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將「過境」美國 學者:中美關係更趨複雜

  【香港中通社8月2日電】台灣當局2日公佈副領導人賴清德8月訪巴拉圭過境美國的行程安排。去時停留紐約,回程時過境三藩市,並未過境華盛頓。受訪學者表示,賴清德以過境為名訪美,大有讓美國政要過過眼的意味,以求政治得分。美國也想通過賴清德訪美,進一步介入台海問題,中美利益衝突將會更加複雜。
  台灣外事部門2日宣佈,賴清德將擔任台灣領導人蔡英文的特使,12日啟程前往巴拉圭,參加巴國總統當選人的就職典禮。賴清德將從美國紐約過境,14日至16日訪問巴拉圭,16日晚間過境美國三藩市,18日清晨返抵台灣,全程共計7天6夜。
  台當局早在7月17日就宣佈了賴清德將出訪巴拉圭,但去程與回程資訊均未同時公佈,引發諸多揣測,一度曾傳出「賴清德爭取過境華盛頓」等消息。
  對此,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表示,依據原則,台灣當局高官本就不允許前往美國,但美台私下交易,偷樑換柱打著過境的旗號竄訪美國。但大多數竄訪美國的台灣高層都只能前往三藩市等美西地區,很少可以去美國東部,更不用說華盛頓特區。
  包承柯說,美國尋求推動中美關係穩定發展,不得不謹慎推敲賴清德過境一事,相信這次是美台雙方經過多次權衡交涉取得的結果,也使得具體時間表至此時才揭曉。
  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7月19日表示,要讓中美關係穩下來、好起來,首先要縮短負面清單,按照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妥善處理台灣等重要敏感問題,防止「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對中美關係造成新的干擾和衝擊。「當務之急,是堅決擋住賴清德竄美這頭正向我們沖來的『灰犀牛』。」
  這次賴清德訪美,包承柯指出,大有「赴美面試」、讓美國政要過過眼的意味,美國也想通過賴清德訪美,進一步介入台海問題,把手更深地插入台灣的政治漩渦當中,中美的利益衝突將會更加嚴峻複雜。
  至於賴清德過境美國會得到什麼禮遇,美台媒體有各種傳聞,據稱會與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國務卿康達、國防部和國安會等官員會面。亦有美國國會眾議員呼籲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賴清德過境期間安排會面。台灣當局並未證實相關消息。
  包承柯分析,台灣方面開出很多條件,第一是美國副總統的接待;第二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等人與賴清德交流;第三是台灣希望見到涉台事務的官員。相信這三個要求都在美國安排的過程中,但賴清德不可能受到更高的接待。
  包承柯指出,首先賴清德只是台灣地區的副領導人,整體待遇不會超過蔡英文4月訪美時的情況。第二,賴清德過境美國是為了讓美國政要對他「面試」,但美國會顧忌賴清德的「台獨」立場。美國會否安排賴清德所期待級別的高官與他見面,還要打一個問號。如果中美關係和解的勢頭被賴清德訪美事件破壞,美國政府將面臨戰略性挑戰,相信美國不會輕易給予賴清德政治上的禮遇。
  除了賴清德之外,台灣大選民眾黨的參選人柯文哲今年早些時候訪問了美國,而國民黨的參選人侯友宜也計畫今年訪美。有分析認為,賴清德訪美情況可能影響台灣大選選情走向。
  包承柯表示,從5月至今,賴清德的支持度介乎33%至36%,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其清晰的「台獨」路線,讓希望兩岸和平發展的中間力量憂慮,因此賴清德急於通過訪美以獲得政治上得分的機會。在美國眼中,選擇賴清德有些鋌而走險,可能會導致中美關係陷入激烈的對抗狀態。而美國希望尋找能為美國利益服務的人,相信這次賴清德訪美難以打響如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