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春節往事

  春節是中國最富特色的傳統節日,象徵闔家團圓、安寧祥和。
  毛澤東的一生中,經歷過許多個難忘的春節。這些特殊的春節,不僅串聯起他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也留下感人至深的佳話軼聞。
  1919年、1920年春節:
  在老師黎錦熙家中過年
  1918年8月15日,毛澤東與羅章龍等25名青年,在長沙登船北上,16日到達漢口。隨即改乘火車,於8月19日抵達北京。剛到北京,毛澤東便前往位於鼓樓豆腐池胡同15號的「板倉楊寓」,拜訪楊昌濟。
  楊昌濟希望毛澤東要麼到法國勤工儉學,要麼留在北京大學讀書,並挽留毛澤東、蔡和森暫時住在家裏。
  到北京後,因開銷太大,毛澤東請楊昌濟幫忙尋求一份工作。當年10月的一天,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裏,楊昌濟找到圖書館主任李大釗:「李先生,我有一位學生從湖南來——毛生澤東。此生資質俊秀,為人勤奮。不知李先生能否為他在圖書館裏安排差使?」李大釗一口應承:「好,好,你請他來。」
  翌日,楊昌濟便領著毛澤東去見李大釗。這是25歲的毛澤東頭一回與29歲的李大釗會面。李大釗帶著毛澤東來到北京大學紅樓一層西頭第31號的第二閱覽室,讓他當助理員,並說:「你每天的工作是登記新到的報刊和閱覽者的姓名,管理15種中外報紙,月薪8元。」毛澤東有了收入後,就搬到北京大學附近的景山東街三眼井胡同7號一間普通民房裏,與蔡和森、羅學瓚、張昆弟等8人住在一起,「隆然高炕,大被同眠」。
  1919年2月1日,毛澤東來到老師黎錦熙(曾任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歷史教員)家中過春節。黎錦熙將他的《國語研究調查之進度計畫書》改訂本送給毛澤東,請其提意見。3月12日,毛澤東離開北京。途經南京、上海,回到長沙。
  12月18日,毛澤東率領驅張代表團100多人到達北京。之後,毛澤東住在北長街99號福佑寺裏,不但組織了七次請願活動,而且為擴大驅張宣傳成立了平民通訊社,並擔任社長。通訊社每日印發稿件150餘份,送京、津、滬、漢等地。
  1920年2月19日農曆除夕,毛澤東又一次來到黎錦熙家中過年。毛澤東與老師、師母邊包餃子、吃年夜飯,邊討論新文化運動、社會解放與改造等諸多問題。
  1929年春節:
  打欠條讓紅軍吃上年飯
  1929年2月9日,正值除夕,紅四軍為突破國民黨軍隊「圍剿」,來到瑞金北陲十幾裏人煙稀少的大柏地。部隊在名叫前村的村莊停下來,軍部住進村中的王家祠。
  時任紅四軍黨代表、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坐在祠內一只禾桶上,長歎了一口氣。紅四軍離開井岡山進入贛南後,連連失利,28團黨代表何挺穎、軍部獨立營營長張威等人犧牲,贛敵劉士毅部正以三團之眾在背後緊追不捨。毛澤東想到這些,不禁淒然傷神。但他沒有忘記,在這個特殊日子裏,必須讓戰士們吃上年飯。
  毛澤東把想法告訴了時任紅四軍軍長朱德,並叫人找來軍需處長範樹德,交代了一個重要任務:「找到兩個團的司務長,要他們一定想辦法搞到酒菜,讓官兵們吃上一餐年飯。」範樹德知道年飯的重要性,何況多數連隊已經斷炊。
  他召集十幾個司務長一起商議,決定先向群眾打欠條,凡是食物全部過秤登記。範樹德彙報這個辦法後,毛澤東說:「就這麼辦吧,總不能叫大家餓著肚子打劉士毅!」
  前村的群眾對紅軍不了解,聽說有支幾千人的隊伍開過來了,紛紛躲上山,連過年的雞鴨魚肉都來不及帶走。紅四軍以連隊為伙食單位,嚴格執行先過秤算價再打欠條的手續,把群眾家的食物收集起來,還殺了幾頭豬。大家忙碌到午後兩點,才吃上一頓很久未見的豐盛飯菜,喝了米酒,算是過了年。毛澤東對吃得高興的戰士們說:「大家過了好年,吃飽了打劉士毅!」
  農曆大年初一,劉士毅部鑽進紅軍的伏擊圈。紅軍官兵與敵拼死相搏。劉士毅部從未遇過如此頑強的對手,被打得潰不成軍,兩個團基本被殲,800多人成為俘虜。此役獲勝對於紅四軍來說十分重要,這支彈盡糧絕的部隊不但得到了敵兩個團攜帶的槍彈和銀錢,還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其餘追敵聞訊,在於都一線停止了追擊。
