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柯文哲來說,九月五日這一天,是一個值得深刻銘記的特殊日子。二零一四年的九月五日的上午十時半,柯文哲在妻子陳佩琪和媽媽陪伴下,以無黨籍身份登記參選台北市長,從這一刻開始正式踏入政壇,此後風光了十年。
而在整整十年後的二零一四年的九月五日這一天,柯文哲卻因為涉嫌市長任內的「京華城弊案」被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被戴上銬鐐送進土城看守所羈押。
正是十年一個輪迴,似是呼應了黃炎培先生提出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正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其實,在十年前,柯文哲還只是一名外科醫生兼教授,在政治領域完全是一名「素人」。但為何在後來會成為在政治領域叱吒風雲、呼風喚雨,甚至發揮了「綁架」藍綠兩大黨作用的政壇「大咖」?
主推力是民進黨。當時,柯文哲在「太陽花學運」的啟發下,決定參加台北市長選舉。而在當時,中國國民黨的馬英九、郝龍斌兩位前後市長已經雄霸了十六年台北市政府,民進黨有意將之「奪回來」,以報陳水扁的「一箭之仇」。
實際上,在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開始實行民選產生後,代表民進黨出選的陳水扁在國民黨黃大洲與新黨趙少康「鷸蚌相爭」下,「漁翁得利」地僥倖當選。此後四年,陳水扁確實是很用心地經營台北市,民情滿意度很高。
但在一九九八年爭取連任時,遭到由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的挑戰。當時國民黨是同仇敵愾,戰力爆發。再加上雖然新黨也提名了王建煊參選,但在最後關頭,王建煊吸取四年前的教訓,公開提出「市長票投馬英九,市議員票投新黨候選人」,使得泛藍選票能夠集中流向馬英九,粉粹了陳水扁的連任之夢。
這對民進黨來說,是不可承受之痛。因為按照「普世規律」,倘現任者的民情滿意度超過一半,就必然能夠成功獲得連任。而當時陳水扁的民情滿意度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更令民進黨難堪的是,此後民進黨即使是派出「四大天王」之一的謝長廷參選,也鎩羽而歸。而且更讓國民黨連續十六年執掌台北市政府。
因此,當在二零一四年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提名連勝文時,民進黨就挾著「太陽花學運」餘勢,要堅決狙擊被其視為「富三代」的連勝文,並不讓國民黨繼續執掌台北市政府。
但是,民進黨經過黨內初選而「脫穎而出」的姚文智,是「扶不起的阿斗」,民調排在第三。於是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就改變戰略,決定不提名包括姚文智在內的任何候選人,改為「禮讓」並支持柯文哲參選。結果,曾經在「太陽花學運」期間的演說中表達關懷及支持學生的柯文哲,以百分之五十七點一六的高得票率當選。民進黨達成了阻擋國民黨及其提名的連勝文之戰略目標。
但在後來,柯文哲為了要凸顯自己「超越藍綠」的形象,與民進黨越走越遠,而且經常爆發衝突,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鬧得很不愉快,因而被民進黨形容為「忘恩負義」。在二零一八年的台北市長選舉中,蔡英文決定不再「禮讓」柯文哲,民進黨再次正式提名姚文智參選。但畢竟姚文智戰力不足,而國民黨提名的丁守中也在選戰策略上出現失誤,讓柯文哲「有驚無險」地獲得連任。此後,由民進黨「奶水」供養的柯文哲,就徹底與民進黨鬧翻。
在二零一四年柯文哲首次參選台北市長,民進黨中央決定「禮讓」柯文哲時,民進黨內是有很大異音的;憑什麼幫一個沒有入黨的人,還要投入資源,幫忙輔選?因而蘇貞昌曾經要求柯文哲加入民進黨,並由民進黨提名參選,但遭到柯文哲的斷然拒絕。蘇貞昌就只好採取以姚文智與柯文哲比民調的方式,姚文智比輸了就「禮讓」柯文哲。而在柯文哲當選後,民進黨還是有不斷要求柯文哲入黨,但都遭到柯文哲斷然拒絕。
至於二零一八年的台北市長選舉,蔡英文不再「禮讓」柯文哲,除了是柯文哲已經與她鬧翻了之外,可能還有兩個「不能説」的理由。其一是必須奪走柯文哲的政治舞台,避免他繼續坐大積累人氣,在二零二零年威脅自己的連任之路。其二是當年「禮讓」柯文哲,是由時任黨主席蘇貞昌作出的決定。而在此前,蘇貞昌已經為黨主席選舉和「總統」黨內初選,與蔡英文鬥個七彩,直到如今兩人仍相敬如「冰」。既然如此,蔡英文也無需為蘇貞昌的誤判決策「背書」。而且,也可以還與自己關係較好的「謝系」的一個公道——姚文智是謝長廷的「關門弟子」。
在十年後的「政治獻金案」爆發後,人們才恍然大悟,柯文哲如果是由民進黨提名參選,所領取到的四千多萬元選舉補助款就是由民進黨領取。而他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無論勝負,只要得票率跨過百分之五的「門檻」,選舉補助金就全都是袋入自己的個人口袋中。
同樣,在醞釀「藍白合」時,由於國民黨提出,倘是推出「侯柯配」參選,全部選戰經費都是由國民黨籌儲,全台地方的基層輔選組織工作也由國民黨負責,亦即柯文哲只需參加造勢活動就可以了。但按照這個方式,「侯柯配」的選舉補助金,就應由國民黨領取。就像當年的「連宋配」那樣。已經在兩次台北市長選舉中,都是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因而選舉補助金都是流進自己個人口袋,因而嚐到了「甜頭」的柯文哲,當然不願失去這個「發財機會」。
但正是柯文哲本人的「愛財如命」,不但摧毀了其苦心經營的「清廉」人設,而且也將自己送進了看守所。這正是柯文哲的「十年一覺台灣夢」。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