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過境美國走入白宮」夢碎

  賴清德作為蔡英文的「特使」,前日啟程前往巴拉圭出席其新任總統潘尼亞的就職典禮,並循例過境美國。由於台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訪美幾成慣例,甚至被稱為赴美接受「面試」,而賴清德又具有台灣地區副領導人、「二零二四」參選人及民進黨主席三重身分,但主要以「副領導人」的身分過境,因而民進黨當局曾經冀求在「以往慣例」及「既有規格」的基礎上,尋求「外交突破」。實際上,民進黨當局就在事前派人到華府溝通,試圖突破「台灣地區副領導人不能進華府」的障礙,而且賴清德本人也曾在七月時曾向支持者表達期望有朝一日「台灣地區『總統』可以走進白宮」,以圖以此來為自己的「二零二四」競選活動「加分」,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
  但意想不到的是,雖然中美關係仍然緊張,也雖然華府繼續採取對中國極不友善的態度,持續推出各種「遏華」措施,但卻絲毫沒有跟隨賴清德的「指揮棒」「起舞」的意思。實際上,就在賴清德發出「走進白宮」的「豪言壯語」之後,英國《金融時報》就報導了美方官員向台灣尋求解釋,這使得一時間「美國疑賴論」甚囂塵上。而儘管民進黨當局千方百計爭取,美國政府最終敲定的賴清德「過境」行程,是去程紐約,回程舊金山,無法實現「走進白宮」的美夢,就連拜訪不在華盛頓特區的「AIT」總部,也吃了「閉門羹」。而在過去,也是時任台灣地區副領導人的吳敦義,卻獲得了拜訪「AIT」總部的待遇。須知道,「AIT」總部雖然是在不屬於華盛頓特區的維吉尼亞洲的阿靈頓,但距離華府只有十五分鐘的車程。
  又何止如此?賴清德美東時間前晚抵達紐約時,「AIT」主席羅森伯格竟然以「參加妹妹婚禮」的「技術性」理由,沒有按照慣例前往紐約肯尼迪機場接機,而是派出「AIT」執行理事藍鶯負責迎接,羅森柏格只是在推特發推文歡迎賴清德,並期待在舊金山與賴清德會面亦即「補鍋」。但此前吳敦義「過境」美國紐約時,時任「AIT」主席的薄瑞光,是專程從夏威夷飛到紐約去接機的。兩相比較,更顯得「吹破牛皮」的賴清德,正因為是「吹破牛皮」,而適得其反,而「牛皮吹破」了。
  也正因為如此,前晚前往機場接機的,與以往的「慣例規格」相比,似乎是「降格」了許多。除了是藍鶯之外,美方沒有更多具有「象徵性意義」的官員及政客,顯得頗為冷清。據說,這樣的安排,除了是對賴清德「走進白宮」進行巧妙的「回應」之外,還有著其他「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原因,包括美國對賴清德的「台獨金孫」疑慮仍然未能完全消除,也包括美國雖然暗中向民進黨傾斜,但在表面上還得擺出一副「不選邊站」的面孔。當然,還有一個「潛規則」,就是由於正副職務有別,賴清德「過境美國」的待遇,不能高於同黨的蔡英文、陳水扁,及不同黨的馬英九、李登輝。否則,就成了「妹仔大過主人婆」,不符政治倫理也。
  其實,擔心並防止賴清德「妹仔大過主人婆」的,又何止是華府?作為「主人婆當事人」的蔡英文,更是耿耿於懷。因此,賴清德此次出訪,不能乘坐專機,只能搭乘民航客機,台灣空軍也沒有執行伴飛任務。台灣地區的隨行採訪記者,也是有嚴格的名額限制,只能以抽籤決定。更「凸顯痕跡」的是,蔡英文還派出兩位「監軍」——林佳龍與黃重諺隨行,反而是賴清德的重要幕僚,並沒有隨行。另外,親民進黨的台灣媒體報導,賴清德將低調過境美國,沒有會見美方重要國會議員的計畫。賴清德在過境紐約將會見僑胞,在主流暨僑界人士宴會致詞,在舊金山可能也有類似安排,沒有在過境期間發表重要談話、或會見美方重要國會議員的計畫。總之,就是不能有「高過蔡英文」的安排。
  這是站在蔡英文一方的動機意圖。而在美國方面,似乎是有更多的考量,尤其是對賴清德「台獨金孫」的特質不能完全放心,擔心他也是像陳水扁那樣的「麻煩製造者」。賴清德似乎是也意識到這一點,因而就在民進黨當局與華府商討其「過境美國」的禮遇安排期間,「搏曬老命」地對「台獨金孫論」進行「消獨工程」,否認自己是「台獨金孫」,卻也無法抹掉自己曾經以「行政院長」的身份,在「立法院」接受行政總質詢時,狂言自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的事實。
  但似乎是賴清德並不滿意分別來自蔡英文和華府的「限制性安排」,仍在爭取「有所突破」。既然美國官方「低調」,也既然在去程無法實現自己的「歷史性突破」,就設法爭取在回程經過舊金山時「彌補」回來。實際上,來自台灣地區的信息說,賴清德認為,過境地點的選擇固然重要,見了何人更是重要的指標。既然見不了美國超逾「AIT」的官方人物,那就要爭取以其「台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的身份,會見美國共和黨或民主黨的總統黨內初選參選人(現任總統拜登除外)。這些人因為沒有官方身份,因而「有把握」見得到。倘果如此,就將在「聲勢」上,蓋過侯友宜、柯文哲和郭台銘等人。因此,賴清德在回程經過舊金山時,能否實現這個計劃,就成為重要的觀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