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被帶進一間佈置得異常簡潔的屋子裏。他坐在一張單人桌子後面,旁邊還擺放著攝像設備。這個曾經的著名球員、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原主教練,開始了自己的懺悔。
李鐵於2022年11月被監察機關立案調查,並於2023年5月被移送檢察機關。這只是一個開始。之後,中國足協陸續有十多名中高層幹部接受審查調查,包括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中國足球協會原黨委書記杜兆才,以及中國足球協會原主席陳戌源。
中國足壇深層次的腐敗問題,由此揭開。
2024年1月9日,年度反腐專題片《持續發力縱深推進》第四集《一體推進「三不腐」》播出,李鐵懺悔的故事,令即便熟悉中國足球的人也感到震驚。
李鐵的「經驗」
「我用了35年時間從一個踢球的小孩成為一名中國國家隊主教練,非常開心,實現了我兒時的夢想。」這是2020年1月5日,中國足協新聞發佈會上,李鐵說的一句話。當時,他剛剛就職國家隊主帥,首秀後,就大談人生理想。
只是當時人們沒想到,李鐵那些高談闊論的理想,原來由腐敗和骯髒的交易構成。
李鐵的教練之路,看起來成績斐然。2012年,李鐵接受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原主教練裏皮邀請,以助理教練身份加盟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2015年8月,李鐵入主「中甲」的原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簡稱「華夏幸福」),首次擔任主教練,由此開始了一段「神奇旅程」。
當時,賽季只剩九場比賽,華夏幸福僅排名第六,沖超前景並不樂觀。李鐵上任後,球隊「脫胎換骨」,打出了神奇的八連勝,使得華夏幸福最終以一分優勢領先競爭對手,沖超成功。2017年11月,李鐵執教武漢卓爾足球俱樂部(簡稱「武漢卓爾」),次年10月,武漢卓爾提前三輪沖超成功,時隔五年重返中國足球頂級聯賽。
連續帶兩支「中甲」球隊成功沖超,李鐵的成績堪稱亮眼。憑藉這份「硬實力」,再加上強烈的上位欲望,2020年1月,42歲的李鐵成為國足歷史上最年輕的主帥。
「中國足協研究了李鐵在武漢卓爾俱樂部和東亞杯時的帶隊表現……我們感覺他指揮的三場比賽每場都有明顯進步。他帶來的變化,是我們未來想看到的變化。」時任中國足球協會秘書長劉奕如是表示。
直到李鐵案件事發,人們才知道,這一切的背後是大量的假球。
2015年,李鐵一就任華夏幸福主教練,俱樂部就直白地提出,希望他動用人脈收買對手。
「我做球員時,最憎恨的就是踢假球的人,但我知道這可能會幫助球隊增加沖超幾率。第一次獨立成為主教練,也特別想證明自己。」李鐵在反腐專題片中懺悔道。
經調查,所謂沖超奇跡,完全是金錢之手在背後操弄。例如賽季最後一場,華夏幸福必須戰勝或逼平深圳宇恒足球俱樂部的球隊(簡稱「深圳宇恒」),才能確保沖超。華夏幸福為此豪擲1400萬元,將對手從上到下「打點」一遍。深圳宇恒官方層面收受鉅款後,同意「放水」。
為了多重保險,李鐵的教練團隊還負責從個人層面直接收買對方球員。比如,李鐵授意助教鄭斌,聯繫上了深圳宇恒的主力後衛黎斐。黎斐開價600萬元,表示會幫他們打點多名關鍵球員,華夏幸福一口答應。
諷刺的是,這600萬元其實是被黎斐獨吞了。
「我也沒找人,因為當時天時地利人和,華夏都佔優勢。我們當時是客場,又是剛保完級,心已經散了。就想著最後一場,大家不受傷,踢完我們就放假了。」黎斐在反腐專題片中說。
果不其然,深圳宇恒「憑實力」,以0比2輸給了華夏幸福。
在華夏幸福打假球嘗到甜頭,成為武漢卓爾主帥後,李鐵便主動引入「經驗」,向俱樂部推銷假球。在李鐵的慫恿下,武漢卓爾俱樂部也決定不惜血本沖一把。2018年10月6日,武漢卓爾如願以償。
憑藉打假球積累起來的「戰績」,李鐵用錢向兒時的「執教國足夢」發起衝擊。
李鐵自掏腰包,送給時任足協秘書長劉奕100萬元;又說服武漢卓爾出資200萬元,向時任中國足球協會主席陳戌源行賄,並許諾,自己上位後會在多方面回報俱樂部。
「老規矩了,都這樣」
2020年1月,李鐵當上國足主教練。第二天,他便開始了他的許諾。
李鐵同武漢卓爾簽署了所謂總額6000萬元的「合同」(分別是3000萬元稅後年薪和3000萬元簽字費),將俱樂部四名隊員選入國家隊。
「看到國家隊名單,我臉是發紅的。我知道以我們球員的能力,進不了,一個都進不了!」武漢卓爾職業足球俱樂部原董事長田旭東說。
在「金元足球」時代,「國腳」光環意味著巨大的溢價,俱樂部可以通過出售「國腳」球員大賺一筆,這也是武漢卓爾願意替李鐵出錢行賄的原因。對球員個人而言,進入國家隊後能把錢十倍、百倍地賺回來。
「國腳」位置如此金貴,李鐵自然不可能放過。能否入選國家隊,也就多了許多球員實力之外的因素。
據《足球報》報導,李鐵和某經紀公司有著密切聯繫,「在一『國腳』拒絕簽約李鐵背後的經紀公司後,就再也未能入選國足名單。」就算足協專家挑了某球員進入國家隊,李鐵也不會給什麼出場機會,甚至將其中途踢回家。
除了在國家隊執教時期斂財外,李鐵還將瀋陽的公益八號公園常年據為己有,建造青少年足球訓練場和承辦體育活動等,每年營業額高達數千萬元。
其實,早在李鐵東窗事發前,很多人就已看出他「來路不正」。畢竟,幾乎沒有哪一任國足主帥,像他這樣熱衷於搞「副業」。
2022年11月,李鐵被帶走調查。此後,中國體育界約有10名高層領導和高管落馬,其中包括中國足協原主席陳戌源,以及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杜兆才。
這些人均出現在了《一體推進「三不腐」》專題片中。杜兆才說,通過送錢送物來疏通辦事,好像形成了一種慣例;陳戌源說,中國足球腐敗是全方位的;李鐵說,有的事在足球圈裏面習以為常,但現在看來都是違法犯罪。在陳戌源當選足協主席前一晚,兩名地方足協負責人各送上30萬元,說「老規矩了,都這樣」。
新華社在其評論中寫道,李鐵、陳戌源等人的違法犯罪事實觸目驚心,中國足球重拳反腐勢在必行。我們要以刮骨療毒的勇氣和決心,讓中國足球健康發展。
(亦博/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