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觀生
澳門以往以旅遊業為主要支柱,但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澳門政府意識到數字經濟的重要性,並採取一系列措施來促進其發展。包括提供政策支持、鼓勵創新和創業、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近年,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都在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不斷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開放的環境、活躍的外資、具有活力的商業創新,澳門的公共數字化發展速度也非常快。澳門未來應多投入支持高新技術數字化的研發,作為對大灣區和國家的貢獻。
灣區有條件引領數字中國
11月2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包括多個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標誌著「數字灣區」建設進入到全面實施的新階段。
《方案》的一大特色是強調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數字產業集聚發展。資料資源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通過「數字灣區」建設,將推進資料要素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牽引帶動大灣區全面數字化發展。珠三角地區規模龐大的傳統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將帶動技術應用,為數字技術提供了廣泛的應用場景,創造了數字技術進步的市場動力。
《方案》的另一個顯著特色是依託數字化平臺推進大灣區的一體化建設。資料化平臺以資料流程動帶動要素市場化,實現要素資源互聯互通,提高資料要素的流動速度,打破流通壁壘,推進大灣區一體化建設。同時,大灣區一體化也為數字化發展提供政策支援和產品市場,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方案》強調要充分發揮數字政府的作用,推動粵港澳要素流通,指明了未來大灣區數字化改革方向,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多種措施,推進數字化創新成果轉化,提升整體建設效能。探索依託社會資本設立「數字灣區」建設發展基金,服務「數字灣區」重大專案開發建設,吸引更多元的市場主體參與,推進大灣區數字化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和增值賦能。
隨著《方案》的發佈,大灣區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加強。這意味著數字技術,如數字化支付、區塊鏈技術,將得到廣泛引用。《方案》明確要求,加快大灣區產業集聚發展,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在醫療影像、智慧視覺、普惠金融等領域推進一體化平臺建設,開創智慧製造試點建設,完善數字化基礎設施。
學者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引領「數字中國」的發展方最有條件,廣東出臺「數字灣區」行動方案正向這一方面努力。首先中國互聯網公司、結構和基礎有很大的獨特優勢,但也需要開放。因為互聯網基礎數據很重要且要注重質量和數量。儘管中國有14億人口,但相比之下,美國在數據搜集的數量和質量方面更開放。具體到粵港澳大灣區,很多數據質量還有所欠缺,呈現碎片化,數字融合還有很大空間。其次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把粵港澳三地數據融合並提升量級和質量,這一優勢非常可控。不應把這三個關稅區、三個行政單元看成阻力,應當看成一個動力。如果粵港澳數據融合發展得好,可擴展到其他地方,成為有效的抓手。
發展「數字灣區」從國家戰略角度說,不僅有利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更可把國家的數據治理、數據開放形成可複製、可推廣模式,很有意義。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已經有了,又有中央好的政策引領,把這些要素整合,可讓數字化更好地推動大灣區發展。
澳門數字經濟賦能「1+4」
粵港澳灣區數字經濟發展未來的重點在於「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同產業深度融合」,利用數字技術推動企業協同研發、設計等持續創新,並通過數字化實現生產製造的柔性化、精細化、個性化、智能化和平臺化,結合消費端的大數據,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更精準的分析,從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須關注數字經濟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新基建三條主線下,受益於國產替代、技術變革的核心領域。
首先,數字產業化主線要圍繞國產替代佈局數字經濟核心領域:信創、半導體、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其次,產業數字化主線關注受益於數字賦能、傳統產業技術變革的核心領域:智能汽車、工業軟件、能源IT、醫療IT等。最後,數字新基建主線關注受益於政策落地與項目配套加速落地的核心領域: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鄉村振興、「一帶一路」等。
數字經濟的發展對澳門有一定潛力和機會。它可為澳門經濟帶來更多增長點和就業機會,促進創新和科技進步,提高澳門競爭力。此外,數字經濟的發展,還可改善居民生活質量,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務和創新的解決方案。
澳門數字經濟的發展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和資訊技術領域。澳門政府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一系列政策和支持措施,以吸引和培育數字經濟產業。
在電子商務方面,澳門建立一些電子商務平臺,促進線上購物和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澳門旅遊業也通過數字化手段,提供在線預訂和購票等服務,提升旅客體驗。金融科技也是澳門數字經濟的一個重要領域。澳門致力打造金融科技中心,推動創新金融技術的發展,例如數字支付、區塊鏈技術和智慧合約等。澳門還鼓勵金融科技企業在澳設立研發中心,並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優惠政策。
