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教育部」日前將閩南語改為「臺灣臺語」後,臺「監察委員」又發起所謂閩南語糾錯調查,檢討全臺高鐵、火車、捷運、客運等公共交通上語音播報的閩南語發音腔調,遭到島內的痛批。
據臺灣《聯合報》19日報道,臺「監察委員」蕭自佑、葉宜津、蘇麗瓊等人近日發起所謂「閩南語糾錯調查」。他們找來臺「文化部」「教育部」「交通部」和「內政部」,以及臺北、新北、桃園、臺中4家捷運公司,討論公共交通及站點的播音問題,認為「播音錯誤、聲調錯誤將嚴重影響語言傳承和學習」。他們稱,島內的閩南語播音存在腔調不一致、語句變調不正確等問題,導致閩南語逐漸式微,語言資產難以保存,要求當局各部門、地方政府管轄的捷運、臺鐵、高鐵等,共同研議廣播錄製審查與糾錯等機制。
島內輿論紛紛批評「監察委員」此舉已越權,並質疑道,全臺各地閩南語腔調都不相同,如何定義正確發音?國民黨桃園市「立委」牛煦庭表示,語言推廣若故步自封、照本宣科、脫離日常使用習慣,難道不會反過來加速閩南語的式微嗎?臺「監察委員」用近似指導的方式要求行政機關改進,但內容卻根本不具可行性。國民黨「立委」黃健豪稱,語言是溝通工具,難道世界各地機場廣播的英語腔調都一樣嗎?也沒聽說過聯合國要求統一。而且閩南語本身就是一種方言,像臺中腔跟南部腔都不一致,如何統一腔調?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說,閩南語在臺灣各地有不同腔調與特色,沒有優劣可言,「監察委員」想一統全臺的閩南語腔調,無異於打擊本土文化及語言的多元性。他進一步指出,「監察委員」只有彈劾、糾舉(督察揭發)、糾正權,這些人的做法不只逾越監察權的範圍,更是侵犯行政權、立法權和地方自治權。羅智強批評道,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召妓,「監察委員」卻反對彈劾,「不抓嫖妓,抓閩南語腔調,這樣的『監察院』,廢掉只是剛好而已」。牛煦庭也直言,疑雲重重的弊案這麼多,「監察院」不好好調查,卻關切雞毛蒜皮的小事,浪費社會資源,只會離民眾越來越遠。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鐘宗憲表示,閩南語有漳州音、泉州音等,光是在臺澎金馬,金門的閩南語和澎湖的閩南語就和臺灣島的不同,宜蘭和鹿港的腔調、臺北和臺中腔調更是各不相同,很難有標準音,還要考慮口語音、白話音、讀書音等差異。他認為,民進黨當局在推動語言相關的政策時,應先確認「標準音」是否存在,否則一定是南腔北調。還有學者認為,臺灣北部有北部腔,南部有南部腔,若是區域性的交通工具,為了保存在地性或凸顯在地主體性,沒有誰對誰錯。
臺灣中時電子報18日刊登的一篇評論稱,今年5月20日賴清德上任以來,民進黨當局將閩南語方言更名為「臺灣臺語」,甚至有人稱中華民族是「陷阱」、炎黃子孫是「傳說」……以「台獨史觀」為牽引的教育、文化施政越發圖窮匕見。臺灣《聯合報》19日稱,賴清德日前在民進黨全代會上全程以閩南語發言,民進黨籍「立委」陳培瑜6月在「立法院」提出為「臺語」「正名」,臺「教育部」隨即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能力認證更名為「臺灣臺語語言能力認證」。這番操作被島內學界批為不倫不類、欲蓋彌彰,民進黨卻樂此不疲。如今島內弊案接二連三,臺「監察院」放著正事不做,反而為閩南語進行所謂糾錯。文章稱,「臺語」名稱每隔幾年就會在島內掀起一波爭議,「這次從民進黨『立委』提案、『教育部』正名到『監委』查案,煞有介事,無事生非,實則就是在用『在地化』包裝『台獨』,令臺灣文化更加狹隘」。《聯合報》表示,賴清德上任不到百日,「這場鋪天蓋地的『語言戰』,形同『台獨』意識形態照妖鏡」。
(陳立非/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