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東線超支超時 羅司料2029年開通

  【本報訊】議員梁孫旭口頭質詢輕軌建設。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稱,輕軌東線預計2028年建成,2029年開通使用;而因應本澳獲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管轄拱北口岸東南側 V形地,輕軌東線延長的車站位置會盡量接近至關閘口岸,因此輕軌東線建設必定超支和超時,政府亦會研究青茂口岸設站。
  羅立文並補充,輕軌東線目前只判給北邊和南邊部分工程,已使用約120億元,尚有很多重要工程未判給,東線預算未封頂;而媽閣線、橫琴線和石排灣線3線最初預算125億元,最後結算115億元,主因是媽閣線最後造價35億元,較原先少10億元。
  梁孫旭關注如何優化輕軌與巴士線網銜接,並與步行通道、行人天橋作有機結合等交通配套問題,羅立文稱,同意興建空中走廊和行人天橋盡量接駁各輕軌站點,而東北大馬路的項目短期內開標,以方便市民前往輕軌東線,短期內亦會啟動氹仔廣東大馬路的項目設計,方便由新濠鋒酒店通往輕軌馬場站。至於梁孫旭建議輕軌推行車費電子支付。羅立文表明政府有意推行,但形容好困難,主因是牽涉收費系統,若推行電子支付,已開通和建設中的輕軌線,合共有近300個閘機需要更換。
  羅立文又稱,輕軌石排灣線和橫琴線不會再交給港鐵營運,若未來有需要亦不會直接判給,必定招標,但希望招標內容越少,輕軌公司可做越多。
  有關輕軌氹仔線電纜頻繁出現故障問題,羅立文表示,輕軌氹仔線是2009年至2010年評標,當年的運建辦是按當時的招標文件興建,之後的石排灣、橫琴和媽閣線均是「升級版」,已較過去有進步,而剛啟動的東線是「再升級版」,強調工程簽署的合同只能以今時的技術知識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