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習主席囑託用好橫琴做好經濟多元必答題

鄒玖勝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對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為澳門發展前路指引方向。當中最令社會關注的,莫過於「四點希望」中的「著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是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習近平強調,要結合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精準定位、聚焦重點,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推動實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同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各類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瞄準重點領域,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形成規模,打造一批標誌性、有帶動效應的工程和項目。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決定開發橫琴,目的就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這個定位要把握好,不能發展一些與這個定位不一致的產業項目。要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整合優質資源,深化協同發展。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人才,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是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澳門提出的要求,說明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對澳門十分重要,是澳門的必答題,社會各界必須牢記習主席的諄諄囑託和殷切期望,齊心合力做好破題工作。
  對於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一道名副其實的必做題,這不僅破解澳門經濟社會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由之路,還是確保澳門特區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然選擇。二〇二三年十一月,澳門特區政府編制出臺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〇二四至二〇二八年)》,創新提出「一加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明確了未來五年「一加四」產業的發展目標、任務及重點項目,為社會投資及居民發展指明方向,不斷增強經濟的發展動能和綜合競爭力。「一」就是按照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要求,促進綜合旅遊休閒多元發展,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遊休閒業;「四」就是持續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板塊發展,著力構建符合澳門實際且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規劃」為本澳首份經濟多元發展規劃,為未來提供明確方向和重點策略,也為社會業界提供清晰指引,通過政府加強中間協調角色,做好四大產業的人才政策和配套工作,全面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新局面奮力邁進。而無論是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還是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可以說這四大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這個平臺。
  橫琴地處廣東珠海南端,與澳門一水之隔,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平臺。2009年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第一次視察橫琴,之後來到澳門,宣示中央政府已決定開發橫琴島,相信橫琴島的開發會給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一個新的發展空間。之後,習近平主席四次視察橫琴,為橫琴發展把舵定向。2021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發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四大戰略定位,為合作區建設擘畫美好藍圖。
  自揭牌運作以來,合作區深入踐行實施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的新體制,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心使命,錨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提出的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橫琴開發開放和對澳緊密合作,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支持政策舉措,為橫琴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力。年初以來,國家多個部門密集印發多項合作區相關政策,分線管理、多功能自由貿易帳戶、「團進團出」多次往返澳門等政策相繼落地。而此前,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雙「15%」優惠政策及澳人澳稅政策,金融30條,海關20條,鼓勵類產業目錄,放寬市場准入措施等重磅政策也已開展實施。至此,《總體方案》中21項需國家支持出臺配套政策均已落地。與此同時,合作區首批授權事項共有11項納入《總體規劃》政策內容統籌,例如簡化澳門已上市中成藥的註冊審批流程,允許中國籍澳門居民擔任合作區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社會團體負責人,允許在合作區註冊的港澳投資企業選擇適用香港或澳門法律解決合同糾紛等,大力推動琴澳規則銜接。隨著政策體系逐步成形,合作區發展的四梁八柱搭建起來,支撐區域不斷探索求新。當然,合作區管理機構也在政策賦能下,更加順暢高效地運作起來。
