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院發表仁愛礁問題聲明 中方駁斥:罔顧事實堅決反對

  【中新社北京8月7日電】針對美國國務院發表關於仁愛礁問題的聲明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7日在答記者問時指出,美國國務院罔顧事實,發表聲明攻擊中方正當合法海上維權執法行動,為菲方非法挑釁行為月臺背書,中方堅決反對。
  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院近日發表聲明稱,中方對菲方向仁愛礁「坐灘」軍艦運送輪換人員和補給物資的船隻進行攔阻並使用水炮攻擊違反國際法,威脅地區和平與穩定,呼籲中方遵守南海仲裁案裁決。美方支持菲方「合法海洋活動」,聲稱對菲海警的武裝攻擊將觸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指出,仁愛礁歷來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仁愛礁問題的歷史經緯十分清楚。1999年,菲律賓派一艘軍艦在仁愛礁非法「坐灘」,企圖改變仁愛礁「現狀」,中方當即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菲方拖走該軍艦。菲方多次承諾將拖走該軍艦,但直到今天尚未履行承諾。不僅如此,菲方還企圖對該軍艦大規模維修加固,實現對仁愛礁永久佔領。8月5日,菲律賓不顧中方一再勸阻和警告,派出2艘船隻擅自闖入仁愛礁海域,企圖向非法「坐灘」軍艦運送用於大規模維修加固的建築物資。菲方舉動侵犯了中方主權,違反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國海警船依法予以攔阻,並採取了警示性執法措施,現場操作專業、克制,無可非議。
  發言人表示,美國國務院罔顧事實,發表聲明攻擊中方正當合法海上維權執法行動,為菲方非法挑釁行為月臺背書,中方堅決反對。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慫恿、支持菲律賓維修加固仁愛礁「坐灘」軍艦,甚至派軍機軍艦在海上配合支持菲方,並動輒以履行《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來威脅中方。美方這一做法是明目張膽地為菲方侵犯中方主權撐腰打氣,其圖謀是註定不能得逞的。
  發言人強調,南海仲裁案是美國幕後操縱的、以法律為幌子的政治鬧劇。其所謂裁決違反了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是非法的、無效的。美方拿這一非法裁決說事,絲毫不能影響中方依法維護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堅定決心和意志。我們敦促美方停止利用南海問題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切實尊重中方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尊重地區國家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所作的努力。
  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就仁愛礁問題答記者問
  中新社北京8月7日電: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7日就仁愛礁問題答記者問。
  有記者提問,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和武裝部隊稱,中國海警8月5日在南沙仁愛礁海域對菲方向仁愛礁「坐灘」軍艦運送輪換人員和補給物資的船隻進行攔阻並使用水炮攻擊,違反了國際法,菲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表示,仁愛礁歷來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1999年,菲方一艘軍艦在仁愛礁非法「坐灘」,中方當即提出嚴正交涉。菲方多次明確承諾拖走「坐灘」軍艦,但24年過去了,菲方不但未拖走該軍艦,還企圖對其大規模維修加固,實現對仁愛礁的永久佔領。菲方此舉嚴重侵犯中方主權,違背了自身承諾,違反了國際法和中國與東盟國家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
  發言人指出,中方敦促菲律賓從仁愛礁拖走「坐灘」軍艦,恢復仁愛礁的原狀。同時,從人道主義出發,對菲方向「坐灘」軍艦運送食品等必要生活物資作出了臨時性特殊安排。但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以人員輪換和運送生活物資為名,持續夾帶大量建築物資上艦。中方多次通過外交管道向菲方表達嚴正關切,建議雙方就如何管控仁愛礁局勢進行商談,但菲方對此拒不呼應。
