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社團論壇會越辦越好!我們也一定會全力發揮社團作用,讓論壇的成果影響更多臺灣同胞!」參加過多屆臺胞社團論壇的嘉賓說出了大家的心裏話。9月22日至29日,2024年臺胞社團論壇座談會及國慶參訪活動走進海南、北京,近60位來自臺灣、港澳、海外的臺胞相聚一堂,探討兩岸融合發展之路徑,聯誼臺灣鄉親之舉措。
本次活動得到全國臺聯、海南省委高度重視。全國臺聯黨組書記紀斌出席開幕式並作主旨演講,海南省委原副書記沈丹陽致辭。紀斌在開幕式上向與會嘉賓宣講了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與臺灣同胞的關係。他表示,希望廣大臺灣同胞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維護者,做兩岸融合發展的推動者,團結臺灣同胞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做中外友好的溝通者,團結臺灣同胞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中國式現代化的參與者,做民族復興偉業的貢獻者,團結臺灣同胞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暢所欲言臺胞社團能做什麼?
9月23日至24日,嘉賓們圍繞「如何更好發揮臺胞社團在促進兩岸民間交流中的獨特作用」「臺胞社團如何支持引導臺灣青年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對舉辦第七屆臺胞社團論壇的建議」等5個關於臺胞社團建設與發揮作用,以及如何辦好下一屆臺胞社團論壇的議題進行分組討論、暢所欲言。
關於更好發揮臺胞社團的獨特作用,來自各領域的臺胞社團領袖們帶來了真知灼見。來自北美洲的臺胞認為,海外臺胞社團在促進兩岸民間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通過文化交流,讓身在異鄉的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因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歷史文化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海外交換生的方式,支持引導臺灣青年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香港臺胞則從女性力量角度出發談到,要重視婦女在提升臺胞認同中的影響力。通過辦展覽、作講座、親子遊等聯誼活動,將兩岸和香港的女性融合起來,發揮女性社團優勢,率先做好香港地區的臺胞融合工作,從而逐步促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有嘉賓認為,加強臺胞社團論壇與臺聯的交流互動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一是舉辦各類專題活動,為全球臺胞社團領袖以及相關專家學者提供交流平臺;二是加強多元文化藝術交流,增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和情感聯結;三是鼓勵臺胞社團積極參與兩岸經貿交流,利用大陸龐大的市場機遇,推動兩岸經濟互利共贏;四是建立線上交流平臺,使臺胞社團和臺聯的溝通更加便利高效,打破地域限制,增強促進交流與互動;五是針對臺胞社團,舉辦各項培訓班,增強教育訓練。
還有臺胞認為,要發揮大陸AI、人工智慧、無人機技術等高新科技產業發展遠超臺灣的優勢,大力宣傳、引導臺灣青年心往大陸,他相信,很多臺灣青年在瞭解大陸科技實力,並獲得相應機會時,一定會願意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在澳洲長大的嘉賓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講述了教育和輿論對青少年價值觀塑造的重要性,但也表示親身體驗同樣重要,可以幫助打破偏見。島內臺胞更願意接受海外臺胞的分享,可以發揮海外臺胞社團的力量,帶給臺灣青年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從而引導他們親自踏入大陸、放下成見。
為凝聚智慧和力量,更好地籌備下一屆論壇,大家也結合自身經歷帶來了好點子:第七屆臺胞社團論壇可以圍繞2025年將迎來的戰爭勝利80周年、臺灣光復80周年設置議題,在民進黨當局妄圖誤導民眾,美化日本殖民臺灣歷史的背景下,讓臺灣同胞以史為鑒,瞭解兩岸同胞團結禦侮,浴血奮鬥的抗戰歷史,正確面對歷史真相,培養愛國精神。
展望未來臺胞社團論壇發展方向是什麼?
2天的座談交流臺胞社團領袖們集思廣益,為更好地服務聯誼海內外廣大臺胞社團、辦好第七屆臺胞社團論壇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建議。24日下午,2024年臺胞社團論壇座談會落下帷幕。全國臺聯副會長、江蘇省台聯會長鄒振球致閉幕辭,臺胞代表發言。閉幕式由全國臺聯聯絡部部長任揮主持。
鄒振球表示,全國臺聯作為臺灣同胞在大陸的家,始終秉承服務台胞的初心,踐行「以臺灣同胞福祉為中心」的理念,緊扣臺灣同胞的訴求和利益,為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和民眾的心靈契合而努力。我們願繼續與海內外臺胞社團一道,促進臺胞社團交流合作的常態化、機制化建設,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密切兩岸交流合作,拉緊兩岸情感紐帶和利益聯結,增強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逐步實現心靈契合。
臺胞代表說,臺胞社團涉及的行業眾多、聯繫面廣,可以在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多領域為兩岸合作牽線搭橋。機制化平臺的搭建對加強社團與臺聯的互動交流非常重要。除引導臺灣青年深入瞭解祖國,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還應該讓優秀的臺灣青年回到臺灣去。融入現代化是過程不是結果,鼓勵臺灣年輕人回到臺灣,在各行各業,為兩岸關係的未來良好發展培養新一代的領導者和專業人才,這對祖國未來統一事業的發展更有利。此外,還作了三方面總結歸納,一是臺胞社團要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嚴格社團成員及組織活動參與嘉賓的內選制度,確保組織交流活動的專業性、針對性、有效性。二是建議各級臺聯健全與臺胞社團的溝通機制,可以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商討兩岸民間交流的重大事項和活動安排。三是臺胞社團應該及時瞭解掌握臺灣青年的思想動態,充分利用臺灣青年對「國際舞臺」的憧憬與渴望的心理期待,發揮大陸行業發展遠超臺灣的優勢,引導臺灣青年心往大陸。
參訪交流瓊臺交流合作機遇有什麼?