此外,澳門也注重資訊技術的發展。政府推動數字化轉型,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數字化服務的覆蓋範圍和質量。鼓勵創新科技企業和初創企業,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領域進行研發和創新。新型基礎設施則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和底座,大力推進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和應用,為鏈網協同發展注入新動力,有利促進澳門數字經濟發展。
當下港澳經濟全面恢復,澳門更應加大力度推行數字經濟(或數字化經濟)。嚴格的說,數字經濟並非單獨的產業,而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或泛產業生態,可為澳門四大新興產業發展賦能和增效。且澳門的「小而全經濟體」獨特條件,是數字經濟拓展、試行和經驗(教訓)總結的最佳地區。同時,數字經濟可加快澳門智慧城市建設和深化社會公共治理改革,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和質量。
數字經濟發展的意義不囿於澳門,可為內地拓展及推廣數字經濟提供先行經驗,減低大範圍試錯風險和成本。此外,通過澳門內聯外接重要支點作用,數字經濟還可助推國家「一帶一路」、「國內國際雙循環」,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效打破西方國家在貿易、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壟斷霸權和封鎖制裁,保護國家金融、經濟和科技安全,戰略意義重大。
澳門現有產業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極低,這次疫情衝擊,重創經濟,亦倒逼政府和業界認真考慮產業轉型。行政長官賀一誠明確提出「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對既定的四大新興產業相關業務(含數字經濟應用場景),需加快法律規範的同時,堅持創新發展,應鼓勵先行先試,逐步完善規範。需正確對待「立」與「破」的辯證關係,開拓新事物、新產業,以只爭朝夕精神,抓住機遇,把握好發展進度。特別是在數字經濟拓展中,宜結合四大新興產業特點和需求,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數據生成、存儲、傳輸、應用、安全和跨境隱私保護等法規體系,取得安全可信和便捷效能兩方面的合理平衡,以數字經濟助推澳門產業轉型,實現可持續的經濟適度多元,保持澳門社會經濟長期繁榮穩定,確保「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
攜手灣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澳門數字經濟的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澳門相對較小的市場規模和資源限制,可能會對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產生影響。此外,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具備相關的技術和人才,澳門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和吸引國際人才的能力。
澳門在倡導數字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發現,作為小地方,有短板和挑戰。首先是在頂層設計經驗方面有所欠缺,其次政府資訊資源聯通共用體系有待創新。此外科技創新、科技應用融合以及與內地融合要加強,對內地推出的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一定要及時掌握用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比如以前澳門居民很習慣用信用卡買單,到現在發現有必要逐步改變支付模式,所以大家都學會手機支付。
數字經濟建設內地已經跑贏澳門特區,內地衍生的很多便民技術值得及時地關注、採用,以便利澳門居民,並運用到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旅遊中。澳門在「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下,在發展博彩、旅遊業有一定財政儲備後,應多一點支持高新技術數字化研發,如用於大灣區並支持城市升級轉化,這將是澳門貢獻。
澳門另有一項很大的突破,是個人資料保護。一七年澳門特區政府跟阿裡巴巴簽署協議,澳門很多數據已不再放在海外而是放在內地,這是相當大的進步,也是澳門特區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舉措。
另外,澳門對科學研究、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強創新創業的支持很重要。澳門沒有空間做實驗室,但與內地等高校可巧妙結合,再結合國際化脈絡,比如把巴西的資源通過葡萄牙的聯接發揮優勢。
最後是做好協同和創新。澳門要建設智慧化城市,需要培養人才,希望更多地跟內地高校加強聯繫和交流,比如可透過與澳門高校聯手辦學,獲得更多創新性人才培養的方式。具體地一是要便利人員互訪,二是設立聯合學位課程,聯合科研項目,拓展更多產學研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數字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數字科技研究創新水準,最終以人才優勢形成發展優勢。近年廣東人社部門重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準人才高地,統籌建設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兩支隊伍,不斷創新完善人才政策,強化人才服務保障,推動數字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創新要素在灣區集聚。持續推動灣區「三個通」,促進數字人才融通發展。下一步廣東人資社保部門將繼續落實部署,推動粵港澳人才融通發展,提高人才資源配置效率,打造數字人才集聚高地,為建設「數字灣區」提供人才支撐。澳門應該把握機會,發揮自身優勢,攜手大灣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並且,近年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都在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不斷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澳門產業轉型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中央政府在過去十多年來的一貫性要求,特區政府在「一五規劃」和「二五規劃」也明確提出。但現實中,產業轉型實質性進展緩慢,業界和部分居民看不到實質性成果,從而導致疑慮。這從另一側面說明,必須要拿出更具體的政策措施,才可加快發展經濟適度多元。
未來,琴澳兩地應持續深化交流,密切合作,助力琴澳兩地生態體系繁榮發展,攜手為大灣區數字貿易發展打造堅實的可信數字底座,推動全球數字經濟協同發展。
百家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