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用血難何解?

  陳浩今年25歲,是廣東省某高校一名研二的學生。他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他先後在廣州和佛山讀書。從2020年開始,他基本每年都會無償獻血1~2次,迄今已先後獻過5次血,每次400毫升,累計2000毫升。
  陳浩老家位於廣東江門市下轄的某個縣城。去年9月,陳浩的奶奶在老家摔倒導致大出血,隨即被送至當地醫院救治,但救治過程卡在輸血環節。當時,醫生告訴陳浩的家屬,因為他們家沒在當地獻過血,沒辦法用醫院的血,要想給奶奶用血,需要在當地指定的獻血點先獻血。
  近期,異地用血難的新聞引發熱議。國內一位從事臨床輸血和血液安全研究的權威專家告訴《中國新聞週刊》,異地用血存在「堵點」,背後更根本的矛盾是血液供需緊平衡。目前,國家的法律中,並未有任何針對異地用血的限制性條款。血液供應跟不上血液需求,因此,會出現異地獻血者難以優先用血的問題。
  血液供給跟不上需求增速
  陳浩家裏,只有他的身體條件符合獻血標準。「哥哥當時告訴我奶奶輸血的難題,已是下午四點多,我在外面實習,來不及趕回家。」陳浩說。無奈之下,陳浩和當地醫院溝通,醫院同意可以讓其當地朋友無償獻血400毫升,繼而為陳浩奶奶輸血。「我獻了血,但我的家人在異地需要緊急用血時,並沒有受到支持。」陳浩說。
  《中國新聞週刊》以諮詢用血為由致電江門市獻血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江門市內獻血後,本人、配偶及直系親屬在江門及其下轄區域無須再獻血,就可以用血,否則,需要先獻血,再用血,具體用血規定,每家醫院還存在差異。
  林悅從2007年起,就開始無償獻血。2010年後,他基本每年都在蘇州市下轄的兩個縣級市獻血。去年7月,林悅的女兒因為腹部疾病,需要在蘇州市一家公立兒童醫院進行微創手術。醫生在手術前一天下午告訴他,需要提前備400毫升血液,讓他到指定獻血點獻血。因為有多年獻血經歷,林悅向醫院醫生詢問,為何還需要臨時獻血。林悅回憶,醫生回復稱,醫院用血緊張,如果不再獻血,女兒的手術時間就只能延後,延後多久不能確定。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人民醫院輸血科主任袁志軍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其所在醫院,近兩年臨床用血有所增加,血液供應處於緊平衡狀態。每年寒暑假期間,缺血問題就比較凸顯。袁志軍所在縣城有獻血屋,當患者需要用血時,一般醫生會動員家屬獻血。「大部分家屬同意。」他說,在上高縣獻血的大多是本地人,如果在異地獻過血,本人及直系家屬、配偶到上高縣治療時需要輸血,醫院也會優先保證病人能用上血。「對危重症患者,可啟用緊急綠色通道,採取縣市聯動方式與血站溝通解決。」他說。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藥衛生法學教授鄧勇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血液調配難的原因在於,一是血液資源分配不均,各地獻血率和用血需求不平衡;二是各地血液中心資訊未能共用,導致調配效率低;三是缺乏全國統一的血液調配機制。
  不同區域的血液調劑,並不容易。天津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比如想在天津和河北石家莊之間調劑血液,需通過兩地省、市衛健委審批,還要在國家衛健委備案。袁志軍表示,上高縣只有一家中心血站,中心血站有應急用血的調配機制。如果上高縣血站血液庫存量不夠,就需要從宜春市調劑血液。如果需要調劑的血液超過1600毫升,還需要經過宜春市衛健委的同意,這種調度實際發生的概率並不高。
  去年11月,國家衛健委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無償獻血者激勵獎勵工作的通知》,鼓勵無償獻血者及其親屬優先用血。在保障急危重症和孕產婦等重點人群用血前提下,非急診患者同等醫療狀況下,無償獻血者及其親屬優先用血。
  1998年,國內《獻血法》開始施行。在獻血安排上,國內嚴格實行無償獻血制度,但作為應急和補充,當時也確立了互助獻血的政策。互助獻血,是指需要用血的患者在遇到供血不足情況時,可動員患者的親屬、朋友或有間接社會關係的人員進行無償獻血,由血液中心定向調配給患者使用。6年前,國內全面取消互助獻血。據報導,互助獻血被叫停,主要是該政策導致以互助獻血為名的非法血液交易大量存在,嚴重影響血液品質和用血安全。
