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 奔向下一個金色十年

  金秋十月的北京長安街,「和平發展」和「幸福之路」花壇吸引不少路人駐足。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來自14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的4000多名代表與會。這是今年中方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也是紀念「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最隆重的活動。
  10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指出:「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提出這一倡議的初心,是借鑒古絲綢之路,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闢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臺。」
  習近平還表示,10年的歷程證明,共建「一帶一路」站在了歷史正確一邊,符合時代進步的邏輯,走的是人間正道。我們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和挑戰,為子孫後代創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不後退,不停步
  10月17日晚,出席高峰論壇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國際貴賓及配偶陸續抵達人民大會堂,出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歡迎宴會。150多面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國旗和聯合國旗,整齊分列紅毯兩側。
  習近平在宴會上發表的致辭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走過了第一個蓬勃十年,正值風華正茂,務當昂揚奮進,奔向下一個金色十年。
  2017年和2019年,中國成功舉辦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豐碩成果,共建各方不斷加強政策溝通,達成合作共識,凝聚起攜手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強大合力。習近平在會見外賓時曾說:「我們本來沒有定要舉行第二屆論壇,看來還『收不住』,將來還會繼續舉辦,這也說明『一帶一路』日益深入人心。」
  在2017年5月首屆高峰論壇的歡迎宴會上,習近平表達期許:「我相信,只要我們相向而行,心連心,不後退,不停步,我們終能迎來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那一天。」
  6年之後,在此次歡迎宴會的致辭中,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並不太平,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全球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我們堅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可阻擋,各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的願望不可阻擋。只要我們堅守合作初心,牢記發展使命,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一定能煥發出時代光彩,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中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
  習近平在演講中宣佈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包括: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路;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
  除了開幕式外,今年高峰論壇期間的活動還包括,互聯互通、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三場高級別論壇,以及關於貿易暢通、民心相通、智庫交流、廉潔絲路、地方合作、海洋合作六場專題論壇,並舉辦企業家大會。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胡必亮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時稱,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著特殊意義。這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召開的一屆高峰論壇。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豐碩成果,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認真總結十年建設成就與經驗,找出不足與問題,有利於接下來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可見可觸的成就
  2013年9月,習近平先後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尼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即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月10日發佈《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稱,10年來,在貿易增長上,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投資規模穩步擴大。2013年至2022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19.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2400億美元;中國在共建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完成營業額累計分別達到2萬億美元、1.3萬億美元。2022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近2.9萬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外貿總值的45.4%,較2013年提高了6.2個百分點;中國民營企業對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超過1.5萬億美元,占同期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的53.7%。
  世界銀行《「一帶一路」經濟學:交通走廊的機遇與風險》研究報告顯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前,六大經濟走廊的貿易低於其潛力的30%,外國直接投資低於其潛力的70%;共建「一帶一路」實施以來,僅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就可使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8%,使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上的貿易成本降低10%,為全球貿易便利化和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將使參與國貿易增長2.8%至9.7%、全球貿易增長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在空間層面上,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充分證明「一帶一路」不搞封閉狹隘的小圈子,超越了地緣博弈的舊思維,開創了國際合作的新範式。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與五大洲的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檔,形成一大批標誌性專案和惠民生的「小而美」專案。
  根據《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目前,中國與2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1個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是世界上人口規模和經貿規模最大的自貿區,與共建「一帶一路」覆蓋國家和地區、涵蓋領域和內容等方面相互重疊、相互補充,在亞洲地區形成雙輪驅動的經貿合作發展新格局。中國還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中國與135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投資協定,與11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含安排、協議),與35個共建國家實現「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與14個國家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檔。
  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亞投行,從誕生時候的飽受質疑,到現在成為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全球第二大國際多邊開發機構,擁有109個成員,覆蓋全球人口的81%和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65%。此外,中歐班列鋪展運行線路80多條,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17個城市。10年實踐充分表明,共建「一帶一路」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平臺,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
  在胡必亮看來,共建「一帶一路」吸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由於共建「一帶一路」的發展導向性,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直接有利於參與共建各國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目標,從中獲得許多實實在在的利益;另一方面,共建「一帶一路」有利於解決一些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比如氣候變化和貧困問題。
