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將龍舟賽安排在全運會澳門賽區進行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日前在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回答議員的口頭質詢時指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澳門賽區將承辦的競賽項目,特區政府將按照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對辧賽的要求及規定,並配合相關國際聯會對競賽項目的科學技術要求,結合澳門的實際情況展開籌組工作。為辦好一個「簡約、安全、精彩」的全運會,特區政府積極與國家體育總局、廣東省及香港特區政府保持緊密溝通,構建常態化聯絡機制,協調承辦全運會的相關事務,協同辦好全運會,展現澳門舉辦大型活動的能力;同時,亦會舉辦更多高水平的大型體育活動,如澳門國際帆船賽、澳門國際十公里長跑賽、澳門國際排聯世界女子排球聯賽、澳門國際龍舟賽、「WTT 澳門冠軍賽」、「大灣區3X3籃球賽」、澳門高爾夫球公開賽、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及澳門國際馬拉松等,鼓勵及推動本澳體育團體及企業發展更多體育休閒元素項目,打造具澳門特色的體育品牌賽事,藉此促進體育與相關產業的聯動,培養體育相關的人才,共同推進「體育之城」的建設。
  按照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組委會的初步計劃,第十五屆全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為游泳(游泳、馬拉松游泳、跳水、水球、花樣游泳)、射箭、田徑、羽毛球、籃球(籃球、三人籃球)、拳擊、皮划艇(靜水、激流迴旋)、自行車(公路、場地、山地、自由式小輪車、競速小輪車)、馬術(三項賽、盛裝舞步、場地障礙)、擊劍、足球、高爾夫球、體操(體操、蹦床、藝術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現代五項、賽艇、橄欖球(7人制橄欖球)、帆船、射擊、乒乓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排球、沙灘排球)、舉重、摔跤(自由式、古典式)、霹靂舞、滑板、攀岩、衝浪、棒壘球、武術等。
  而在此前,澳門體育運動領域的權威人士曾預估,按照澳門場館的條件,及澳門擁有較爲深厚的運動基礎項目,十五屆全運會澳門賽區能夠爭取到的主辦賽事項目,可能會有游泳、羽毛球、籃球、拳擊、賽艇、帆船、跆拳道、網球、排球(包括沙灘排球)、空手道、武術等。
  但是,我們注意到,在此前兩屆的全運會,還有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群眾比賽,比賽項目都是「非正式比賽項目」的群眾性體育運動項目,參與者也都是業餘運動員,各支參賽隊的隊員來自各行各業,有教師、護士、個體戶、企業職工、農民﹔而且年齡跨度很大,既有二十歲出頭的學生,也有年近六旬的老者。其中一項重要項目,是龍舟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十四屆全運會的群眾賽事項目的龍舟賽中,主要由佛山龍舟運動員組成的廣東隊,在其參與的六項全運會龍舟賽事中,六枚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既然廣東省是「龍舟之鄉」,與廣東省合辦第十五屆全運會的澳門及香港特區,也是國際性龍舟賽事的重要舉辦地,因而組委會不妨「因公夾私」,向國家體育總局申請,將龍舟賽從群眾賽事「升格」為全運會的正式賽事,將此具有濃郁嶺南特色的賽事固定為全運會的全國性賽事。這樣,歐陽瑜司長日前表態將會繼續辦好並非屬於第十五屆全運會正式賽事的龍舟賽,就有可能會由「華麗轉身」為全運會的正式賽事。而澳門特區政府則依仗著澳門是舉辦龍舟賽的最佳場所,既是水面寬闊及周邊陸地平台寬敞,可以容納更多的觀眾,又有孫逸仙大馬路或西灣湖景大馬路作天然防浪堤,不像珠江三角的河叉那樣狹隘,也不像香港的海灣那樣直接面向大海的極為有利條件,申請將龍舟賽安排在澳門賽區舉行。即使是退一步,第十五屆全運會組委會沒有這個計劃,或是國家體育總局沒有批准這項申請,澳門特區政府也適宜以上述的理由,爭取將作為第十五屆全運會的群眾賽事之一的龍舟賽,安排在澳門賽區舉行。這也是推動澳門體育旅游事業,消除「賭城」形象,推進經濟多元發展的一個重大助力。倘是這樣,還可以「邀請賽」或「表演賽」的形式,邀請台灣地區的各支有名的龍舟隊來澳門作賽,以增大第十五屆全運會的「政治含金量」。
  當然,廣東省和香港特區都有可能會極力爭取龍舟賽在當地舉行。不過,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曾表示,二零二五年第十五屆全運會將由廣東、香港和澳門共同舉辦,香港和澳門需要什麼項目,全運會就安排什麼項目,這是由香港澳門的特區政府、體育界和老百姓根據香港和澳門的情況來選擇。她還表示,廣東方面也有這樣的想法,就是香港、澳門根據自己的需要選完項目以後,剩下的由廣東來辦。「我相信,下一屆全運會,將是一個新的起點和契機。一個是合辦,一個是合作,通過全運會讓更多的體育項目普及到市民當中。」因此,澳門獲得龍舟賽主辦權的競爭對手,主要是香港,廣東省可能會做出「禮讓」。在香港可以舉辦某些更專業更「高級」的賽事之下,說不准也將會以澳門南灣湖是舉辦龍舟賽賽事的最佳地點,及「搞好睦鄰關係」的理由,將龍舟賽「禮讓」給澳門。
  龍舟賽是賽艇運動之一,也是一些東亞地區的地方民俗活動,於特定節日或喜慶場合舉行。現時龍舟競賽已發展為一項水上體育運動,在世界各地一些沿海、沿河地方亦有定期舉行。它除了是中國全國運動會的群眾項目之一外,也於廣州主辦的二零一零年亞洲運動會,首次成為亞運會中的正式比賽項目。而去年在杭州舉行的亞運會,龍舟也是九個非奧大項之一。而爭取將龍舟賽「升格」為全運會的正式賽事,也含有「宣示主權」之意,亦即強調龍舟賽發源於中國,是中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剎住某些國家意圖將賽龍舟申請為該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歪風。
  二零一一年五月,國務院公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賽龍舟名列其中,申報地區為湖南省沅陵縣、廣東省東莞市以及貴州省銅仁市、鎮遠縣。但是,似乎尚未看到中國向世界遺產中心申報龍舟賽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報導。而在此前,某東亞國家已經「捷足先登」,將中國傳統文化項目,成功申報為該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頗有「搶奪」之意。中國應當及時出手,予以制止。
  實際上,賽龍舟作為我國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已經經過了兩千多年的發展,我國民間各地賦予這項民俗活動不一樣的內涵,不僅龍舟的形態各異,開展的形式也愈發多樣。如今,每逢端午佳節,各地的賽龍舟活動擁有了各具特色的形式和配套習俗。從內陸河道到沿海水域,從彎道漂移賽到直道競速賽,加上獨具當地或民族元素的龍舟,以及祭祀、遊船等民俗活動,賽龍舟在我國民間的發展可謂百花齊放。過去幾十年間,龍舟更是逐漸從傳統競渡活動昇華為現代競技運動。一九八四年,龍舟被列為全國正式開展的體育項目;一九九一年和一九九三年,國際龍舟聯合會和亞洲龍舟聯合會先後成立。在東京奧運會皮划艇比賽期間,龍舟還作為表演項目亮相奧運賽場。因此,賽龍舟已經趨向國際化,當然有某些國家「鵲巢鳩占」,意圖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搶」到手。因此,中國政府應當行快一步,搶在某東亞國家的前面,進行申報。
  (發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