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澳門」是「澳門國際大都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岑浩輝在其競選政綱中提出的四項願景,其中一項是「文化澳門」:打造「文化澳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中西合璧多元文化綻放異彩,文化之都魅力更勝往昔。
  岑浩輝及其競選團隊將「文化澳門」列為四項願景之一,看來是深刻領悟了之一對澳門特區未來建設要求的精神。實際上,不要說在澳門回歸祖國後。中央一直就為澳門的文化建設「添磚加瓦」、「推波助瀾」,先後推動「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名銜,及成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粵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還有將「澳門神像雕刻」、「魚行醉龍節」及「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等十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了,就說是在今年,中央也協助澳門特區成功當選為二零二五年「東亞文化之都」,及澳門基金會的「澳門記憶」文史網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授予的「探索之星獎」。中央對澳門特區的文化建設如此的重視,啟發了岑浩輝及其競選團隊,在梳理之後,提煉出「文化澳門」的願景,作為其競選行政長官政綱的四大願景之一。
  實際上,「文化澳門」是繼續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的重要一環。今年五月間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將澳門定位為「澳門國際大都市」時,指出了幾個理論及實踐依據,其中第五項就是具有中西文化薈萃的人文優勢。這既是對澳門實際情況的高度概括,也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昇華。
  澳門在文化領域,確實是具有「國際大都市」的實力及潛質。澳門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有許多優勢,其中最有價值、最為重要、最能作出貢獻的就是文化。
  澳門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地。澳門在十六、十七世紀後成為貿易和傳教中心後,大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來自歐洲、東南亞等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彙聚、融合,長達四百年之久。澳門現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跡,具有東、西方風格的建築物,大都具有「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特色。整個澳門約有五分之一的面積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其特色為世界少見,至今仍受政府和聯合國的精心保護,比香港和內地同類古跡保護得更為完整,免遭商業化或政治浪潮的摧殘。澳門也曾經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釋、道等古老的中國宗教,也有後傳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門也得到了充分表現,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媽祖在這裏都有保留。如大三巴牌坊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精華,是東西方宗教互相包容的傑作。
  澳門在歷史上最突出的貢獻,在於把西方文化和科學技術傳到中國和日本,又把中國的文化、尤其是東方的哲學思想傳至西方,促進了歐洲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的興起。而西方所發展的民主思潮在十九世紀又反過來影響東方,往往又通過澳門為中國社會改革的先驅者所吸收。在傳播東西方文化的過程中,一些西方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郎世寧等以及他們合作的中國學者徐光啟、李之藻、梅文鼎等所做的歷史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們許多人都是在澳門聖保祿學院——東方第一所西方式大學進修過的。該學院為傳教和傳播中西方文化而培養了大量精通雙語又有專門知識的人材,仍值得現代辦學的人借鑒。值得一提的是,東西方文化的結合產生了改造社會的強大力量。林則徐通過對《澳門新聞紙》的翻譯掌握了敵情井接觸了近代世界,放眼了全球。一九七八年中國實行開放政策,又使澳門成為中國引進資金、技術、資訊和管理知識的第二個視窗,進而成為歐共體同遠東地區加強聯繫的特殊橋樑。
  澳門回歸後,特區政府尤其是社會文化司、文化局,在前人的基礎上發揚光大,並根據「一國兩制」將之進行有機的糅合。透過舉辦「澳門藝術節」、「澳門國際音樂節」,以及「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澳門國際喜劇節」、「澳門國際短片節」、「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澳門城市藝穗節」等藝文盛事,不斷引進更多高質素節目,持續擴大演藝盛事的品牌效益,加強演藝領域的融合發展,而各大綜合度假休閒企業亦加大非博彩元素項目的投入。以推動開發更多具本澳元素的旅遊、美食、音樂、藝術及沉浸演出等跨領域融合的文化消費項目和特色體驗,吸引旅客延長留澳時間,促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藉此豐富演藝之都的文化內涵。
  特區政府着力落實「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透過文化盛事促進演藝、旅遊等關聯產業可持續及高品質發展,循多層面打造澳門成為「演藝之都」,藉此發揮跨界聯乘作用,持續以文化刷亮「澳門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澳門特區還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建立「一基地」聯合工作委員會的機制,與內地加強推進開展多項活動,不斷深化文化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出支持澳門打造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中轉地,以促進文化的推廣傳播和交流互鑑。澳門可藉此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動中華文化從澳門走向世界。
  然而,這只是「萬里長征」剛走完了第一步。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辛苦。必須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努力,以更高的視覺站位,深刻領悟習近平主席對文化建設工作的系列論述,及夏寶龍主任齊心協力把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擦得更亮的誨導,將澳門現有的中西文化薈萃的人文優勢,提升到更高的位階。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及用好善用澳門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傳統,及澳門與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穩定的經貿關係,是一百九十個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成員,獲得一百四十四個國家和地區的免簽或落地簽待遇,中葡論壇是我國目前唯一以語言為紐帶的多邊合作機制,已覆蓋所有以葡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等的特殊有利條件,在文化交流領域協助國家衝破以美國為首的「封鎖」,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的故事,講好澳門的故事,做好中國與國際社會連結交流的橋樑。
  相信,具有國際視野的岑浩輝,在當選行政長官及獲中央政府任命後,在「組閣埋班」時,對於落實「文化澳門」願景執行機構的人員配置,將會有更有政治智慧的安排,組成一個既有文化領域專業素養,又能深刻領悟中央精神及接澳門「地氣」的領導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