  發言人說,最近,獲悉菲方將對仁愛礁開展新一輪運補後,中方在多個層級、利用多種管道向菲方提出交涉,要求菲方不得擅自派船隻闖入仁愛礁,不得向「坐灘」軍艦運送用於大規模維修加固的建築物資。8月5日,菲律賓不顧中方一再勸阻和警告,仍執意派出2艘船隻擅自闖入仁愛礁海域,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企圖向非法「坐灘」軍艦運送用於維修加固的建築物資。中國海警船依法予以攔阻,並採取了警示性執法措施,在多次喊話警告無效的情況下,為避免直接攔阻出現碰撞,使用水炮實施警示,現場操作專業、克制,無可非議。
  發言人強調,中方在仁愛礁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堅定的。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的領土主權,同時再次呼籲菲方接受中方建議,通過商談,探討管控仁愛礁局勢的具體措施。
  中菲仁愛礁再起爭端美國介入風險上升
  香港中通社8月7日電:中菲仁愛礁再現主權爭端。8月5日菲律賓四艘船隻非法闖入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中國海警依法進行攔阻。美國迅速於6日發表聲明支持菲律賓。受訪學者指出,美國意在增強菲律賓對美菲安全合作的信心,聯動臺海與南海局勢威懾中國,並提前試驗同時與中國、俄羅斯爆發衝突的能力。
  據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8月7日就仁愛礁問題答記者問時指出,8月5日,菲律賓不顧中方一再勸阻和警告,仍執意派出船隻擅自闖入仁愛礁海域,企圖向非法「坐灘」軍艦運送用於維修加固的建築物資。中國海警船依法予以攔阻,並採取了警示性執法措施,在多次喊話警告無效的情況下,為避免直接攔阻出現碰撞,使用水炮實施警示,現場操作專業、克制,無可非議。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5日發表聲明,指責中方行動「過度和攻擊性」。中國海警局8月7日回應指,菲方一艘軍艦在仁愛礁非法「坐灘」24年來,菲方多次明確承諾拖走,如今非但未拖走,還企圖借此加固佔領島礁。中方操作專業克制,菲方違反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
  今年以來仁愛礁多次發生類似事件。2月,菲方指稱中國海警對其補給艦艇發射「鐳射」;4月,菲方稱巡邏船被中方阻攔;6月,菲方稱兩艘海警船遭中方靠近險些相撞。
  對此,海南師範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副院長、南盟國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彭念7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菲方不願拖走仁愛礁的非法「坐灘」軍艦,是想在美國的撐腰下永久佔領仁愛礁。一方面,小馬科斯上臺後與美國加快推進合作,有了「底氣」。另一方面,他也想獲得國內更大的民意支持。此外,「南海行為準則」已完成二讀,達成後將形成法律約束,對菲方造成阻力,菲方意圖趕在三讀完成前,透過各種手段加固軍艦。
  「菲方必然會抓住機會炒大事件,以合法化自身行為,博取同情向中方施壓,預計事件短期內不會平息。」彭念續指,此次菲方未得到中方同意,且私帶建築物資,中方警告驅離是正常手段,警告無效後,才不得不升級為水炮。但並非軍事攻擊,相較於印尼應對非法漁船採取炸沉的方式,中方的應對不算高強度。
  事發之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5日當天發表聲明,指對菲律賓政府船隻、飛機和軍隊,包括其在南海的海警的武裝攻擊,將觸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第四條作出的共同防禦承諾。
  美菲共同防禦條約自1951年簽訂以來,美國一直未觸動過第四條,期間2018年,美國還曾表示對南海問題採取中立態度。但2023年2月,美國國防部長首提該條約第四條,此次是美國第二次揚言要對菲律賓履行共同防禦承諾。
  彭念分析認為,美國是在向菲律賓傳遞堅定支持信號,以增加菲律賓繼續與美國加強防務合作的信心,同時在軍事和道德上向中方施壓。「當前,南海和臺海聯動性極強,當前菲律賓亦被美國納入臺海佈局。美國希望串聯成一條線,以便更有效地協調盟友,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威懾效力,遏制中國的海上崛起。此外,美國也在提前試驗同時與中國、俄羅斯爆發衝突的能力。」
  彭念指出,若美國想就事件繼續做文章,料最優先選項是派美國海岸警衛隊甚至軍艦為菲船隻護航。這種情況非常棘手,涉及中美之間的溝通和較量,將使南海發生衝突的風險急速上升。當前中美軍方高層未恢復溝通機制,衝突風險極高,美菲應慎重考慮後果。
  就在8月5日仁愛礁衝突的前一天,菲律賓國家安全委員會助理總幹事馬來亞4日表示,美菲已同意在今年年底前於「西菲律賓海」聯合巡航,並稱此舉不是為了挑戰中國。
  彭念表示,美菲透過仁愛礁衝突的試探,評估部署在南海的後續行動,包括接下來的美菲聯合巡航。「聯合巡航實際意義大於象徵意義,若去爭議海域巡航,意味著南海首次出現域外和域內勢力聯合在爭議海域進行執法層面的合作,並將形成示範效應,引其餘申索國嘗試,將帶給中國更大壓力,也使得南海問題複雜程度顯著上升。若美菲在巡航期間做出挑釁性舉動,不顧中方警告,將帶來更多不可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