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青年在南沙實習 發揮自身優勢拓空間

  【中新社廣州8月13日電】暑假期間,廣東自由貿易區南沙片區人民法院(下稱「南沙法院」)出現了不少稚嫩的面孔,一群來自香港、澳門的律政新人在此實習,體驗內地生活。
  這群港澳青年是在校攻讀法學相關專業的學生,既有在澳門和內地讀書的,也有在葡萄牙讀書的。中新社記者近日走訪南沙,與這群港澳青年聊起了他們的暑期生活。
  「我已經實習三個星期了,目前主要寫判決書、協助法官整理資料。」香港青年張柏驥告訴記者,他被分配到南沙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實習。在武漢大學學習的張柏驥表示,寫判決書時所涉及證據說理部分,很難有機會在學校鍛煉到,在法院實習,為他將來就業進行了提前演練。
  張柏驥的指導老師,南沙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副庭長、法官佘麗萍稱,張柏驥的功底比較扎實,協助寫判決書、裁定書及通知書等法律文書時上手很快,提交到她手上的文書需要修改的幅度不大。
  佘麗萍表示,張柏驥的鑽研能力特別強。「我跟他說到一個問題時,他會先主動查閱,研究後再來跟我討論。」佘麗萍告訴記者,她已經連續兩年帶港澳實習生,所接觸的青年都很優秀,港澳青年若能發揮自身優勢,未來在內地的發展大有可為。
  這批港澳青年除了普通話和粵語,還有擅長英語或葡萄牙語的,加之自小在港澳長大,對當地風土人情都很瞭解,若他們將來從事法律方面的工作會很有幫助,來自澳門大學的賴詩敏深有感觸。
  「這次實習,讓我對內地法院有了深入瞭解,我也希望回到澳門後有機會去澳門法院實習,然後再作比較。」在南沙法院綜合審判庭(涉外審判庭)實習的賴詩敏表示,到內地實習前就瞭解到港澳律師通過考核可以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加之澳門面積小,法律相關行業出現了飽和現象,未來到內地發展機遇更多。
  南沙法院政治部主任曾王成介紹,除港澳實習生外,南沙法院還建立港澳陪審員、港澳專家咨詢委員、港澳特邀調解員等港澳人士司法參與渠道。此外,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南沙法院審理的涉外、涉港澳台案件約一萬多件,案件涉及的國家及地區共有69個,涉港澳案件佔比最多。
  通過這次實習,不少港澳青年發現,對他們來說,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大有可為。除實習外,有些港澳青年還利用節假日在廣州考察,參與多個由廣州市南沙區青年聯合會(下稱「青聯」)舉辦的活動。
  來自香港的周子涵就是其中積極參加活動的青年之一。「青聯利用周末時間,會組織我們參加故事分享會、參觀青創空間、走訪產業園等。」周子涵表示,微信群裡數百個港澳青年都很熱情參與,有些活動幾秒鐘內就報滿名了。
  周子涵是重慶西南政法大學的學生。她表示,內地交通網絡發達,回香港很便捷。交談間,她拿出了一張交通卡。
  這張交通卡正面是粵港澳三地的地標建築,背面有一句話:「這裡是港澳青年開啟夢想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