  據媒體報導,國家衛健委今年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有1699.2萬人次無償獻血,獻血量達2892.1萬單位,較2022年分別增長5.9%和4.8%,獻血人次和獻血量均創歷史新高。
  為何獻血量和獻血人次都在增長,但血量還是不夠用?前述從事臨床輸血和血液安全研究的專家認為,導致血液供給緊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各地醫療機構的擴張,導致血液需求量不斷上升;醫療技術水準的提高,使得原來一些無法手術的病人可以進行手術治療,病人用血量隨之增加。
  陳威是武漢市某三甲醫院的一名重症科醫生。他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他在臨床上遇到不少需要輸血的患者,比如那些因為大面積創傷而大出血的患者、凝血功能差的患者,或者需要做血漿置換的病人。血漿置換的病人,一般一次手術至少需要輸血2000毫升。其所在科室,血液供應很難百分百滿足。臨床上給患者輸血時,一般要先和醫院輸血科打報告,報告能否通過也有一定限制。
  武漢市某三甲醫院一名急診科醫生告訴《中國新聞週刊》,醫院對輸血的限制是動態變化的,醫生給病人輸血,需要和醫院的輸血科溝通。該急診科醫生表示,血液有保質期,如果存量充足,也要儘快用掉,血量儲備不足時,則需限制用量。比如,當地血站血量緊張時,醫院會給出「輸血者本人或直系親屬、配偶近期有獻血經歷」等限制,血量沒那麼緊張時,這些限制條件會被取消。
  在國內,只有年齡、體重、身體健康狀況等各方面均符合條件,才能進行獻血。《獻血法》規定,國內獻血者的年齡最高是60歲,最低是18歲。「近年來,18~60歲的人群占比是在降低的。」前述專家分析,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適齡獻血人群數量減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血液供給緊平衡的問題。雖然整體獻血量在增加,但血液供給跟不上需求增速。
  應建立血液調配新機制
  2020年6月14日起,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正式「上線」,實現了全國452家血站的資訊互聯互通。通過電子無償獻血證,獻血者可以更便捷地查詢獻血記錄,實現用血費用減免。但現實中,多地獻血者異地用血的報銷,仍需回到獻血地。
  《中國新聞週刊》以諮詢用血為由聯繫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的血液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均表示,異地獻血者在當地產生用血費用,需返回獻血地報銷。全國各地報銷政策不一樣,以獻血地為准。
  2019年,發表在《中國輸血雜誌》的一項研究曾提到,近年來,出現了大量獻血者獻血和用血不在同一個城市的現象,使異地報銷用血費用的問題愈發棘手。同時,由於異地報銷用血費用流程煩瑣、投入時間太長、精力太多,會導致獻血者的再次獻血積極性降低。儘管目前血費異地報銷工作已在各地初步開展,而且開展了很多方向性探索工作,但由於全國獻血資訊未能完全實現聯網,大多獻血者仍未能完成用血費用異地報銷。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中國新聞週刊》分析說,在某地短期血液需求增加的背景下,能否探索形成一套總的聯動機制;針對無償獻血者,能否設計一套獻血積分機制,在外地如果出現突發情況,自己或者直系親屬急需用血時,可以從相應積分中扣除。
  據媒體報導,2007年,安徽省建立了全省聯網的血液管理資訊系統。安徽省血液管理中心主任範文安表示,各地市血站向省會用血量大的血站調配血液,每個季度有一定血液往合肥調,這也解決了合肥市血液供應緊張的矛盾。王鵬建議,未來各地可以考慮以區域為核心,建立一套對應動態資訊系統,以實現血液供需的動態平衡。這一區域應覆蓋臨近省、市,比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區域。從長期來看,解決血液供需緊張的辦法仍是鼓勵更多人無償獻血。
  「聯網與否,血液供需問題都存在。互聯網只能解決從1到2的問題,並不是0到1的解決方案。」前述從事臨床輸血和血液安全研究的專家稱,異地用血存在的問題,會加劇血液供應不足,形成惡性循環。
