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民意機構9月25日舉行新會期8個「常設委員會召委」選舉。選舉過程前後,國民黨、民進黨與民眾黨互有攻防,亦有所協調與合作,最終藍綠白三黨均有所斬獲。
一、臺民意機構「召委」是什麼?有何職權?
「召委」全稱為「召集委員」。依規定,臺民意機構設置8個「常設委員會」,分為「內務、外事及防務、經濟、財政、交通、教育及文化、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司法及法制」,負責在臺民意機構「議案」一讀後審查「議案」,以及邀相關行政部門備質詢。每個「常設委員會」人數約13至15名「立委」組成,每位「立委」只能參加一個「委員會」,各政黨在各「委員會」席次依政黨比例分配。現行8個「常設委員會」每個會期互選出「召委」2席,共16席,票數相同者抽籤決定,可連選連任。2位「召委」輪流擔任「會議主席」,過去在國民黨、民進黨占臺民意機構多數的情況下,各「常設委員會」的2名「召委」多由藍綠兩黨各持1席。
由於「召委」可決定所屬「委員會」之會議議程,外加這一屆臺民意機構新會期又是處於關鍵的「預算」會期,國民黨和民進黨在臺民意機構席次大致「旗鼓相當」,民眾黨成為「關鍵少數」,故16個「常設委員會召委」席次成為藍綠白必爭之地。臺民意機構的待審「議案」數量龐大,因此哪些「議案」能夠優先審查,掌握排審議程主導權的「召委」便成為重要角色。此外,「委員會」之會議於「院會」日期外,由「召委」召集,或經「委員會」三分之一以上之「委員」以書面提請召開,「院會」及「委員會會議」公開舉行,必要時可依規定召開「秘密會議」。
二、民進黨奪取半數席位
國民黨民意機構「黨團」在當天上午選前召開「黨團」大會,最終決議禮讓「外事及防務委員會召委」席次給民眾黨。為防止有變數,藍白「大咖」包括臺民意機構正副負責人韓國瑜、江啟臣,國民黨民意機構「黨團總召」傅崐萁、民眾黨民意機構「黨團總召」黃國昌都到場,親自參與「外事及防務委員會召委」選舉。隨後8個「常設委員會」於25日上午9時開始進行「召委」選舉。首先,「外事及防務委員會」以推舉的方式產生「召委」,由於國民黨事先決定禮讓「外事及防務委員會召委」給民眾黨籍「立委」林憶君,最終由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和林憶君共同擔任「召委」。「內務委員會」部分也以推舉方式產生「召委」,由民進黨籍「立委」張宏陸、國民黨籍「立委」徐欣瑩擔任本會期「召委」。「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推舉民進黨籍「立委」黃秀芳、國民黨籍「立委」蘇清泉擔任「召委」。「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則推舉民進黨籍「立委」範雲和國民黨籍「立委」萬美玲擔任「召委」。「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推舉民進黨籍「立委」鐘佳濱和國民黨籍「立委」吳宗憲擔任「召委」。「經濟委員會」最終推舉國民黨籍「立委」呂玉玲、民進黨籍「立委」邱志偉擔任「召委」。
「交通委員會」則以投票的方式產生「召委」。「交通委員會」在臺民意機構共有15席「立委」,國民黨7席、民進黨7席、民眾黨1席。經過全體成員不記名投票,最後國民黨籍「立委」魯明哲拿到8票、民進黨籍「立委」陳素月獲得7票,一同當選「召委」。值得一提的是,民眾黨籍「立委」林國成在蓋完選票後直接公開亮票支持魯明哲。「財政委員會」也以投票方式產生「召委」。「財政委員會」在臺民意機構共有14席「立委」,國民黨7席、民進黨6席、民眾黨1席。經過全體成員不記名投票,國民黨籍「立委」陳玉珍得到7票、民進黨籍「立委」賴惠員拿下6票,當選「召委」,民眾黨籍「立委」黃珊珊因代表民眾黨出席第23屆「美臺防務工業會議」,請假未出席投票。最終,此次臺民意機構新會期「召委」選舉結果,民進黨獲8席,國民黨獲7席,民眾黨獲1席。
三、藍白延續合作態勢
由於民眾黨籍「立委」林憶君在國民黨與民眾黨的共同推舉下,擔任臺民意機構較為重要的「外事及防務委員會召委」一職,為民眾黨斬獲僅有的關鍵1席,這也是民眾黨本屆首次獲得「召委」席次。事實上,國民黨民意機構「黨團書記長」林思銘在投票前一天才表態,國民黨會自提8席「召委」。沒想到結果大逆轉,確定將「外事及防務委員會召委」禮讓給民眾黨。林憶君在推舉結果出爐後受訪時,對於藍白之間是否有交換條件,並未回應,僅表示「感謝國民黨謙讓,不會辜負大家的期待,會理性務實進行監督」。針對民進黨當局防務部門編列「潛艦自造」後續「預算」,規劃14年,投入高達2840億新台幣,林憶君表示「會嚴加討論、嚴審」。民眾黨民意機構「黨團總召」黃國昌回應,「我們(藍白)先前針對非常多的議題深入而且廣泛地交換意見,那當然『召委』的選舉這件事情也在討論的範圍之中」。國民黨民意機構「黨團總召」傅崐萁稍早受訪時提及,「藍白都有非常全面、良善的溝通,會持續走下去!國民黨跟民眾黨肩負多數民意,一定會好好監督民進黨當局」。黃國昌當日也特別到場與傅崐萁握手致意,象徵藍白在新會期將就議題持續緊密合作,而對於藍白聯手退回「總預算」,將是「朝野」下一輪三方攻防的新戰場。
臺民意機構的「藍白合」默契從上個會期開始,藍白雙方不管是在共推「議案」,還是審議投票上都有合作共識。經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身陷「京華城案」後,雖然朱立倫及國民黨中央、民意機構「黨團」都定調「挺柯」,不過藍營縣市民代仍有狂打柯,讓外界霧裏看花,「藍白合」究竟走不走得下去?實際上,民眾黨與他黨合作獲「召委」席次並非首次,民眾黨過去也有與民進黨合作成功之例,如民眾黨過去曾在第10屆「立委」任內,與民進黨合作由時任「立委」邱臣遠拿下「交通委員會召委」,也曾與國民黨合作由時任「立委」吳欣盈拿下「衛環委員會召委」,這顯示「藍白合」在臺民意機構聯手「抗綠」有合作共識,但又不能說是鐵板一塊。
(許海君/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