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14日給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的鄉親們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問候並提出殷切期望。
習近平在回信中說,這些年你們自發守護長城、傳承長城文化,並依託長城資源走上了致富路,我很高興。
習近平強調,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保護好、傳承好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希望大家接續努力、久久為功,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帶動更多人瞭解長城、保護長城,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長城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1984年,鄧小平、習仲勳等領導同志為首都一些單位發起的「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題詞,激發了海內外中華兒女保護長城的熱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導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近日,北京市八達嶺長城腳下的石峽村村民給習總書記寫信,彙報自發參與長城保護工作和村裏的發展變化等情況,表達繼續守護長城、傳承長城文化的決心。
《求是》發表習近平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這是習近平2012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間有關重要論述的節錄。
文章強調,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回顧這些年改革工作,我們提出的一系列創新理論、採取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開創了以改革開放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新局面。
文章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不斷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調整生產關係,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發展完善上層建築。我們提出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適應中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變化來推進社會發展。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任務,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創新、真抓實幹,在新征程上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文章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黨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這是黨中央對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推出一批戰略性、創造性、引領性改革,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要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要突出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制約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發展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有悖社會公平正義的焦點熱點問題,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1024x7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