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肉品市場火爆之際,島內公營產業臺灣糖業公司(臺糖)生產的「安心豬」卻被爆出含有瘦肉精西布特羅。有獸醫表示,西布特羅的毒性比美國萊豬中的萊克多巴胺高出近千倍,國際上均禁止使用。
「問題豬肉」已被吃下肚
據臺灣《中國時報》4日報道,臺中市政府日前抽驗臺糖生產的梅花肉片,結果查出西布特羅。臺「食藥署」稱,臺糖該批次豬肉共2730包、819公斤,已全數售出。截至3日晚,各縣市追查統計表明,已下架55.8公斤,但至少有621.6公斤被消費者吃下肚。臺南市衛生局追查發現,該批問題產品由臺糖去年6月7日委託屏東信功公司屠宰,12月11日分切包裝,已全數經下游11家中間商售出,分佈在臺中、花蓮、嘉義市、澎湖、桃園及臺南等地。
島內民眾對此相當擔心。4日,宜蘭縣政府要求將臺糖公司的同品類梅花豬肉全部下架。臺北市長蔣萬安也下令,先預防性下架由信功代工、被檢出瘦肉精的臺糖梅花豬冷凍肉片同品類肉品,等抽驗檢測結果確定合格後才能恢復上架。苗栗縣、基隆市、嘉義市、新竹縣等地方政府都宣佈預防性下架。
臺糖就此事回應稱,他們絕不使用瘦肉精,這次在銷售鏈末端商店被查出,懷疑是外包的屠宰廠商切肉時交叉感染或添加劑出了問題。但全臺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則認為,被驗出微量瘦肉精,問題可能出在飼料端採購的原物料。臺灣反萊豬醫師蘇偉碩稱,西布特羅常被用作化工原料或研究使用,不能作為動物用藥,與其他瘦肉精一樣,會刺激腎上腺素,導致心悸,誘發焦慮。蘇偉碩說,臺灣未進口活體豬,在屠宰場交叉污染導致自產豬檢出瘦肉精的可能性不大。而飼料、養豬場都是臺「農業部」管,若屬實,就表示「農業部」失職。臺大化學系副教授徐丞志稱,由於春節是肉品銷售高峰,此時爆出瘦肉精事件更令人惶恐,他呼籲當局加快複驗,且要找不同實驗室進行檢測,必須趕在春節前公佈,才能讓民眾安心過年。
臺民眾「只能自求多福」
國民黨痛批「看守內閣」(指新任領導人上任前過渡期的當局)螺絲松了,「現在是過渡到睡著」。「立委」李彥秀稱,瘦肉精是島內禁用的動物用藥,含瘦肉精豬肉在市面流通,恐怕島內一些人違法使用,或被進口豬肉殘留的瘦肉精污染。然而,一方面臺「農業部」聲稱自產豬近5年均未檢出瘦肉精,另一方面根據「食藥署」的「豬肉儀錶板」公佈的數據,從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1日,也無任何一批進口豬肉檢出瘦肉精,「難道瘦肉精會從天而降?檢驗把關失靈之下,民眾只能自求多福」。「立委」廖偉翔稱,過去民進黨當局一再發生「美豬混成加豬、英豬」「美豬混成羊肉」,甚至「進口蛋變臺產蛋」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大量偷渡進口商品洗產地,引發食安危機的先例,因此除了徹查養豬場外,也應該進行多方面調查。他提醒說,由於美豬在臺銷量不佳,公營企業是否有可能承受美方或當局壓力,被迫使出進口豬混本土豬的伎倆,這都是要嚴加徹查的。4日,民眾黨「立法院」黨團表示,去年爆發美豬洗產地事件,臺民眾大多轉而選擇臺產豬肉,如今卻連公營公司生產的「安心豬」都吃不安心,「可見食安管理仍有漏洞,對於瘦肉精的來源必須追查到底,絕不容許當局蒙混過關」。
臺當局視食品安全為兒戲
中時電子報4日刊登的一篇評論稱,有問題的豬肉是在臺「國防部」臺中福利站檢測出來的,估計已有部分吃進了臺軍士兵的肚子裏,這讓才進部隊接受一年兵役的新兵情何以堪?「在臺灣當個兵,還沒上戰場就得面對內部潛在的危險」。文章說,被查出有問題的豬肉號稱「安心豬」,還真是諷刺。在民進黨執政下,連公營機構都無法相信,未來大家會睜大眼睛看賴清德怎麼做。《中國時報》4日稱,蔡英文上任將「食安五環」(指源頭控管、重建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黑心廠商責任以及全民監督這5個食安環節)列為重要政見,但近年從萊豬問題、巴西進口蛋爭議,到這次爆發的臺糖豬肉驗出瘦肉精,都讓社會對當局的食安把關打上一個大問號。
臺灣《聯合報》稱,當初蔡當局不顧朝野反對,執意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對各界提出標示是否含瘦肉精的要求卻百般推託,還聲稱美國豬肉在臺上市,民眾就會轉向臺產豬。文章稱,過去一年來陸續爆發美豬洗產地、標示不實的事件,讓民眾對美豬的擔憂不斷加劇。結果沒想到,現在臺產豬竟驗出毒性是萊克多巴胺千倍以上的西布特羅,而且還是公營的臺糖公司出品,「美豬有疑慮,臺豬不安心,當局把食安視為兒戲,從未加以重視,究竟要民眾何去何從?」
(陳立非/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