千個單位,建議每座樓宇限高一百五十五米。但該地段及周邊沒有任何公共設施,又鄰近機場及垃圾焚化中心等,引起社會關注。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出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回應時表示,建設發展辦公室將於短期內就偉龍馬路規劃興建公屋的環評招標,研究範圍包括噪音、垃圾焚化中心和污水處理廠的影響及風向流動等,亦會研究整體道路網、交通、社會及其他設施需求等。二零一八年四月十七日,第四任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計劃於偉龍馬路地段興建六千五百個經濟房屋單位。
  而現任行政長官賀一誠二零二二年八月出席立法會答問時表示,偉龍馬路公屋項目改為夾心階層房屋。夾屋與公屋T1、T2面積不同,廳及房間都需要大些,按私樓要求面積作規劃,整體供應數目上需要作出調整,他希望可供應的單位不會有大數量的減少。
  因此,現時的夾屋規劃,已經比十年前的公屋規劃,有很大的改善。不但是因為樓宇高度降低,及住宅單位面積因應夾屋規格擴大而導致住宅數目減少一半而使得居住人口大為降低,而且公共設施也更為齊備,更注重環保問題。
  當然,如果與劉鑾雄當初的「御海.南灣」規劃相比,可能又是「比下有餘,比上不足」。因為光從「御海.南灣」這個屋宇命名來看,就可知其是一個豪宅,充滿「豪華氣派」。劉鑾雄就是要將此地塊打造成甲級豪宅,其主要買家對象也是香港的高等白領以上的富豪。實際上,劉鑾雄在香港所投資興建的住宅,都是「非富即貴」,包括「璈珀」、「壹環」、「帝峰.皇殿」、「御金.國峯」等,因而「御海.南灣」的品位也不會讓香港的買家失望。為此,劉鑾雄還曾邀請時任香港特首的曾蔭權參觀過,而綽號為「煲呔」的曾蔭權的「品味」之高,是人盡皆知的。
  因此,在特區政府相比收回偉龍馬路地段的土地後,有人提出將該幅土地用來興建公屋,筆者就認為這似乎是「理想主義」。因為畢竟那是優質土地,用來興建公屋顯然是大材小用,有浪費之嫌,不符「比例原則」。而且,社會上的「意見領袖」往往是採用雙重標準,「人又系佢,鬼又系佢」,倘屆時特區政府真的屈從於民粹主義,宣佈將「御海.南灣」土地興建公屋,相信又有人痛罵特區政府「賤用(賣)土地」。
  筆者當時分析認為,「御海.南灣」所在地塊可作兩個用途考量。其一、根據其鄰近澳門國際機場,距離北安碼頭也較近的有利條件,闢作澳門旅遊服務中心,作為配合「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建設。實際上,「世界旅遊中心」的定義盡管有多種說法,但世界級的旅遊設備,世界級的服務素質,以及招徠世界各地的高端遊客的闡釋,相信無人表達異議。現在雖然澳門有設立「遊客服務中心」,但與「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要求相比,顯然是存在著很大差距的。因此,有必要建設一個高端的「旅遊服務中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端遊客提供各種服務。剩餘土地則興建政府設施,尤其是辦公大樓,結束租用商業大樓,停止與民搶奪資源,降低商業大厦的租金售價,予民爲便。
  其二、作為中產階層的「置安居」用地。此前有人提出「澳人澳地」的強烈呼籲,特區政府後來將之調整為「置安居」,但後來又說是要擱置。這對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頗不公平,特區政府必須重視他們的「居住正義」問題。實際上,屬於最低收入階層的居住問題,已經得到不同程度的解決。現在更迫在眉睫的,是中產階層的「上樓難」問題。因為「上樓難」是澳門民怨來源之一,而且已從中下收入階層蔓延到中產階層。而中產階層是最重要的社會穩定力量,也是代議政制的主力軍,倘是連這部份人都「軍心不穩」,就將對建構和諧社會極為不利。而政府放棄「置安居」計劃,不知是原因;但坊間傳說,其中一個問題是「冇地」。倘果如此,收回的「御海.南灣」土地,正好就可以用來興建專供中產階層住用的樓宇,在他們無權使用公屋與無錢購買豪華住宅的中間,以取得平衡。
  賀一誠出任行政長官後,推出「夾屋計劃」,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中提到,在不影響現有公屋建設的前提下,在國有土地中規劃「夾屋」的用地,於二零二二年至二零二七年間陸續啟動興建約七千至一萬個「夾屋」單位。在經過充分的公眾諮詢後向立法會提交《夾心房屋法律制度》草案,並獲得立法會審議通過。賀一誠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回應議員關注房屋問題提問時強調,位於偉龍馬路的公共房屋項目地段落實改為規劃「夾屋」,原因是該處交通便利,而大部分年青人在路氹金光大道一帶工作,故此先行先試。
  由此可見,偉龍馬路的「夾屋」單位,是特區政府推動「夾屋計劃」的「先行先試」試驗項目。當然,也是在「御海.南灣」豪宅與「公屋」計劃之間,來個「中間落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