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的「行政院長」卓榮泰前日晚間向媒體宣布,「行政院」目前有八位「政務委員」,但在日前開會時有五位「政委」請假,僅有三位「政委」來開會,使每個人都要長時間發言,場面也有點冷清;而按規定「行政院」可以有七至八位「政委」,但一直都只有八位,因此決定要新增一位,由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馬永成擔任,將在本周完成人事程序後,正式上任「政務委員」職務,並繼續兼任「國安會」諮委。
卓榮泰說,馬永成將銜接目前「總統府」全社會防衛相關工作,把會議當中必須由「行政院」執行的工作承接下來,且他驗豐富、閱歷無數、政策敏銳,判斷精確未來將負責與各部會溝通,以及「中央」、地方事務溝通協調,還有對外政策說明與論述,希望有助於行政團隊未來政策執行,提升內部效益。
按照《行政院組織法》規定,「行政院政務委員」可有七人至九人,皆是「行政院」會議成員,負責政策及法案審查、主持專案工作、聯繫協調並統合各部會意見,以及辦理「行政院長」交辦事項。除了其中有若干名「政委」兼任部會首長之外,其餘「政委」是「不管部部長」。卓榮泰「內閣」團隊目前為八位「政委」,其中三位兼任,包含「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政務委員」兼「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政務委員」兼「行政院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另外五位「政務委員」為陳時中、史哲、楊珍妮、林明昕,以及季連成,分別督導社福、文化、經貿、「法務部」與「個資籌備處」及「內政部」災防、消防以及「國防部」等業務。卓榮泰說,補足「政委」後,會再詳細討論九位「政委」的業務分工,勞務平均。
其實,卓榮泰所指的「請假五政委」,其中有四位當時在「立法院」備詢並溝通政策,另有一位在進行重要談判,都有公務在身,因此無法出席會議,並非是「躺平怠政」,因而要增加人手之說,是「攞來講」。
這就顯示,這項最新人事任命,是在大陸高校師生訪台、「雙城論壇」衝破種種阻擾而成功舉辦等事態,導致賴清德「抗中保台」戰略「破防」之後,民進黨當局不但要提升「抗中保台」的戰略層級,而且還要將之滲擴到行政系統的各個領域中,務求「滴水不漏」。
實際上,今年六月十九日,賴清德在就職滿月記者會表示,世界都在關注台灣如何能夠展現強大的自我保護韌性,他將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進行全方位的盤整,更要提出對策、解決問題,來強化「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打造更強而有力的民主社會。賴清德提到,要擴大民力的訓練與運用,加強物資整備與維生配送的系統,強化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更要健全社福醫療網絡和避難設施,也要確保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的安全。
為此,賴清德成立了「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為「總統府諮詢委員會」、任務編組之一,由賴清德親自擔任召集人;副召集人為蕭美琴、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執行秘書為季連成、「內政部長」劉世芳;「內政部」及國安會」擔任議事幕僚主責機關,「總統府」第一局等相關單位擔任行政幕僚。委員有二十三名,包括「政府」機關代表六名、民力訓練暨運用七名、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二名、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三名,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五名。
九月二十六日,賴清德首次主持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全體會議,強調凡事觸及社會與民眾,都是「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範圍,且該委員會是「行動的委員會」,要落實在基層、扎根在鄰里,「務必要走向地方,進行無劇本、小規模的各項演練」,確保國家發生災難時,能做到「維持政府運作」、「維持社會民生核心功能持續運作」、「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這三大目標。
而「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在這次會議上作「全社會防衛韌性規劃與挑戰」專題報告,聲稱「全社會防衛韌性」分為五個主軸: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資通及運輸和金融網路安全。「內政部」正規劃在每個鄉鎮市區公所成立「防災協作中心」,建立民力運用基層機制;另外,目前包括民間救災團隊、現役及退役替代役、非政府組織等「可恃民力」約有四十萬人,政府也將透過相關訓練及演練,培養這些人成為具中等以上執勤能力的「可恃民力」。
「行政院」本來就有一位「政務委員」季連成是陸軍中將,並也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執行秘書,此前曾經指揮過台灣地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二零一六年漢光演習」,同年指揮陸軍八軍團對高雄美濃地震展開救災行動,經驗豐富;而其「政務委員」管轄督導業務為「國防部」(全動署)、「內政部」役政司、「海委會」海巡署、「內政部」消防署(國家災害防救)、「內政部」空勤總隊、「內政部」民政司和「內政部」移民署等,應當可以承擔得起「行政院」的「防衛韌性」業務。
但民進黨當局仍然「不放心」,還要「加塞」一位仍然繼續擔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的馬永成,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主管「防衛韌性」的工作。這除了季連成是外省人的後代(籍貫河北省大興縣亦即今北京市大興區),對其有「防範」心理之外,就是要把以「防衛韌性」為其中一種形式的「抗中保台」戰略,滲擴到行政事務的方方面面去,務求做到「滴水不漏」。尤其是在大陸師生訪問團在台期間所受到台灣民眾的熱烈歡迎、民選產生的台北市政府竟然能夠衝破民進黨當局設置的重重障礙,而「負重前行」成功舉辦,讓民進黨當局擔心「民心有變」,因而要進一步加強在行政事務領域的「防衛韌性」工作,調派「國安會」諮詢委員馬永成兼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並由其對上銜接「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對中負責與各部會溝通,對下與地方事務溝通協調,對外進行政策說明及論述,希望有助於行政團隊未來政策執行,提升內部效益。
對於此一事態的另一關注點,是陳水扁的「子弟兵」捲土重來。實際上,王馬永成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期,任職台北市府副秘書長,馬永成因為在擔任公職期間,被檢舉喝花酒,涉足不正當場所,還被監察院以六比四,通過對他的彈劾案。陳水扁於一九九八年爭取連任台北市長失利後,馬永成仍出任其助理。二零零零年陳水扁上台後,馬永成出任其機要秘書,後改任「總統府副秘書長」。陳水扁卸任後因涉及系列弊案被拘捕及判刑,馬永成也因國務機要費案、扁家洗錢案、南港展覽館案、龍潭購地案等,被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處二十年有期徒刑。
馬永成與羅文嘉長期跟隨陳水扁,而被稱為陳水扁的「羅馬拍檔」,被認為是陳水扁最為重要的親信和幕僚。現在,羅文嘉已經出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是海基會的實際「揸FIT人」,馬永成也在「抗中保台」戰略中承擔重任,再加上任用李逸洋擔任駐日代表,顯示賴清德在用人上選擇把過去的「扁朝大將」放在「國防」和兩岸「外交」等重要的議題上。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