  鄧勇表示,國內獻血率在全世界排名較低,且由於對獻血的誤解和恐懼,願意無償獻血的人相對較少。在前述專家看來,國家無償獻血實施以來,整體發展不錯。但如今,已到了探索新機制的節點。在血液調配方面,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從原來的「塊塊」模式,改為如今的「條條」模式。國內要解決血液供需矛盾,可參考這種做法。
  該專家進一步解釋,這兩種模式的差異,在於內部管理方式不同。「塊塊」模式,即每個省份的血液歸各自管理,效率相對比較低,會產生各個省份「分灶吃飯」的弊端。一些省內的血液中心和地市級血液中心也是「分灶吃飯」,省內互認並不完全。「條條」模式,相當於建立一個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比如設置國家血液中心,國家血液中心在各個省設置分支機構,各省血液中心再向下級城市設置分支機構。「這種模式下,很方便對血液進行集中化檢測和不同區域調劑,可以降低政府部門的實際投入成本,從而改善『分灶吃飯』問題。」
  該專家表示,如今,每個血站都有自己的實驗室,如果考慮集中化檢測,可以大大降低在實驗室方面的投入成本。今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對血液樣本進行集中化檢測,大約能減少30%的資金投入。而節約下來的資金投入,可以投入到激勵更多人無償獻血的鼓勵措施上。
  該專家介紹,在應用「條條」模式方面,目前大陸地區只有海南省在嘗試。推行「條條」模式後,海南的血液供給問題有了一定緩解。其他省份如果想進行這方面的改革,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以及頂層設計。
  據《海南日報》2022年報道,該省2016~2021年,全省采供血量實現連續6年增長。海南省血液中心主要負責人介紹,該省建立「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無償獻血長效機制,在全省建設「中心輻射型」采供血網路,以海口為中心,向全省各市縣輻射,設立三亞、儋州、瓊海三個分中心及文昌、屯昌、五指山等六個供血庫,逐步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城鄉」的血站服務體系。
  如何長期解決血液供應緊張問題?鄧勇表示,要提高公眾對獻血的認識和參與度,培養獻血文化;其次,建立健全血液管理機制,通過對獻血、保存、運輸、使用、廢棄等各環節的具體規範,提高血液使用效率;再次,完善血液調配機制。原則上確保各地各節點常態化存有各基本血型的血源,以省級的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負責統籌調配運輸。
  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副所長劉忠表示,現在國內很多省份在探索鼓勵無償獻血的新機制。比如「三免」政策,即榮獲無償獻血奉獻獎、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獎的獻血者,可按照當地政策享受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費遊覽政府投資主辦的公園和免交公立醫院普通門診診察費。
  「在呼籲開源的同時,也要注意節流。」劉忠表示,節流包括兩種模式,一是通過新技術減少手術出血量,比如需要手術時,考慮微創手術,或通過藥物治療替代手術治療;二是讓患者考慮自體輸血,即採集患者自身血液,經過儲存及處理,在術中或術後需要時再回輸給患者。
  不過,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主任仵正分析說,術前患者自體備血、術中自體輸血這兩種辦法在臨床上實施起來比較難,因為現在術前住院日都較短,病人儲血機會在降低。術中自體輸血也因為費用、耗材等因素受到一定限制。
  在劉忠看來,血液工作的社會屬性很強,需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同時對參與的工作人員的責任心、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較高。現在需要新的運行機制,更好應對新時期醫療健康對血液的需求。
  (牛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