  在合作維度上,共建國家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共建「一帶一路」圍繞互聯互通,以基礎設施「硬聯通」為重要方向,以規則標準「軟聯通」為重要支撐,以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為重要基礎,不斷深化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成為當今世界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形成3000多個合作專案,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與此同時,標準化合作水準不斷提升。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已與巴基斯坦、俄羅斯、希臘、埃塞俄比亞、哥斯大黎加等65個國家標準化機構以及國際和區域組織簽署了107份標準化合作檔,促進了民用航空、氣候變化、農業食品、建材、電動汽車、油氣管道、物流、小水電、海洋和測繪等多領域標準國際合作。
  外交學院院長王帆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獲得越來越多的理解、回應和關注,捷報頻傳、亮點迭出,結出實實在在的豐碩成果,發揮越來越大的帶動作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都取得了可見可觸的建設成就,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為榮為傲。該倡議與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一樣,都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重要且已經產生重大影響的公共產品,也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大寫意」到「工筆劃」
  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北起馬來西亞與泰國邊境的哥打巴魯,向南至關丹後折向西行至巴生港,橫穿馬來半島,全長665公里。這是中馬共建「一帶一路」標誌性專案,也是中國企業目前在海外承建的最大單體交通基礎設施專案之一。
  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主席法伊茲·阿蔔杜拉對《中國新聞週刊》說,該鐵路專案可以顯著提升馬來西亞互聯互通水準,同時帶動馬來西亞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發展,從而推動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
  馬來西亞工業發展金融研究中心研究顯示,僅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建設階段,專案就將拉動馬來西亞經濟增長2.7%。專案土建工程的屬地化分包與採購比例已超過40%,為3000多家馬來西亞企業帶來商機。中國企業在建設過程中最大限度招聘當地員工,已累計招聘6000多人次,還將通過「中馬鐵路人才培訓合作計畫」為馬來西亞培養5000名鐵路人才。
  法伊茲·阿蔔杜拉認為,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有助於鞏固和發展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貿易和投資關係,也推動了東南亞地區基礎設施領域的建設和經濟發展,增強了該地區的競爭力。
  胡必亮認為,很多國家正是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才有機會利用中國的資金、技術、設備、標準、管理,建成了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專案。譬如中老鐵路建成後,老撾一下子就增加了400多公里的境內鐵路,巴基斯坦新增了許多發電站,克羅地亞有了跨海大橋,印尼有了高鐵,緬甸有了新的港口,埃塞俄比亞有了電氣化鐵路,等等。這些都已成為促進這些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並為這些國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據世界銀行測算,「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礎設施專案若全部得以實施,到2030年,每年將有望為全球產生1.6萬億美元收益,占全球GDP1.3%,其中90%由夥伴國分享。
  此外,在創造就業上,截至2022年底,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達571.3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42.1萬個就業崗位。在擺脫貧困上,預計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可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將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在民生專案上,10年來,中國企業先後在共建國家實施了300多個「愛心助困」「康復助醫」「幸福家園」專案。「絲路一家親」行動民生合作專案涵蓋扶貧救災、人道救援、環境保護、婦女交流合作等20多個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在資金融通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發展中國家居多,基礎設施等重大專案融資需求較大。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合作從「大寫意」進入「工筆劃」階段,把規劃圖轉化為實景圖,一大批標誌性專案和惠民生的「小而美」專案落地生根。
  聯合國副秘書長米格爾·莫拉蒂諾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10年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高瞻遠矚,而現在,「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必須。
  成果和機遇屬於世界
  10月17日,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陸續抵達北京。當天,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密集會見了8位外國領導人,他們來自5大洲,其中亞洲3位、歐洲2位,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各1位。
  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和印尼總統佐科,分別是習近平當天上午和下午見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這樣安排也別有深意。10年前,正是在這兩個國家出訪時,習近平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在會見托卡耶夫時,習近平強調,10年前,我在哈薩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雙方要加強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更多成果,更好惠及兩國人民。在會見佐科時,習近平指出,印尼是我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首倡之地。10年春華秋實,中印尼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優勢互補,共促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樣板。同佐科舉行會談後,中印尼兩國元首還共同為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揭幕。
  在中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舉行之際,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地緣政治風險和地區緊張局勢呈上升趨勢,全球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供應鏈安全等問題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的意義進一步彰顯。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表示,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為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對人類命運的深度思考。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面臨的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層出不窮,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針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從人類歷史文明進步和歷史發展變化的視角,既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有效方案,更是引導人類走向正確發展方向的行動指南。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也許不能解決世界上衝突不斷的根本問題,但通過關注發展,促進經濟,將全球焦點從衝突和爭端轉向互利共贏和經濟繁榮。」法伊茲·阿蔔杜拉表示,從這一點來說,「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為全球注入更多穩定性。
  邢廣程也認為,當今的國際社會複雜多變,世界上還存在很多不確定甚至危險的因素,還存在著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不合理的國際秩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宣導譜寫的國家互利共贏、人民相知相親、文明互學互鑒的新篇章,是中國試圖用最直接、最簡潔、最明瞭和最淳樸的理念、方式和行動告訴世界,只有通過持久的、深度的、全面的和真誠的國際合作,這個世界才會變得安寧、幸福和繁榮。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指出,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是共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他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注重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崇尚的是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踐行的是互聯互通、互利互惠,謀求的是共同發展、合作共贏。不搞意識形態對立,不搞地緣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團政治對抗,反對單邊制裁,反對經濟脅迫,也反對「脫鉤斷鏈」。
  習近平在演講最後還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於世界。讓我們謹記人民期盼,勇扛歷史重擔,把準時代脈搏,繼往開來、勇毅前行,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迎接共建「一帶一路」更高質量、更高水準的新發展,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鄭立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