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慶祝澳門回歸25周年,由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研究生院聯合主辦的「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推進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交流講座於本月28及29日一連兩天在城大氹仔校區展開。澳門中聯辦研究室主任副主任黃智虎、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丁少雄,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政策研究廳廳長阮建中等嘉賓出席活動。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致辭時表示,澳門回歸祖國25年以來,特區政府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推動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持續提升居民幸福感,社會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澳門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法治精神和創新活力,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國兩制」的強大制度優勢與蓬勃生機。
他指出,在新時代新征程下,澳門應立足「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戰略定位,強化內聯外通功能,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做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聚焦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培育科技創新人才和吸引國際創新要素,一方面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注入新動力,以更好的經濟發展為市民謀更多的民生福祉,另一方面爭取爲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提供更多可參考、可複製的經驗,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澳門力量。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龐金友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全球現代化進程正持續向更深層次推進。在此背景下,歐美國家正面臨經濟不平等、政治激進等多重困境。作為後起之秀,中國充分汲取了先行國家的寶貴經驗與深刻教訓,開創了一條獨具特色、擁有自主驅動機制、道路選擇、實現路徑、價值追求和制度保障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而澳門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背靠祖國大陸,面向海外世界,不僅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節點,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規劃的重要一環。在政治建設方面,澳門仍需堅持穩健前行,在經濟發展上追求高質量增長,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適度多元。
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任勇表示,澳門回歸祖國25年以來,在踐行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方面取得舉世矚目成就。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這為澳門在全面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不僅實現自身更好發展指明了明確方向,而且也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他指出,未來澳門在發展中需要通過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提升治理效能,不斷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在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不斷提升市民生活水準,從而為實現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新願景提供良好的治理支撐。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朱旭峰強調,科技「治理」應該為科技「發展」服務,前言科技治理聚焦基礎學科發展與人才保護、技術發展與成果轉化、發展競速、應對「卡脖子」技術、維護本國科技界形象等目標、由公部門、私部門與社會參與者共同採取措施,促使科技發展為推動人類進步發揮積極作用。粵港澳大灣區具備城市群區位、產業鏈、金融資本、智力與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應營造區域產業集聚和創新土壤、加強科技發展的國際合作、參與科技治理的國際規則制定,努力打造世界前沿技術治理高地。
北京理工大學電子政務研究院院長王樹良教授,從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的視角出發,深刻闡述了新一代資訊技術在開發城市大腦中的核心驅動作用。他指出,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不僅是全球先進城市推進智慧應用的重要支撐,更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通過引用大量國際事例與研究報告,王教授進一步強調了大數據智能對城市發展的深遠影響。對於澳門,他建議應積極借鑒灣區城市的成功經驗,在大力發展智能技術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勇於創新。提倡利用智能技術提升資源集約配置效率和社會治理能力,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澳門更好地與世界接軌,在「小舞臺」上演繹出更多精彩絕倫的「大戲」,為城市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嚴金明從公共管理與國家治理的角度出發,指出培養創新科技人才對澳門社會發展及推進中國式現代的必要性。他認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而人才培養的基礎和先導須以教育作基礎。因此,要實現提升社會創新能力,必須深刻認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只有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形成人才引領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智核」能量和人才支撐。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李其榮指出,澳門的華僑華人是連接澳門與海外世界的紐帶,也是溝通中國與全球各地的橋梁。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廣大華僑華人積極投身於「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交流活動,發揮了獨特且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他續指,一直以來,海外華商積極投資祖國,更推動了中外文化交流,是中外友好關係的助推器。澳門作為華僑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應不斷加強與海內外華僑聯繫,團結廣大僑胞,助力澳門進一步發揮海上絲綢之路節點的作用,擴大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交流合作,為特區和祖國作出更大貢獻,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貢獻更大力量。
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忠認為,共同體意識是文化與身份認同的深刻體現,它源於各民族在文化多樣性中尋求的共同性和歸屬感。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道路上,共同體意識成為了促進各族人民團結的重要紐帶,每個民族的文化傳承、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繁榮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係,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堅實基礎。為此,應秉持共建共用的原則,通過強化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維度,全方位地推動高質量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
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認為,應把握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契機,以推動澳門的新一輪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迎來了第三次生產力的大解放,其前景廣闊,潛力無限。回顧歷史,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地位,而70至80年代的改革開放,以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則引領人民走向了富裕之路。如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的論述,進一步整合了新的生產要素,助力國家走向強盛。因地制宜地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澳門而言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當前,澳門正處於成長轉型的關鍵時期,擁有獨特的口岸優勢和衆多小微實體,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充分利用平臺優勢,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具有澳門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同時根據「1+4」發展規劃和小微經濟體的特點,發展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質生產力,為澳門的新一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本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