  而且,橫琴深合區的發展建設,讓澳門居民收穫實實在在的幸福感。有數據顯示,深合區經過三年建設,「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用」的澳琴聯動發展模式持續釋放利好,合作區內澳資經營主體量質明顯提升。截至今年7月,澳企總數達6365戶,比合作區成立時增長37.27%。今年上半年,初步核算合作區澳資產業增加值18.81億元,實際增長125.9%,「四新」產業蓬勃發展。同時,澳式新家園日吸引力與日俱增,截至今年7月,在合作區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達16102人,就業人數達5098人。今年9月開學後,在合作區就讀的澳門學生達517名。跨境執業範圍和人數大幅提升,自合作區成立以來跨境執業範圍增至8類,人數增至1306人。面向澳門居民建設的「澳門新街坊」專案已銷售超過1300戶,約500戶家庭有條件入住,更多澳門居民可體驗無感切換的雙城生活體驗。此外,隨著3月1日合作區分線管理政策落地生效,澳門居民「一腳油門」過關到合作區「City Walk」成為時尚,往來琴澳便利度明顯提升。半年來,「一線」口岸監管進出境車輛超115萬輛次,約105.9萬人次入境旅客經「新家園通道」快速通關,3298名澳門居民經審核適用「允許攜帶相關動植物產品進入合作區」優惠政策,各項政策紅利穩步釋放。例如,橫琴邊檢站統計數據顯示,三年來共查驗出入境人員超4200萬人次,車輛超502萬輛次,年均增幅分別達94.6%和55.1%。其中,經橫琴口岸出入境澳門居民約1000萬人次,占出入境總人數約23.6%。毋庸置疑,橫琴在對澳門深度合作方面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從地理上看兩地最近處僅相距187米,近年來兩地互聯互通更是加速推進,「琴澳同城」已在眼前。隨著本月澳門輕軌橫琴線投入使用,以橫琴口岸為樞紐,橫琴站將與澳門輕軌、珠機城際二期城軌連成一線,進一步提升居民進出便利度,對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區域經濟合作、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無疑,琴澳一體化發展步伐加快,從規劃到產業定位,再到民心交融的高精度發展藍圖已繪就,琴澳一體呈現出全方位銜接的嶄新局面。現如今,活力無限的橫琴正成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總的來說,經過三年的磨合運作,合作區體制機制運行基本順暢、漸入佳境,在制度創新、規則銜接、產業協同、民生融合等各方面碩果纍纍,發展態勢提速增效,澳門元素持續增長,琴澳一體化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橫琴總體方案亦順利完成第一階段建設成效的任務和目標。
  值得一提就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先行試驗,習近平主席日前來澳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視察深合區是安排在澳行程之內,正是要對深合區第一階段發展成果進行驗收,寓意無窮。他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考察時強調,「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3年多來,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琴澳一體化水準逐步提升,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彰顯。實踐證明,中央決定開發橫琴、建設合作區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為三年深合區探路定調。
  習近平主席對深合區的稱讚,無疑是對深合區第一階段所取得成績的最好評語,給琴澳兩地帶來極大鼓舞。當然習近平主席再次明確,中央決定開發橫琴,目的就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這個定位要把握好,不能發展一些與這個定位不一致的產業項目。在考察橫琴時,還語重心長提出了檢驗合作區開發建設成效的三條標準:一、要看在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上,有沒有實實在在的舉措和成果;二、要看在發揮「兩制」之利、推進兩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上,有沒有創造新的制度性成果;三、要看在以琴澳一體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上,有沒有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強調一定要牢記開發橫琴的初心,就是為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勉勵鼓勵廣東、珠海、澳門共同努力。深合區需要「堅定落實規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久久為功」、「銳意改革、聚力攻堅,攜手開創合作區建設新局面」,加強「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提升琴澳一體化水準,完善公共服務及社會體系,為澳門同胞在此生活、就業、創業提供便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澳門經濟多元化和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相信這對澳門和橫琴未來的發展必將產生巨大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誠然,由於深合區涉及兩地不同制度及規則,故深合區未來的發展方向、發展成效受到海內外極大的關注,如何理解好貫徹好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就顯得尤為重要。有學者就分析認為,深合區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在深合區發展方案、澳門產業多元規劃已多次提及,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是重申開發橫琴的初心。澳門經濟適度多元需結合橫琴資源優勢,但資源終始有限,故需緊握定位方向、結合澳門情況、聚焦重點領域攻堅克難,選擇具條件且合適的領域,打造具典範、標誌的工程或項目,突出示範效應,提振發展信心,引起廣泛關注,吸引本地、內地以至國際資金落戶投資,形成良好發展循環。本澳提出「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深合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可圍繞「1+4」進行。「1+4」中,本澳已有一定基礎及優勢,如「1」的綜合旅遊,以及「4」中的文旅商貿體育,已形成的一批軟硬體均具國際競爭優勢,現代金融業亦已有一定基礎。深合區則可進一步鞏固相關優勢,如澳門欠缺具特色的三四星酒店資源,深合區則可在此領域著墨。此外,深合區發展大健康產業,也可與本澳綜合旅遊業、食品工業相結合,發展醫療旅遊、健康食品等。高新科技產業方面,本澳部分科技公司及高校科研項目已有一定研究成果,未來可透過政策引導落戶深合區發展,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產業基礎。值得指出的是,習近平主席講話提及擴大國際「朋友圈」,即未來澳門不僅要聚焦內地合作、發揮中葡平臺作用,更要響應「一帶一路」,走入國際市場,擴大國際舞臺,甚至引入國際資源,以「帶教」方式引領產業發展,推動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例如,本澳回歸後開放博彩業、引入外資知名博企,在國際市場引起廣泛討論及關注,最終打響名堂,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投資澳門,造就澳門回歸後的經濟快速發展。
  當前,深合區承載著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澳門開創「一國兩制」實踐新局面的重大歷史任務,更是澳門發展多元經濟新臺階,必須要把握歷史機遇,主動深度融入國家戰略,發揮更大責任擔當,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確保澳門經濟社會長期繁榮穩定,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即將開啟第二階段的發展目標,首階段初見成效,但未來挑戰猶存。相關方面須深入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按照總體規劃方案執行落實,持續給力,開拓革新,完善兩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實現構建橫琴深合區與澳門一體化高水準開放的新格局,進一步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橫琴示範不懈努力。