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大飛機(C919大型客機)是舉全國之力,聚全球之智而來的。我們在全球都有供應商,在國內很多城市都有我們的生產製造商,但是所有的設計全部集中在上海。借這個機會,我把設計的成果向大家做—個簡單的展示。
8月1日,中國商飛完成了 C919全部的取證前試飛任務,今年 C919很快就要取得民航的適航證,而且要交付給首家用戶東航使用。
中國商飛於2008年在上海成立,在這十幾年間中國商飛總共研製了三款產品,分別是ARJ21、C919,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寬體客機CR929。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國家機關、工信部、民航局還有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他們對我們的關心和關愛,使我們取得今天的初步成就。
中國商飛的使命是讓中國的大飛機翱翔藍天。這個使命同時也是國家發展大型客機的主體,是民用飛機產業的載體。中國商飛的目標是研發世界級的產品,塑造世界級的品牌,建設世界級的企業,形成世界級的能力。
目前,這三款產品中,ARJ21是90座的支線飛機,目前累計交付75架,累計訂單616架,連通11個城市、開闢263條航線,安全運營逾16.5萬小時,運送旅客超過530萬人次。
C919也在2017年5月5日完成了首飛,今年要取得適航證,交付給東方航空。CR929是原計畫與俄羅斯合作進行研製的一款跨洋的寬體客機,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總體技術方案和供應商的選擇。
飛機設計是一個整體需求,設計的第一個階段是外形設計,外形要經得起仔細看。在我看來,一個飛機的好壞,很重要的因素是協調,從外表看,協調的一定是好看的,一定是美的。所以我們特別看重氣動力的設計,這涉及到飛機的「四性”——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和環保性。
在傳統的氣動力設計中,通常是通過風洞試驗和計算,現在大量用到仿真。在C919的研製中,有關氣動力的設計,我們前後設計了20000多個翼型,2000多個機翼,最後選出7個,通過低速和高速的兩輪風洞試驗後最終選定。
我們是上海超算中心的主要用戶之一,進行了大量的CFD計算。計算中涉及大量的矩陣和計算,哪怕是在超算中心,算一個方程可能也需要幾天甚至一周,所以傳統的設計方法已經很難滿足我們未來飛機的發展需要。我們因此引入了人工智慧,因為飛機研製中會遇到高雷諾數、跨聲速和複雜性等問題。比如今天上海有臺風,在颱風天飛機是停航的,但是如果在飛行過程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辦?飛機在結冰天不能飛,但是在飛行中遇到了結冰呢?還有大側風場景。所以儘管在一些場合飛機不能飛,我們還是要確保一旦遇到這些問題,飛機是安全的,所以在設計中都考慮了這些場景。
那麼解決這些場景問題的方法,除了求解方程這類的數字計算、風洞試驗,還有大量的地面試驗和試飛。從2017年開始到2022年之間,我們對C919進行了優化,再從2019年到2020年間進行了大量適航取證的試飛活動。
由於有這麼大的設計工作量,我們引入了新的方一人工智慧,我們與華為進行合作,通過在應用場景收集大數據,再使用AI的方法回饋結果。整體來看,通過引入AI,得到(與傳統方法)相當的計算結果,用時僅需傳統超級電腦的1/20到1/30。
飛機的氣動外形設計是飛機設計最基礎最核心的技術之一,決定了飛機的安全性、經濟性與環保性。機翼作為飛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外形設計直接影響著飛機的氣動性能與飛行品質。流體仿真是飛機氣動設計的重要手段之一,傳統數值仿真計算需要求解Navier-Stokes方程離散成的大規模代數方程組,耗時長成本高。
C919空氣動力學的模擬仿真需要借助千萬億次級的傳統超算,中國商飛充分發揮民用飛機專案研製優勢,聯合華為基於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臺,打造工業級流體仿真大模型,東方禦風,通過高維非線性湍流流程數據編碼及預處理創新技術,提取特征數據導入東方禦風大模型訓練,依托昇思MindSpore流體仿真套件,實現飛機攻角、馬赫數、翼形幾何流場變化的泛化推理。
在精度滿足要求的同時,大型客機在巡航速度段的超臨界翼型全流程預測平均誤差低是萬分之一量級,單次仿真耗時縮短24倍,大大縮短研發週期,東方禦風,昇騰萬裏,開闢 AI工業流體仿真新篇章,為大飛機插上智能的翅膀。
在未來的飛行裏,我們還會大量使用設計技術和智能技術,並且還會充分使用北斗、5G技術、4D技術等。
展望未來世界,城市地面交通可能有eVTOL (電動垂直起降飛機)、高鐵、智能汽車等等交通工具,靠人工是很難指揮地面交通的,所以我們只有依託於AI來進行完整的、完全的設計,使城市更添彩。
(吳光輝/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