  1929年5月,從閩西回師的紅四軍路過大柏地,向前村民眾兌現了所欠的款項。
  1932年春節:
  與兒子毛毛玩得不亦樂乎
  1932年10月3日至8日,中共蘇區中央局在江西寧都召開全體會議。會上,毛澤東被解除軍權,調離前線召回後方。
  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原本兼任的人民委員會主席一職由張聞天擔任。這樣,在「左」傾錯誤的影響下,毛澤東擔任的最後一個實職也被剝奪了。
  2月13日,又到除夕。盡管戰爭局勢險惡,沙洲壩的軍民仍沉浸在節日氛圍中。上午10點,在「元太屋」的圍院裏,毛澤東的夫人賀子珍帶著兒子毛毛在大樟樹下玩。毛毛正是牙牙學語的年紀,活潑可愛。毛澤東對他十分喜愛,給他取名毛岸紅。
  毛毛吵著要找爸爸,賀子珍抱起他,哄道:「毛毛乖,爸爸在看書呢。」正說著,毛澤東從房間裏走出來,說:
  「好啊,爸爸帶毛毛玩。」毛澤東從賀子珍手裏接過毛毛,又是帶他繞著大樟樹互相追逐,又是讓他夾著竹杆「騎馬」,父子倆玩得不亦樂乎。
  賀子珍望著這一幕,心裏卻說不出地難受。她深知,這些年來毛澤東不斷受到排擠與打擊,名義上是蘇維埃政府主席,在政治上的處境甚至不如一個普通軍隊指揮員。在毛澤東受到冷遇的日子裏,來看望他的人越來越少,用他自己的話說,「連一個鬼也不上門」。閒暇之餘,毛澤東除了在家陪伴妻兒,又有什麼可作排遣呢?
  這天上午,毛澤東與毛毛玩耍了一個多小時,直到賀子珍來叫父子倆去機關食堂吃年飯,毛澤東才抱著毛毛進屋。
  春節裏與小兒嬉戲玩耍,在毛澤東忙碌奔波的一生中很是難得,這也是他在中央蘇區過的最後一個春節。同年10月,他率領中央紅軍主力離開蘇區,踏上突圍西去的漫漫征途。
  1942年春節:
  去區、鄉政府拜年
  1942年春節前夕,延安城西北面的棗園附近,正在歡歡喜喜準備年貨的老鄉們聽到了一個好消息,毛澤東決定在棗園禮堂裏請老百姓吃年飯。春節這天,附近村的老鄉們也派代表來到棗園。他們都帶來了禮物,有人還特意給毛澤東蒸了幾個白麵「大壽桃」,縫製了一面紅旗,旗子上寫著「為民謀利」四個字。
  來的老鄉被請到棗園禮堂內,裏面擺好了桌椅,桌上放著花生、糖果和香煙。大家坐下來興奮地聊天。一會兒,禮堂門口響起熱烈的掌聲,毛澤東微笑著和鄉親們一一握手,之後坐在他們中間,拉起了家常。
  毛澤東詢問大家生產、生活和健康方面的情況。得知老鄉們除交足公糧外,還有足夠餘糧供全家一年的生活時,他滿意地笑了。接著,他又問棗園村一共有多少戶人家,過年殺了幾頭豬。老鄉們高興地告訴他,有25戶人家,過年殺了18頭豬。毛澤東鼓勵大家,以後要多養豬。
  吃年飯時,毛澤東給大家斟酒:「你們都是我的鄰居,不要客氣嘛!」
  大年初二,吃過早飯,毛澤東去給附近區、鄉政府的同志拜年,但他沒有事先通知。當他出現在區政府門口時,幹部們既意外又驚喜。毛澤東親切地跟每個人握手,向他們問候:「過年好!」
  毛澤東坐下後,環顧四周,對身邊的幹部說:「這裏還有一個鄉政府,我還沒有來過呢,我也是棗園鄉的居民,今天給你們拜年!」談話中,毛澤東認真向區、鄉政府幹部瞭解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情況。
  看到區長九歲的兒子時,關心地問他上學了嗎?聽說他還沒有上學,毛澤東立刻囑咐幹部們要抓緊教育工作,強調陝北文化落後,教育兒童是很重要的任務。
  1949年春節:
  與警衛員慶祝雙喜臨門
  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等率中共中央機關前委和解放軍總部在陝北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等地,於5月到達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向北平進發。雖然只在西柏坡度過了10個月,但1949年春節卻是在這裏過的。
  1月29日春節這天,廚房給毛澤東做了幾樣他最愛吃的菜,有辣子雞、米粉肉等,又弄來一大瓶青島葡萄酒,擺在毛澤東辦公室那張小八仙桌上。此時,毛澤東著實有些累,但又很興奮。三大戰役如火如荼進行了四個多月,勝局已定。