9月的海南,熱情依舊。結束座談,臺胞們走進騎樓老街,參觀天後宮、學說海南話,感受瓊臺兩地的文化相似;前往博鼇樂城國際創新藥械展,瞭解國家醫療科技發展之快與國家政策扶持力度之強;參觀博鼇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感受祖國大陸國際影響力的日益強大;來到日月灣國家衝浪訓練基地,瞭解萬寧旅遊發展廣闊前景;參訪台資企業,與在瓊台商交流投資發展心得,實地考察海南惠臺政策措施落實情況。
一路上,大到海南發展建設,小到瓊州特色飲食,「00後」臺胞不斷用照片和視頻記錄著所見所聞,並分享到社交平臺上,他說,「島內的朋友被輿論誤導,從而對大陸產生誤解和憂慮,我覺得自己身上有一種責任,希望把見到的都拍下來給朋友們看,告訴他們真實的大陸並不是新聞裏的樣子,一定要來親自打破謠言。」
走進擁有海南唯一對臺經濟交流合作平臺的澄邁縣,在台資企業盛翠(海南)投資有限公司,臺胞社團領袖與在瓊台商羅德雲交流投資發展心得,當聽到他自稱「新海南人」,選擇落戶海南只因其看好自貿港政策,還將投資15億元打造「海南省珠寶玉石交易中心」時,對當地投資建設更加好奇。
26日下午,參訪團與當地有關部門開展澄邁縣經貿文化交流會,與澄邁縣委統戰部、發改委、資規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展開對話交流,深入瞭解投資發展政策,尋找瓊臺合作機遇。全國臺聯聯絡部部長任揮出席活動並講話,海南省五會聯合辦副主任、海南省臺聯專職副會長劉芳穎出席活動,澄邁縣委書記盛勇軍出席並致辭。
任揮表示,國家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為海南自貿港助力添彩,希望各位臺胞社團領袖以此次交流會為契機,把握海南巨大發展機遇,積極探尋瓊臺合作新路徑,深化瓊臺各領域融合發展。
「企業所得稅認定時間怎樣計算?」「企業入駐後如何免稅核算?」「不同企業註冊地公司成本核算有何差異?」……臺胞們在聆聽澄邁縣經貿文化宣介後,對澄邁投資發展產生了濃厚興趣,接連詢問細節。來自歐洲的臺胞第一次來海南,他感歎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發展之迅速,蘊含著無限投資機遇。他體會到中國式現代化的魅力:不是單一的經濟增長,而是全方位發展。海南的變化正是成果展現,他看到了國家推動區域發展、促進國際合作的決心和舉措,並表示會把此行瞭解到的政策悉數分享給協會會員,讓歐洲的企業知道大陸還有海南這樣的投資熱土,共同參與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來。
有臺胞因看好當地發展機遇,已經多次走進澄邁實地考察,「這次交流時間還不夠,想要瞭解的還有很多。」他們覺得,要看到海南政策落實落地情況,為廣大臺胞臺企探好尋找廣闊發展空間之路,也力爭為海南帶來人才、科技等資源,實現瓊臺合作雙贏。
學觀相濟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什麼?
何為中國式現代化?看過海南發展,臺胞社團領袖帶著疑問,從海南走進首都北京,繼續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
為幫助臺灣同胞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內涵與全面深化改革作用,凝聚兩岸同胞共識,28日,活動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作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報告會。侯永志以宏觀視野、戰略角度,用理論梳理、數據實例,從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安排等方面,向與會嘉賓作報告。
授課結束後,嘉賓們紛紛向侯永志提問互動,並表示,深切感受到中國式現代化所展現出的宏大願景和堅實步伐,認識到大陸不斷自我革新、勇於突破的精神,對進一步發揮自身臺胞社團領袖優勢,融入祖國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充滿信心與決心。
29日,大家乘車前往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參訪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城市副中心規劃館等地,瞭解通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體會集歷史、文化、休閒、潮流於一體的城市副中心獨特魅力,直觀感受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
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嘉賓們偶遇了同來參觀的臺灣學生,聽他講解三星堆的發掘,不由感歎,年輕一代對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擔當與責任。在北京城市圖書館,大家與AI「小圖」互動,詢問天氣、查找書籍,驚訝於人工智慧的發展。在城市副中心規劃館,傾聽通州未來建設,連連稱讚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佈局。在城市交通樞紐指揮部,「這裏到機場和火車站要多久?」「可以輻射到多少人?「如此大的工程,抗災能力怎麼樣?」大家對這座交通樞紐感到好奇,問不停,不由發出「真是以人為本、充滿人類智慧結晶」的感歎。
回憶起二十多年前第一次來北京情形,再看到北京如今的發展變化,有人用「天翻地覆」來形容心中讚歎之情,由衷感慨中國實現了長期性、有專業計畫式的現代化進程,是高效發展與人文關懷的完美融合,既展現了強大的經濟實力,又充滿了對人民生活品質的關注,讓他們更加堅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國式現代化和諧並進,必將引領中國走向更繁榮昌盛的未來。
(李思凡/文)
海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