  正當毛澤東專心致志地看著全國作戰形勢圖時,警衛員馬武義輕聲說:「主席,今天過年呢,我們給你搞了幾個菜。」毛澤東轉身說:「好吧。今天是雙喜臨門呀。你看北平那個黃旗也拔掉了,該慶祝慶祝!」馬武義才知道,北平和平解放了。
  毛澤東坐到飯桌旁,一看都是他最愛吃的菜,談興更濃了:「三年前那位蔣公胃口可大著哩,他吃掉了我們的張家口,之後又吃掉了我們的延安,還吃了我們大片大片的根據地,他吃得又肥又大,連跑都跑不動了。」「如今我們打勝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又打勝了平津戰役。現在該是我們大口大口地吃他們的時候了!」說著毛澤東夾了一大塊米粉肉放到嘴裏。馬武義看毛澤東那麼開心,心裏也十分高興。
  接下來,只見毛澤東左手拉過一個飯盒,右手往飯盒裏夾菜,一會兒就夾了大半盒子。他把飯盒連同只喝了一杯的葡萄酒遞給馬武義,說:「這酒和菜你拿去和值班警衛員用,咱們共同慶祝北平解放。」
  1952年春節:
  下不了的黃鶴樓
  1952年的春節,毛澤東是在武漢度過的。當天,他要去遊龜山、蛇山,登黃鶴樓。因為處處可見到毛澤東的肖像,老百姓都認得他,所以毛澤東已不能隨便到群眾中去了。在安全保衛部門一再堅持下,毛澤東只得妥協,最後戴著口罩出行。
  然而在登黃鶴樓時,一個孩子竟然認出毛澤東,驚喜喊道:「毛主席!毛主席!」聽到喊聲的老百姓立刻像潮水般湧來。頓時,毛澤東四周被圍得水泄不通。羅瑞卿、李先念、王任重、楊奇清等在外面保護,衛兵們在裏面圍繞著毛澤東,隨著人潮的流動,擁來擠去。最後,毛澤東終於在擁擠中下山,來到長江邊,被護衛登船。隨後,毛澤東摘下口罩,回頭向老百姓招手,一時掌聲雷動。
  羅瑞卿和楊奇清後來向中央政治局作了檢查,說安全保衛工作沒搞好。毛澤東毫無責怪的意思,只是說了句:「真是下不了的黃鶴樓。」
  1957年春節:
  吃碗肉末掛麵再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了外出和慰問,忙於開會也是毛澤東過春節的一大特色。多年負責中南海總特灶膳食管理工作的張寶昌回憶,1957年春節,毛澤東在頤年堂宴請與會者吃肉末掛麵。
  大年初一早上8點,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召開有40多位黨外人士參加的座談會。會議一開始,毛澤東就笑著對大家說:「今天過年,臨時決定把各位請來開會,主要談矛盾問題。可能大家還都沒有吃早飯吧,這樣,先吃碗肉末掛面,填飽肚子再開會。」
  頤年堂地方不大,擺40多把椅子已經顯得很擁擠了,根本無法再加桌子,大家只能端著碗站著吃。這些被邀請到會的人怎麼也沒想到,毛澤東會用如此簡便省事、飯菜合一的麵條來招待他們。
  驚奇之餘,大家也深有感觸,能在頤年堂與毛澤東一起過年,一起吃熱乎乎的肉末掛面,真是難得的幸事。因此,他們邊吃邊議論,有的說這是「繼續著的延安精神」,有的說這表明了「細微之處見偉大」,有的說「大年初一吃肉面,好看好吃,更添壽」,等等。這般輕鬆歡樂的氣氛,與其說是來開會,不如說是在參加新年團拜。40多人的一頓早餐,僅用十分鐘就解決了,很契合毛澤東提倡的反鋪張、反浪費原則。
  1976年春節:
  放點爆竹過新年
  1976年1月31日,在中南海游泳池毛澤東的住處,沒有客人,也沒有親人,毛澤東由工作人員陪伴度過最後一個春節。
  毛澤東的年夜飯是工作人員一勺一勺喂的。飯後,工作人員把毛澤東攙扶下床,送到客廳。毛澤東坐下後,靜靜地靠在沙發上休息。
  入夜時,聽到外面的鞭炮聲後,毛澤東用低啞的聲音對幾位工作人員說:「放點爆竹吧。」「你們這些年輕人也該過過節。」值班室的工作人員準備好幾掛鞭炮,在室外燃放了一會兒。毛澤東聽著爆竹聲,消瘦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這一絲笑容是在寬慰陪伴的工作人員。
  第二天,毛澤東請護士長吳旭君吃飯。飯前,看了電影《難忘的戰鬥》。毛澤東不愛看電影,但這次是例外。晚年的毛澤東時時想起共和國誕生前那些波瀾壯闊的鬥爭,看這部電影時,他開始悄悄流淚。
  電影演到人民解放軍入城受到群眾熱烈歡迎時,毛澤東問吳旭君:「那歡迎的學生裏有你嗎?」吳旭君是上海學生,毛澤東是知道的。當年她確實在歡迎的群眾之列。她說不出話,只是流著眼淚點頭。這時,毛澤東淚如泉湧,再也無法控制。
  (王樹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